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村要走低度发展、高度和谐之路,离不开两个方面:靠科技推动农业脱碳,靠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走向有序。七亿农民,农业承载不了。人均几亩地,农民富裕不了。面对市场化、全球化双重高压,农业效益低,农民相对贫困化加重,农村无序化严峻,是我国当前农村面临的两大难题。农业低碳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的未来之路从发达国家经历的整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3.
“把自己踏出来的致富之路让给农民,把自己积累的农业增收经验传授给农民。”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坤才二十年如一日,以“立志科研、以诚待人”的精神,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先后为县内外培训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人才二万多人,带动马鞍山市和当涂县农村一千二百多户农民,搞活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增产增收,被人们誉为“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良师益友”。他把自己辛勤探索踏出来的致富之路,当作引导农民搞农村种植业调整的方向。同许多渴望脱贫致富的农民一样,殷坤才做梦都想干一番事业,早日成为小康社会的幸福成员。为了实…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生态化(即农业"四化")是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以农民的知识化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在保证农业生态化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四化"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权威信息     
《中国老区建设》2006,(8):15-15
农业部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将在全国10000个村组织实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计划每年培养具有中等及以  相似文献   

6.
农业劳动力空心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过程,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把握时代规律,积极创造条件,突出农业经营机制、农业经营主体、城乡要素流动、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管理体制"五创新",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劳动力空心化进度,缩短农业劳动力自发调节时间,切实解决农业劳动力从哪里来、怎样才能留得住农民、农民种粮积极性谁来保护等重要问题,突破农业劳动力空心化制约瓶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08,(19):34-35
江西省南丰县把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走特色种养致富之路。按照“一村一项产业”的方针,南丰县采取“向上争取扶助资金、县乡安排专项资金、村里拿出配套资金”的资金筹措方式,扶持和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同时,该县还突出抓好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和普及特色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要求,结合新县实际,发挥已有优势,突出工作重点,促进全县经济再上新台阶。一是围绕农民增收,向农业产业化要发展。重点抓好林果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劳务输出等支柱产业开发,继续发挥林业优势,念好“山字经”,写好“兴林传”,走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的开发之路,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围绕企业增效,向培植骨干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1-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将关系农村发展大环境。不论从乡镇企业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大量中年以上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看,还是从亿万流动就业农民工转移尚在中途看,都需要防止贻误时机,“煮”农村劳动力转移“夹生饭”。要转变重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而轻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拉动“三农”问题解决的观念.从促进中小企业,小城镇与劳动密集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拥有687万人口的县级市中,农业人口占了581.7万,其中有150余万劳动力长年在外务工经商。作为安徽省的农业大市,近几年,六安市很大一部分农民通过外出创业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和经验,开始回乡创业。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被当地政府称为“双向创业”。而在当地农民眼里,这种方式让他们多了一条致富路。  相似文献   

11.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然而,解决好“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解决好8亿多农民的问题。我国农民数量非常庞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总数达8亿多,其中农业劳动力估计在5亿人以上,但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2,而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农民人均耕地的1/3,若按中等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我国现有耕地仅需5000万农业劳动力。显然,在我…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在推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解决"三农"问题除了在政策上扶农,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免除农业税,使农民真正实惠之外,改革农村治理方式,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同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13.
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至今对工业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三农”影响甚大,其危害在牺牲农民利益,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固化和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要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放在战略位置,实行支持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唐山经济》2007,(12):34-3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稳步推进。近日,丰润区政府研究室对该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条件下农民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土地流转条件下,苏南地区农民剩余劳动力多,失业待业现象普遍存在,劳动力转移也处在无序状况下。促进农民就业,稳定社会发展,应采取积极对策:一是要加强对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二是要完善苏南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后顾之忧;三是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民就业离不开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四是发展农业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35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振兴与发展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开拓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经济发展之路。改革,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改革,使农业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数以亿计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一个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大国,要实现农业由农户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走科技兴农之路。农村标准化工作要取得成效,不权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和职能部门的协力推进。近年来,安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抓住当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紧密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做好“农”字文章,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为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徐明华 《湖南经济》2003,(10):45-46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多管齐下,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通道。拓宽农产品和农民进入市场的通道。市场化程度决定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关键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走“特色、规模、集约”之路。首先,突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农村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一定要适应市场变化,体现产品个性,形成区域特色。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传…  相似文献   

19.
老区新貌     
“农业家政”解家愁枣阳市常年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有15万人左右。每到农忙季节,留家的劳动力忙不过来直发愁。有眼光的农民看到其中的商机,不少乡镇的农民自发成立农业家政服务队,组织农村闲散劳动力为打工农民和缺劳力、缺技术的农户承揽农活。目前,枣阳市已建立200多个“  相似文献   

20.
食物紧缺和国家补助是迄今我国农业发展的动力。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民如何切实走上富裕之路?农村如何实现现代化?已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走产业化经营道路,成为人们对农业发展的共识。什么是产业化?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化?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虽然有人把农业产业化归纳为“龙头企业加农户”,“农、加、销”一条龙等说法。可这些看法只是现象论,不能普遍指导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从本质上讲农业产业化应该是经营企业化和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农民之所以解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