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环境治理重要论述是一个系统完整、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论述的逻辑依据主要体现在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作为思想基石、对西方环境治理理论优秀成果的理论借鉴、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环境治理思想的接续传承以及回应中国环境治理工作现实需求的时代呼唤等;其核心要义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多方共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价值意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  相似文献   

3.
毛爱华 《发展》2023,(1):28-3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3]甘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4.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基础、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一致以及社会制度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一是摒弃征服自然的理念,走生态文明之路;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水平的进步与科技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美好生活方式的倡导,已然成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的题中之义。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大环境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势在必行,亦是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之路。  相似文献   

7.
雾霾现象是由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凸显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紧张趋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的雾霾治理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为我国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安全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地方领导期间就提出过生态安全理念。在新时代,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生态安全理论。保护生态安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维护生态安全的具体要求是完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健全生态安全的法律实施体系、承担生态安全观中的大国责任。我们要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生态安全方面作的顶层设计,到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近期撰文指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具有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这三个方面为重点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海西州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并从厚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体四个方面,探讨推动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翔 《发展》2020,(1):34-3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该怎样管理?面对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那么多问题应该怎样治理?作为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给我们提出了标准答案,那就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自然保护地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和标杆,更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迫在眉睫.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新环保法、运用新技术等方法,使我们正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民环境偏好的增强,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变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政策变迁历程的梳理,可以探析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变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适应人民群众环境偏好变化为逻辑起点,并不断通过体制改革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和改善环境治理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体制的变迁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未来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环境偏好变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增强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保障、以综合治理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为全面了解群众对共同富裕的关注度,切实做好"补短板"工作,杭州市重点...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位置,通过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健全立法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引领、护航绿水青山,落实改革方案、破解生态难题等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书写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天津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6.
重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齐备,森林资源、水资源等生态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要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庆要发挥好生态优势,担起"上游责任",引领带动西部地区同筑生态文明之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彩云湖湿地公园历时20年的整治,即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极其丰富而深刻.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之无机身体,二者共生共荣,内在统一;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这一物质交换必须以伟大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本性的需要为尺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根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在于依靠科学技术,扬弃资本主义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生态思想对于我们理性分析中国当前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张国清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将河长制全面落实到位,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保护好重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要坚持系统保护、分段管控、综合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陆域,既压实一河一策、一段一策,又强化联管联控、群防群治,统筹推进水环境保护、防治、治理、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结果严惩,对苗头性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治,实施全流域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生态环境破坏者严厉打击、严惩重罚。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治,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汇聚各方力量、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最大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亲水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设生态文明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从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从以物为重的发展观念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树立起生态建设的理念,要有规范的生态准则,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张国清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将河长制全面落实到位,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保护好重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要坚持系统保护、分段管控、综合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陆域,既压实一河一策、一段一策,又强化联管联控、群防群治,统筹推进水环境保护、防治、治理、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结果严惩,对苗头性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治,实施全流域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生态环境破坏者严厉打击、严惩重罚。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治,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汇聚各方力量、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最大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亲水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