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涛 《中国经贸》2014,(23):34-35
抗日战争爆发对云南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一时期云南与缅甸的贸易往来与战事的发展密切相关,既有滇缅公路成为唯一的国际贸易通道而繁荣,又有滇缅公路被切断以后的一落千丈。受到日本对缅殖民政策和战时外贸统制政策的影响,滇缅贸易陷入低谷。加之国内恶劣的财政金融状况及缅甸独立后的贸易政策所限,滇缅贸易始终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昆明大力开拓对缅经贸合作林明缅甸是云南对外贸易的最大伙伴国,去年,滇缅进出口贸易总值达3.84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31.7%;在边贸进出口总额中,对缅贸易一直占有约90%的比重。位处全省中心城市的昆明,始终把对缅经贸合作作为重点。去年,在自营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3.
田子义 《特区经济》2011,(10):100-102
建国以来,滇缅经济合作机制大体经历了边民互市贸易、双边经贸合作、中国——东盟框架下的滇缅经贸合作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功能不断深化。但滇缅经济合作进展迟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南亚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表明滇缅经济合作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缅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在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双方在对话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贸易合作机制、投资、能源、交通运输、旅游等合作机制的局限性,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滇缅经贸技术合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07,(4):138-139
中缅两国的交易往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滇缅贸易商埠的丝绸之路上,一队队马帮穿梭在密林里,向中原驮来了那一块块晶莹透亮的绿色石头.   ……  相似文献   

5.
李涛 《中国经贸》2014,(17):46-47
中缅关系是中缅贸易发展的基础,中缅邦交具有2000多年的亲善历史,缅甸各民族通过云南与中国各地发生关系,这是中缅之间联系的一条主要线路。不仅两国间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民间往来关系也十分密切。云南是中缅双方最重要的贸易孔道,通过滇缅边境深入两国内地。云南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西南边疆对外贸易的前沿、核心,扮演的是桥头堡和枢纽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滇缅风情     
.昆明石林AJ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_、DS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一J@缅旬大金塔@蝴蝶泉边_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口回回回回回n@昆明大观搂@缅旬国门滇缅风情@秋收  相似文献   

7.
桐林 《环球财经》2014,(1):193-198
中缅两国在地理上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有史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姐妹。据我国史籍记载,中缅两国人民从公元前2世纪汉代开始就开展贸易,互通有无,开辟了“金银大道”(指贸易渠道、贸易关系),铸就了“胞波友谊”(一奶同胞、兄弟姐妹之意)。  相似文献   

8.
传统贸易理论通常把贸易政策当做“外生”变量予以忽视.但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人们日渐认识到作为“制度安排”贸易政策具有很强的“内生性”,是各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在政治博弈中所形成的均衡决策.本文以战后美国实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例,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重新的评价: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否成功不取决于受保护产业的成长,关键在于是否有助于整个经济增长;一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往往容易受到“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无效率的政府干预、“非生产性寻租”、收入分配的扭曲以及他国的报复,从而使经济受损.  相似文献   

9.
997年云南省对缅越老三国贸易简析据有关方面统计,1997年云南省对缅甸、越南、老挝三国(以下简称“三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4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进口3773万美元,下降61.1%;出口3.10亿美元,增长7.3%。一、对缅贸易1997...  相似文献   

