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雁行模式”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运仓 《特区经济》2011,(4):277-279
从20世纪60~90年代初期,东亚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产业链条比较完整的"雁行模式",其在东亚各国的经济提升中作用明显。而在当前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性,这种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及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与当年的东亚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所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借鉴"雁行模式"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吸取其中教训,从而使中国各区域实现较快的次第起飞。  相似文献   

2.
雁行发展的结束   “雁行形态发展论“是1930年代中期由日本的赤松要教授提倡的.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理论,阐明了随着优势的变化而产生国际间的工业转移.发展中国家从进口产品的阶段开始,逐渐能在国内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该理论将该工业的优势由起先带头的国家,逐渐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形态比成飞雁的行列.该雁行模式对东亚的经济发展令人信服,直到1970年代-1990年代上半期.   ……  相似文献   

3.
梁亭亭 《改革与战略》2013,(12):109-112
随着东亚产业发展的传统雁行模式日;斩式微和后雁时代的来临,中国产业在国际后雁行模式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国际经济竞争局面,必须基于后雁行模式对中国产业发展做出战略选择:一是调整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政策,建立提升中国在全球分工中地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正视全球尤其是东亚经济后雁行发展模式,努力提高中国产业发展的国际合作水平;三是合理进行国内产业的区域分布和转移,打造国内产业和谐发展的雁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雁行模式”理论是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基础上.对战后日本以及NIEs、ASEAN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曾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雁行模式”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战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揭示出“雁行模式”理论的本质特征及日趋衰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多年来,在国外“雁行形态”理论已成为解释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机制的一个时髦理论。其实,“雁行形态”理论只不过是一个形象化的概括,虽有些合理的内核,但不是内容充实、体系完备的符合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一、“雁行形态”理论主张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等距离发展“雁行形态”(Fiying Gese Pattern)理论亦称“雁行机制”或“雁行模式”,是日本学者赤松要创立的一种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在日本学术界颇为流行,成为日本一些学者解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阶段的一种“经典”。日本著名经济学者大来佐武郎认为,利用日、美共同领导实现的“雁行模式完美地反映了太平洋地区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一) 日本自60年代以来一直充当亚洲经济发展领头大雁的作用。战后东亚经济发展呈现出传输扩散与联动互补效应,通称为"阶梯式连带型的发展"或"雁阵模式"。这种"雁行模式",以日本为雁头、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雁身、以东盟和中国为雁尾,从而确立了日本在亚洲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并登上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雁行模式"通过梯度产业转移,拉动了东亚国家经济的起飞和发展,也推动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亚洲"四小"从中获得了经  相似文献   

7.
李罗力 《开放导报》2002,(12):24-25,29
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整个东亚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格局.这个传统的发展模式从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期被逐渐打破,维持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这就是世界上有名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曾经被日本的学者形容为雁阵模式或者说雁行模式,这成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的一个成功的模式,在现代经济史上非常著名.我概括了一下,这个模式有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雁行模式”的理论实质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雁行模式”理论是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基础之上的“追赶型”发展模式,曾对于战后日本及其亚洲“四小”、东盟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针对“雁行模式”理论的核心内容、理论实质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求对甸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龙祥 《亚太经济》2006,27(1):13-16
本文从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揭示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动因,并从产业间与产业内比较优势的角度对“后雁行模式”形态进行分析,认为东亚地区将逐步形成网络型复合分工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中国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步入了高速增长期,在亚洲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乘着信息革命的浪潮,除了一向就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之外,在一部分信息技术产品领域,中国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有人指出,通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中国有可能跨越(Ieapfrog)传统工业化的漫长进程,在很短的时间内跻身先进国家的行列.以此为背景,在日本国内,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的竞争对手的观点占了上风,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与此同时,经常有人指出,根据亚洲各国的发展阶段来判断分析区域内分工体制的动态变化,即所谓的"雁行经济发展模式"似乎已经解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