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蒙古族建立政权进行统治的朝代,它结束了金、宋长期对峙的格局,实现了全国大统一。这种统一局面,有利于国内各个民族的往来和互相学习。在元代,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特点更加浓厚。而女真与蒙古之间各种形式的交往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些探讨,敬请方家匡正。女真族,唐代称“黑水靺鞨”,居肃慎地,唐以后被契丹族统治。辽代女真,因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曰女直。在元代文献中亦多称女直。此外,还有“水达达”、“吾  相似文献   

2.
秦菲 《黑河学刊》2011,(12):69-70,127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26年灭了渤海国。为了安抚与治理渤海遗民,辽朝对渤海遗民采取了比较温和的统治政策。在政治上,辽建立东丹国,允许渤海人入仕为官,与渤海人联姻;经济上,待民宽简;军事上,驰渤海击鞠之禁,组渤海军;社会风俗上,渤海人日益同契丹人同化。  相似文献   

3.
女真政权立国之始,便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的困绕。金朝统治者面对严守“华夷之辨”观念的汉族文士,历经几代女真帝王的不懈努力,逐步从观念上、政策上以及自身接受汉文化的态度上动摇淡化“华夷”观念,最终使得汉族儒士在对待女真统治的态度上由金初的势不两立到金中期的矛盾动摇,直至金末完全淡化消失这样一个阶段性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4.
辽是以契丹贵族为主、兼容汉族地主及其他一些民族上层人物而组建的古代民族政权。其中,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契丹辽国政权的建立、发展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因此,以往研究辽史者多数大谈辽帝如何重用汉族官员,但却绝少论及对汉族官员的限制问题。事实上,汉族官员在辽代的地位,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如果把辽代统治的二百余年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期(辽太祖至辽穆宗时期——公元916年至968年)、中期(辽景宗至辽兴宗时期——公元969年至1054年)和后期(辽道宗至辽天祚帝时期——  相似文献   

5.
周铁钧 《东北之窗》2008,(13):68-69
公元926年2月,剽悍勇猛的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率6万铁骑兵分两路,翻越嶙峋的长白山,疾驰6天6夜到达渤海国首都上京龙泉府(现黑龙江宁安地区)城下,上京城被围3天,城中人突围无策,渤海王被迫走出皇城,向耶律阿保机的特使递交了降书。立国200多年的渤海王朝从此消亡,全境纳入契丹人属辖,契丹人则在渤海故地建立了东丹国,上京城易名"天福城",成为东丹国都。  相似文献   

6.
907年,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不久,制定“尊孔崇儒”的基本国策。由此儒家思想就成为辽皇朝和契丹民族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于是儒家伦理观便逐渐深入契丹民族许多领域,产生了丰富的内容。探讨该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辽史、契丹史、地方史、文化史和民族关系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拓跋鲜卑、女真、蒙古和满等民族  相似文献   

7.
辽朝政权是以契丹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契丹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又是游牧和狩猾。然而,自辽建国之后,在流亡和被俘掠到契丹辽地的中原汉民的带动和影响下,辽代的农耕种植业便得以迅速发展。本文试就辽代人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和辽代种植业发展的原因、特点、作用等,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渤海镇有一处遗址——上京龙泉府遗址。它是我国唐朝时靺鞨人大祚荣建立的渤海国的都城,历经200多年的兴旺与繁荣,后被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灭。契丹人不仅焚毁了当时仅次于唐都长安位列第二的大都市,连文字也没有留下。渤海国象海市蜃楼般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一些史学家称之为"迷踪王国"。  相似文献   

9.
北魏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措施·田德新公维章公元439年,沮渠氏的北凉政权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所攻灭。西北的大部分地区(除吐谷浑和西域之外)直接归于北魏的统治之下,西北地区各民族也绝大部分处于北魏地方行政系统的统治之下,成为编户齐民。但也有边疆的少数民族,如...  相似文献   

10.
从学术意义上讲,东北的许多历史至今让专家学者困惑,如五燕的兴衰,萨满教的消亡,鲜卑、契丹、女真民族的失踪……连数十卷的《辽史》也是明代人所写,距实质事发的时间相隔一百余年,致  相似文献   

11.
渤海国是我国北方地区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其历史基本与唐朝相始终。在存在的229年间,渤海国积极与周边政权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与日本往来频繁,进行经济贸易活动,以官方贸易和私方商业贸易为主要形式,贸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渤日的经济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刺激了商品生活的发展,促进了渤海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东北大地曾扶摇而起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民族——契丹。这个民族统治中国北方近200年。在宋代杨家将镇边抗辽的民间传说中,契丹将士剽悍凶猛,骁勇善战。契丹曾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又带着一个个谜团神秘隐遁。  相似文献   

13.
山东人与黑龙江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各民族生息的伟大摇篮,她与黄河、长江流域并列为我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她的广阔怀抱中成长起来的诸民族,都是勤劳、勇敢、善战、富有进取精神的民族,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皆入主中原,建立过一统天下的王朝或成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4.
契丹族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一个游牧民族曾经建立过自己的政权,游牧民族迁徙是常态,从辽河上游到中原领土和最后西迁,契丹族的迁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清入关前的婚姻形成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其上承女真民族传统的婚姻习俗,又随社会发展融入新的元素,并奠定整个清代婚姻制度的基础。清入关前妇女的婚姻准确地反映出社会变革之际女性地位的种种变化,并对整个清代妇女的婚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对农牧两大"生存圈"相互关系的长时段考察,我们将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农牧互动的历史划分为农牧分异(晚商至战国)、农牧博弈(秦汉至隋唐)、农牧融汇(辽夏金)和农牧文明整合(元明清)四个特点分明的阶段。其中10-13世纪"农牧融汇"阶段是农牧文明由博弈到整合的中间过渡环节。如何认识这一中间环节,是正确理解历史中国边疆形成和国家建构的重要前提。10-13世纪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民族政权的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早期的匈奴、鲜卑和突厥,他们兴起和经营的主要区域为以鄂尔多斯和蒙古高原为主的草原地区,而唐以后兴起的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兴起和经营的主要区域为蒙古高原东部和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经济生活,就经济类型看,古今数百个民族和族体,大致可划分为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其中,游牧民族和半游牧民族占居很大的比重。在我国北方、西北、西南、东北周边万里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曾居住过狄、戎、匈奴(包括其支系铁弗、屠各、卢水胡)、东胡、乌桓、鲜卑(包括其支系拓跋、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段氏、柔然、契丹、奚)、氏、羌、丁零(高车、敕勒、坚昆)、乌孙、月氏、突厥(沙陀、突骑施)、回鹘、吐蕃、女真、蒙古等许多从事游牧、半游牧的民族。目前,居住在上述地区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藏、土以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女真人,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明会典》记载说;“盖女真三种,居海西等处者为海西女真,居建州、毛怜等处者为建州女真,各卫所外,又有地面、有站、有寨,建官赐敕,一如三卫之制,其极东为野人女  相似文献   

19.
侯震 《黑河学刊》2010,(11):70-71
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源远流长,双方的交往不仅局限在朝鲜半岛政权与中原王朝的交往,而且双方的交往还存在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与中国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作为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新罗,与中国唐朝时期的东北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渤海之间的交往,是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公元五世纪,倭国完成了政治统一。统一后的大王政权是“部族联合政权”还是奴隶制国家,各说不一。我认为,随着倭国的统一,管理更加复杂,促进了王权专制趋向的加强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以大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倭国权力已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理由如下: 第一,大王政权是统一政权,而不是联合政权。大王政权的统治范围,从古坟分布看,除东北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