10.
“市场采购”贸易是在专业市场逐渐发展并由内贸为主向内外贸融合发展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出口方式。我国“市场采购”出口额已具有相当规模,不少综合实力突出的专业市场已成为国际采购商全球采购的重要基地。但是,我国还未确立此贸易方式,也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不利于“市场采购”贸易的长远发展,迫切需要确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本文对“市场采购”贸易进行了内涵的确定,并对“市场采购”贸易产生的背景、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制度确立、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等方面实现“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制度化、贸易便利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西方民主代议制国家,由于政府与公众、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政府并非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标准制定贸易政策,利益集团往往可以通过众多方式向政府决策者施加政治压力,影响本国贸易政策。围绕着利益集团影响贸易政策的途径、方式以及政府的决策过程,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政治支持模型、游说支出模型、政治捐献模型以及信息传递模型,用以揭示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以及最终贸易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前期云南铜矿业空前繁荣,为解决铜矿的大量外运问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高度重视交通建设,兴修了一系列的水、陆通道,促进了云南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众代表的政府封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态度和政策,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从干预程度看,唐朝之前,政府基本上没有在景德镇设立任何管理机构,放手任其发展;唐宋元时期,主要是宏观管理;明清以後,政府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政策;晚清以後,中央政府逐渐减少乃至最後放弃扶持,从而地方政府成为关注主体。在管理方式上则经历了两个转变:一是经历了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经济管理为主的转变;二是经历了从单一管理向全方位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李晓敏  何谦 《特区经济》2008,(10):212-213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并创造更多的服务贸易机会。云南省是开展与东盟国家各项活动的主要省份,这也将对云南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带来启示,通过研究,我们将对云南省开展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美反补贴争端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日渐频繁,不断增加。中美两国有关反补贴争端就是近年来新产生的一种贸易争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奉行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政策,然而,在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进一步抬头、国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国内一些产业的产品竞争力不断减弱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首次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产品适用反补贴法。这一做法,必将使中美反补贴争端愈演愈烈。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6.
许晓冬 《重庆与世界》2014,31(10):15-19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开启了中美贸易的新篇章。而在此之前,清政府已将南方四口通商变由广州一口通商,并由十三行来管理对外贸易。首航的成功开辟了中美贸易新纪元,对美国海外扩张及中国对外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自此,中美贸易以激流勇进之势超越了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仅次于对华贸易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英国。很多因素促成了这次伟大航行的成功,这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酝酿许久蓄势待发的东方之旅。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使中国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1970~2008年美国进口倾向变化的统计分析,探讨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真实经济周期(RBC)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奥巴马推出"购买美国货"这一保护性措施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到底是二元对立抑或互补平衡?西方学界内部对之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以宏观政策为主线,通过解构中美两国经济崛起的历史,探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在经济重塑、危机应对等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才真正意义上实行了贸易自由;即使是后里根时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  相似文献   

19.
The dynamics of trade integration and the political value of commit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feker  C; Gros  D 《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0,52(2):398-414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redible institutions inthe proces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It combines aspects ofcredible policy announcements with adjustment costs. We showthat if industries' profits are subject to adjustment costs,a dynamic link between periods arises that creates constituenciesfor a non-discretionary trade policy regime. The conditionsfor a government to select such an institutional solution arederived.  相似文献   

20.
The history of Burma, like that of many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can be viewed in term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astal regions and kingdoms, on the one hand, and more densely populated inland agrarian states on the other. In the case of Burma this division also largely coincides with ethn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n and the Arakanese in the former category and the Burmans and the Shans in the latter. External influences have typically been transmitted through overseas contact, with India and Ceylon as in the case of the pervasive cultural force of Buddhism, and later with the impact of firearms introduced by the Portuguese during the 16th century, that formed the background to the protracted conflicts between the Burmese Toungoo, Ava and Konbaung kingdoms and the Thai kingdom of Ayuthia.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saw the start of the three wars between the Konbaung Dynasty and India‐based British imperialism in which the major role was played by disputes over trade and the Bengal‐Arakan frontier. British rule in Lower Burma after 1826 and 1854 transformed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country even before the complete occupation after 1885 by integrating it with the expanding world economy through rice and teak exports. Between 1885 and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1942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mmigration was the major force of both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s well a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and instability, eventually culminating after 1945 in the achievement of independence. The economic policy of independent Burma, during both the civilian and subsequent military regimes, was largely shaped by the fraught legacy of overseas contact in Burmese history as noted above. The recent change of the capital from the commercial port of Rangoon to the new inland ‘city’ of Naypyidaw is thus of more than merely symbolic significance since it may reflect a desire to return to the apparently safe isolation of the interior ‘heartland’ over the vicissitud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overseas contacts. But is that a wise choice in the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