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广泛关注,“三农”问题也成了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众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中,不能忽略农牧民素质问题。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民资源丰富,但素质低下且绝大多数束缚在传统的第一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提高农牧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牧民素质及农牧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新型农牧民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可以说,当前农牧民增收难的问题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严峻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广泛关注,“三农”问题也成了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众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中,不能忽略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决策。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低下且绝大多数束缚在传统的第一产业,本文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剖析后,提出内蒙古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以及开发途径,以此实现推动内蒙古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2010,(7):65-65
近年来,鄂前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全旗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三农三牧"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坚持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的新路子,突出了农牧民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推进农村牧区发展的强大合力,进入了农牧业效益最好、农村牧区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内蒙古自治区本世纪重要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破解"三农"瓶颈.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内蒙古自治区也不例外.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自治区主席杨晶在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用工业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不断繁荣农村牧区经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就"三农"论"三农",但也不能脱离"三农"论"三农",它的解决要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角度,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内蒙古"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就是说,要把"三农"问题放在"统筹城乡"这个大背景下来思考.  相似文献   

6.
杨亮 《北方经济》2007,(19):26-29
编者按:内蒙古在实施国家户用沼气建设项目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沼气建设为核心,集成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技术于一体的六种发展新模式,构建了农村牧区循环经济和生态家园的雏型,放大了沼气建设的功能和效益,成为农牧民致富新的"动力之源",农牧民建设户用沼气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同时,结合沼气应用创新发展了多种农牧业产业化模式.笔者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站的同志驱车3000余公里,先后走访了4个盟市、5个旗县区、15个农牧户、5个生态园区,深入采访了内蒙古沼气应用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7.
自治区党委下发的《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做好全区农村牧区工作,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内蒙古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作为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村农牧民医疗保障环节薄弱日益凸现.不解决好当前农牧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国家和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际,也谈不上我区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建设是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解决事多 ,笔者认为 ,在农村牧区需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抓教育 ,提高农牧民素质从海西农牧民的素质现状出发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农牧民开展学理论 ,学文化、学法律 ,学市场经济知识 ,学科学技术活动 ,特别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 ,深入开展“三基”教育。引导农牧区广大基层干部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市场经济 ,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为农村牧区的改革与发展服务。要着眼于引导农牧民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改变安贫乐道 ,小富即安 ,不思进…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应韩国农业协会联盟的邀请,内蒙古农牧民科技服务协会组织了兴安盟、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阿左旗、阿右旗基层干部和内蒙古大学部分教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农村牧区经济研究专家,于2006年11月赴韩国考察了"新农村运动",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为核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千方百计解决“三农”问题,使海西州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发展支持弱势群体的金融。农村牧区相比城市是弱势,农牧业相比工业是弱势,农牧民相比城市居民是弱势。因此,农村牧区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农牧业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产业,农牧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群体,对"三农三牧"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农村牧区创新支付需求巨大人们对于创新支付的固定思维是:推广应用在都市,目标客户是白领。然  相似文献   

13.
赵玉峰 《北方经济》2004,(11):43-44
内蒙古自治区是农牧业大区,近60%的人口是农牧民,随着农牧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农牧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牧区劳动力过剩问题日趋突出.据统计,目前内蒙古农村牧区有240万剩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加10-20万,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牧区,不仅使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影响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客观形势要求必须加大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然而,当前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普遍存在着不敢走、不会走、走不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通辽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已成为全市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加快全市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是有效解决通辽市"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作经济》2014,(8):70-71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在推进牧区经济,服务牧区群众,搞活牧区商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时期,内蒙古区社坚持为“三农三牧”服务宗旨,加快组织、经营和服务创新,探索构建上下贯通的供销合作社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成为服务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6.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数量上相对过剩,质量上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科技素质较低,主要从事第一产活动。教育基础条件的薄弱成为制约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障碍。本文提出,内蒙古要加大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应主要从转变观念加强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期盼,内蒙古调查总队2月份对12个盟市295户农牧民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期盼与建议"调查.结果显示,疾病和缺少劳动力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加大扶贫力度仍是贫困户的主要诉求.  相似文献   

18.
孙静  孟慧 《北方经济》2006,(15):25-26
在民族地区的内蒙古,"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牧"(牧业、牧民、牧区)问题.在现阶段"三牧"问题,即草原荒漠化加剧,牧业增产不增收、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牧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影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巨大障碍;化解"三牧"问题,是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核心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9.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村牧区经济的重要组织模式,也是推进新农村牧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农村牧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近年来,海西州把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作为农村牧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牧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全力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特别是全州牧区以村为单位,全部组建了股份合作制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全州草地畜牧业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来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是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1、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巨大缺陷,从根本上制约着农牧民增收 我区现行的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牧区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