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资源评价是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了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运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对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与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实际相符的评价结论,并对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建立双种群进化博弈模型,寻求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政府的进化稳定策略,以及进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因素,增大博弈双方选择合作战略的概率,促进农村集体建设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顺利建立,根源在于政府行为的转变,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角色转变,应充分发挥税收在土地交易中的杠杆作用,调整我国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使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与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因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尤为急迫。现行法律对农村宅基地实行有限流转的做法已造成耕地被大量侵占、土地闲置浪费严重、集体及其成员利益受损等弊端。目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隐形市场"和许多地方创设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正逐步挣脱法律窠臼的束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情景,扩大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放宽宅基地流转方式,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有期使用制度及强化产权管理、严格宅基地取得和特殊情况下的收回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物尽其用"等,应是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有效应对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金融全球化思想是其经济全球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成部分。列宁的时代是垄断资本、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时代,世界金融资剥削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各民族国家和经济体相间的依存性空前增强。由此形成的列宁的金融全球化思想包括:布满界各国的金融资本把帝国主义经济变为全球经济;金融资本不仅控制世界经济,而且还操纵着国际政治、军事;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致了食利国的形成,出现食利者阶层完全脱离生产的寄生性。我们重列宁关于金融资本及其全球化问题的深刻而富有远见的论述,对于剖当前的全球化金融危机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关良 《改革》2004,(3):66-71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两类,本文从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入手,首先研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其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与债权性质之九方面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承包法》重点和核心是调整和规范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达到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利用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与矛盾的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正将中国社会的发展引向畸形的不健康的发展轨道。利益失衡问题的凸显与利益矛盾冲突的普遍化正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对利益失衡问题的正确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及公共政策的逐步调整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利益失衡问题的解决,及动态利益均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公共品属性特征决定了主体有序协同承担社会责任的至关重要性。梳理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理论研究成果,概述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相关理论研究动态,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内容整体性、改造价值增值性等特性,剖析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市场主体社会责任体系构建的特殊性,论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主体社会责任体系构建与运行策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界定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环境基础上,从市场化程度、制度环境、市场主体素质、市场基础设施、农产品市场特性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环境评价,构建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玲  张彦春 《理论观察》2002,(5):104-105
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水平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状况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正视目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实事求是地分析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工作对策 ,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制约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产业、区域以及政策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元 《特区经济》2006,213(10):38-39
本文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结构特征,并对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均衡进行了分析,认为制度非均衡已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一种“常态”。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非均衡又成为该市场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它的轨迹也就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陈一 《科技和产业》2020,20(3):95-100
为更好地通过信息技术外包来促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先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文献综述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外包的特征,从项目、主体、效益三个方面构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外包的影响因素体系。运用基于直觉模糊DEMATEL方法对昆明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源、能力、经验、和风险是影响昆明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外包的关键要素,决策时需要着重考虑。  相似文献   

13.
戴国强 《特区经济》2006,211(8):34-37
本文首先对股票发行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及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和核准制中的“通道制”、“保荐制”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作者明确指出: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当是逐渐强化市场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减少乃至消除行政权力对选择股票发行人的干预,最终实行股票发行审核注册制,并提出了优化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四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分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链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而区域内的产业分工程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链分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企业内产业链分工和企业间产业链分工,而企业间产业链分工又可分为产业间产业链分工和产业内产业链分工,企业通过产业链分工达到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链分工通过细化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以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企业产业链分工为例,探讨区域产业链分工模式,并对这些分工模式进行探讨,以优化产业链分工,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向世界提供大量美元敞开了大门,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迅速膨胀。全球流动性膨胀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而全球化的虚拟经济爆炸又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膨胀。世界进入空前的经济繁荣时期,也会很快进入空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对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出产业集群的转移机制,首先对产业集群做出理解并给出知识转移的定义,介绍了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网络的内涵、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层次、知识转移的方式,之后又总结概括了知识转移的驱动因素,以上述为基础,结合集群内知识转移动态过程这一特征入手进行研究,构建了以信任机制、动力机制和过程机制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模型,为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内的知识转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春亮 《南方经济》2020,39(5):65-78
人口红利下降被认为是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劳动投入不仅包含劳动数量,还包含劳动质量,分别对应于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由于在测量上忽视了高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影响,在机制上忽视了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分布趋同的叠加影响,容易造成人口红利贡献高估且人口资本贡献低估。文章从人口迁移视角出发,参考拉姆齐无限期界模型建立人力资本积累方程,将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纳入分析,得出转换效应、迁移效应和共振效应,阐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空间分布趋同的微观机制,得到检验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致性框架。以2013-2016年272个样本城市进行计量检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和内生性检验表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弹性排序不确定,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超过人口红利,分组检验进一步证实人力资本贡献超过人口红利,且存在相互叠加共同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共振效应。结论表明,若充分考虑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的积极影响,则人口红利的贡献确实被高估,而人力资本的贡献被低估。由此得出政策建议,应持续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构筑劳动质量替代劳动数量的机制,以更好地应对新常态下人口红利下降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8.
李佳  闵悦 《南方经济》2020,39(12):55-73
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政策频繁变化将对银行产生不利冲击,并通过银行行为的变化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文章以2011-2018年中国银行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政策频繁变化进行衡量,充分识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及相应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动机越强;(2)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银行期限错配、风险承担及盈利水平的不利变化,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中介效应;(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非上市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中更为显著。文章认为,鉴于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在于应对外部环境及其对自身微观行为的不利冲击,监管部门应针对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定位监管措施,并且尽量营造透明公平的环境,稳定银行机构对未来政策的预期,同时中小银行也要积极推动经营转型,主动增强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能力。文章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这一宏观视角出发,拓展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维度,基于银行微观结构的变化深化了对经济政策变化及不确定性影响效应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南北贸易与内生增长——南方既模仿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模型是对GH模型(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的一个拓广,不仅包括GH的情形(北方创新、南方模仿),还包括北方创新、南方既模仿又创新的情形。在后一种情形下我们发现:(1)参与国际贸易的南北双方能享受更高的增长率;(2)北方规模扩大会提高增长率、降低模仿率以及模仿企业数与北方企业数的比率;南方规模扩大会提高增长率、模仿率、南方相对工资水平,以及模仿企业数与北方企业数的比率;(3)南、北方政府资助创新会提高增长率、模仿率,但南方政府资助创新会提高南方相对工资、降低模仿企业数与北方企业数的比率,而北方自主创新的影响不确定;南方政府资助模仿的政策除提高南方相对工资外,对稳态的增长率、模仿率以及模仿企业数与北方企业数的比率都不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曹荫全  石磊 《理论观察》2001,3(3):11-13
邓小平的整个中国以社会主义为主体、大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昭示出,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剥削有功。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因为剥削无理。邓小平的两个“为主体”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把资本主义剥削的“功”和“理”统一起来:不能由于剥削无理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剥削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也不能由于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剥削有功而否定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