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是亚洲最先探索养老金制度建设的国家,相关方面改革领先于世界大多数国家。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基金,政府养老投资基金管理着日本公共养老储备金,在长期运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资产配置风格。从微观层面研究2001—2021年期间养老投资基金配资策略与投资收益。在资产配置方面,政府养老投资基金根据厚生劳动省指导原则及时调整组合资产权重,实现了由保守型策略向积极型、国际化策略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达到了监管机构设定的经济目标。我国正处在养老金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在基金独立管理、长期投资、人才培养和国际化运作方面对我国养老金改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情况 (一)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管理不尽如人意 养老金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它的管理、投资关系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安定,所以国家对养老金的投资严格管制.右表显示了近几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养老金空账已达9000亿元,而养老金账户节余只有5489亿元.  相似文献   

3.
基金制养老保险的建立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养老保险制度与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达国家,养老基金积累了大量的资产[1],是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更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拉美、东欧等发展中国家纷纷改革现收现付(pay-as-you-go)的养老计划制度,建立基金制的养老体系;居民的养老金收入不再来源于下一代的缴费,而是自己个人帐户的积累.这使养老金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参见下表).由于养老基金的投资绩效直接影响居民退休后的收入,许多国家都很强调养老基金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样化投资,这极大地促进了本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4.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趋势变化等经济社会背景。2000年日本国民养老金制度和雇员养老金制度、雇员养老基金制度、养老储备金的管理等进行了重大改革,以避免未来一代过重的负担并确保养 金的待遇。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比日本等发达国家更快,宜早未雨绸缪,逐步延迟养老金领取年龄;放松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限制;加大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险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投资基础设施已逐渐成为养老金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养老基金投资机构总是在不断设法将投资分散到更多的投资对象中,除了投资虚拟资本,也逐渐开始将养老基金投资于一些以社会物质资源为对象,并能够以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为社会带来实质性收益的实体经济。其中,基础设施类投资就是一种既能保证养老基金安全又能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收益还能促进国民经济社会正向发展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寻 《辽宁经济》2009,(8):17-17
一、金融危机下国内外养老基金投资分析 自2007年中期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以后,全球股市主要指数都出现了20%以上的降幅,养老金所持权益类资产也大幅缩水。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种养老资产损失了大约5.5万亿美元,其中,自愿性的“企业养老金”(“企业养老金”主要指企业补充保险,包括个人退休账户和养老保险合同资金)首当其冲,损失了大约5.2万亿美元,强制性的公共养老金(即社保基金)由于将80%的养老基金都投资到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类资产,因此受到的冲击及其损失很有限,只有大约1500多亿美元,全球主权养老基金(SFPs)缩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可分为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劳工补偿保险制度以及社会和社区服务系统。其中,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职业养老、注册退休储蓄计划和劳工补偿保险制度的实施,则是以基金制的形式投资运营,以保证支付养老金和补偿金,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9.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掀起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浪潮,这是一个事关整个社会是否能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己迈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年人口的增多,对养老金的需求也会急剧增加,这就需要对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其在安全性的原则下实现保值增值.因此,本文在立足于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中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有关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红利效应的相关研究.为分析老龄化中国人口红利实现的可能性,本文利用抽样人口数据,预测了未来75年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变化趋势,指出在未来的大部分年份里,从第一人口红利的角度看,人口结构很可能将对中国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而解决未来养老问题并实现第二人口红利的关键是:构建积累制的养老金计划.最后,本文从养老金的税收制度、积累制养老金计划的安全运营机制与积累制养老金制度构建步骤三个角度探讨了未来我国构建积累制养老金计划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征 《特区经济》2009,240(1):143-144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12.
李小鸥 《走向世界》2011,(16):95-95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在世界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一位美国作家。他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出卖体力为生,后来逐渐成为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3.
在可持续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对SNA为核心的国民经济账户作了部分修改,但始终没能把环境核算与经济核算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在分析不完善的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来”账户和调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初步设想,并进行了案例研究加以实证。  相似文献   

14.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5.
王建华 《上海经济》2014,(11):18-21
俗话讲: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穷”与“富”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而在小同状态下产生的思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胡适先生指出,时势生思潮,思潮造时势。对于时势总体状态的把握是思考的结晶,称之为“思”,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改造推动时势的方法与途径,称之为“道”。  相似文献   

16.
“世界历史”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对“类”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二是它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全国十大美院掌门人交流时曾说,城市建设需要仔细研究土木建筑的布局,要让人看着舒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城市建设要有艺术感觉。城市的建设者要把城市当作自己的作品关键是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其有个整体的艺术感觉和自然环境。如何把城市形象建设搞好,为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形象宣传理念,应葡萄牙葡中合作发展促进会、西班牙VILLAVA政府邀请,市委宣传部赴西班牙和葡萄牙城市形象宣传及城市文化设施考察团一行6人于2010年2月19日至3月1日先后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萨拉戈萨、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和艾佛拉市进行了考察交流活动,拜访了科里亚多比利亚尔瓦市政府和西班牙第三大报纸《道理报》,同时考察了葡萄牙《新闻日报》。融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正是西方城市形象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重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场“政治秀”吗?很多去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见过陈林的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虽然“三位一体”已经成为当前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热点词汇。有这样的疑问,首先要从协会的创立者陈林说起。陈林与人们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勇往无前的改革者的光辉形象在他身上并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骨似乎也难寻其踪。他爱调侃、有心机、善于布局、巧借人脉。宣扬改革理念时,他大声但从不疾呼,对现状强烈不满,但更会充分地利用现实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民进党执政以来,经济衰退和失业高涨成为岛内经济的基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经济病”。而“经济病”的根源在于“台独挂帅”的“政治病”。  相似文献   

20.
不能以“民本经济”和“民有经济”代替“民营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东 《特区经济》2003,(12):6-6
某记者采访我时问道:"浙江民本经济的动力在哪里?"我向他解释说:我们不提"民本经济",只提"民营经济".还有人提出:"为何不用'民有经济'代替'民营经济'?"那么,究竟能否以"民本经济"或"民有经济"来代替"民营经济"呢?我想对此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