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低碳经济转型与贸易强国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匹配2007~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低碳经济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试点政策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碳排放强度行业、不同清洁程度产品以及是否为资源型城市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层面的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环保投入效应尚未得到验证;产品层面的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优化促进高质量产品升级,抑制低质量产品升级。文章的结论从贸易高质量发展维度验证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经济效应,为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37个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DDD),考察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市场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通过对企业财务绩效水平和企业信贷融资水平的负向作用而倒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国有及大型企业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民营及小型企业的影响却不明显;动态效应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其长期效果却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关键力量,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而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各地发展不均衡不一致现象逐渐显现。文章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该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邻里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在促进本地绿色技术创新的同时,遏制了邻地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遏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申请上;城市创新能力越强、绿色发展程度越高,试点政策对邻地绿色技术创新的遏制作用越突出,这就造成了“以邻为壑”的不平衡局面。传导机制上,试点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本地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抑制邻地产业结构升级并挤出邻地外商直接投资遏制了邻地绿色技术创新。邻里效应分解进一步表明,试点政策对邻近控制组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遏制作用,而处理组城市之间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文章对进一步完善相关低碳政策、促进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平衡发展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佛山市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战略性新兴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成长阶段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企业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和存在的外部融资约束与所处成长阶段存在相关性,越是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企业,获得信贷资金供给的可能性越小,存在的外部融资约束越严重。经验分析所蕴涵的启示是,金融支持政策应向早期成长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5.
戴永安  张潇 《世界经济》2023,(5):119-151
偏向于能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现有技术进步方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区域间贸易成本,构建两区域多部门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演绎外生环境政策冲击影响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机制,并将其分解为企业研发效应与企业迁移效应,进一步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例,运用空间双重差分等方法开展经验研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本地节能偏向技术进步,且具有非线性的U型溢出效果。机制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和迁移行为,政策溢出效果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研发补贴与环保处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现有环境政策空间溢出机制研究的边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全局环境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华  丰超 《南方经济》2021,40(3):36-53
创新决定城市未来,低碳引领未来城市。中国政府自2008年开始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并将绿色低碳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准确评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对于进一步推广这一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使用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创新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绩效平均增加2.47%,意味着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提升碳排放绩效。经过共同趋势、工具变量、干扰政策、安慰剂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强化创新政策支持、提高创新要素集聚、增加创新投入和改善创新环境,从而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碳排放绩效。从动态效应上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绩效的提升效应具有持续性,并且随时间不断增强。文章是国内首篇从绿色低碳发展的角度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效应的文献,不仅丰富了碳排放绩效的相关研究,也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打造创新、低碳等新型特色城市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丽娟 《科技和产业》2023,23(23):93-103
基于2005—2019 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效应。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区域内碳排放强度,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且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起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在大规模、信息化程度高和具备一定资源基础的城市中的碳减排效果较好。基于此,提出要加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齐烽  高智 《特区经济》2023,(8):106-109
本文基于2009—2019年31省市1019家战略性新兴企业数据,利用全局参比的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然后才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增进;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上存在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的特征,但结合分解项看西部和中部地区正不断追赶;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不同行业间差距明显,最高的为新材料,最低的为生物和新能源汽车。文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成长性是衡量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制造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7年至2021年间的数据,对创新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和以股权集中度对二者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企业成长性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创新投入越多的企业,其成长能力越好;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在创新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能够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成长性的理论研究,可以为政府与企业制订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顾泉 《科学决策》2022,(11):125-140
文章基于 2000-2019 年中国上市公司与智慧城市试点信息的匹配数据,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引致的信息化冲击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冲击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的影响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在通过双重差分方法有效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有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信息化水平提高 , 最终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 , 这对于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低碳政策背景,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低碳行为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提升,环境敏感行业的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更显著,但是与被动的低碳行为相比,主动低碳行为并来获得更大的股东价值。这表明我国政府制定的低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培育低碳产品需求、明确碳交易或碳税等低碳政策,从而使企业主动低碳行为获得应有的更大市场回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抑制了沿线城市碳排放,促进了沿线城市低碳发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地理位置、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推动中欧班列建设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人才集聚为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拓展了新的动能空间。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因地理区位、城市等级、企业规模和行业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对中西部城市、普通地级市、中小微企业、服务业的创业激励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并为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5—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探究金融化行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投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金融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创新投资在金融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市场化水平异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较为显著,而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两者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汪磊 《科技和产业》2023,23(2):9-13
基于2010—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和30个省区市的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模型检验绿色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绿色消费能够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其高端化发展;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绿色消费可以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鲍莫尔效应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要素配置,从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绿色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因此,加快推动消费绿色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绿色消费的创新引领和资源引导作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是优化贸易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从理论层面厘清了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的作用机制,以2012年以来先后分三批次实施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识别其影响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的政策净效应。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该结论分别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内生性检验等多重情景下依旧稳健。异质性分析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非资源型城市、高人力资本水平、高金融发展水平以及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有着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深化产业关联度两条渠道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动态优化并扩大试点政策覆盖范围,持续完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体系,促进区域出口经济复杂度提升,是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实现中国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自贸区政策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自贸区设立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正向作用较强;从影响机制看,自贸区通过增强技术创新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地,调节效应揭示了营商环境优化在贸易便利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资源税改革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效应展开研究,将2010年自新疆试点开始推广的油气税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以2005—2018年资源型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了实证检验。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源税改革抑制了试点城市的经济增长,且资源依赖程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匹配方法、构造虚拟政策时点、构造虚拟实验组和考虑政策混杂效应五个方面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和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资源税改革带来的负面冲击在成长和成熟型城市表现较为突出,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且其政策效果随时间呈现“倒U型”特征。产业结构的分析表明,资源税改革没有起到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而且其资源依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转型的阻力越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提供一个新的证据,而且为新时代全面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和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当前贵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然后对现行促进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梳理,再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环境—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构架了政策法规、低碳管理行为与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全国137家水泥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强制性政策法规对低碳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导性政策法规对价值链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社会责任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价值链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责任行为对环境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经济绩效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促进水泥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