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委托代理关系与独立董事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 《湖南经济》2001,(9):46-47
一、完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为何要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通常的议论和解释有二:一是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深入的分析需要解剖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我们研究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国家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是因为股权非常分散,以致没有一个股东能够对公司进行有效控制,结果自然是经理层“说了算”。我国上市公司则一般都有控制股东,其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来自国有股权主体的“虚置”,国有股权代表的“缺位”,国家作为最终所有者缺乏对上…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增加公司的生产经营风险,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构成威胁,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董事会中内部董事成员较独立董事多,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力度弱化等现实,以及现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不仅危及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还会制约我国健康经济秩序的建立,从公司治理结构上对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进行法律规制是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两个博弈模型分析大小股东博弈的情形,认为应增强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的罚款力度,降低小股东对大股东侵占权益时监管的成本,增强董事会的自主性、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加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段军山 《科学决策》2009,(10):63-6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及由此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1)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会使公司市场价值折价。(2)上市公司存在股权制衡,能够有效的减少公司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3)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不同,国家股东的非人格化使得公司的代理成本高于非国有股东。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股股东,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减低了企业的价值,国有股东的代理问题尤为严重,股权制衡的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股改的法律依据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海 《新财经》2005,(9):24-24
流通股股东获得补偿的钱应当源于非流通股股东自己的腰包,而不应当让上市公司埋单《公司法》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是妥善处理好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实际上,中西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只不过,中国上市公司大小股股东间的利益冲突具有特殊性。换言之,大股东往往是国有股股东而且是非流通股股东,而小股东往往是公众股股东而且是流通股股东。我国股市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股权分置问题一直没有成功破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很多公司股权相当集中且在多数上市公司以股权融资为优先选择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问题显得更加的明显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7月初,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至此,困扰投资者多年的国有股减持问题,终于落地.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且不够完善,关联交易制度缺乏规范程度,许多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允的关联交易谋取不合法的利益,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关联交易具有独特的两面性,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与关联方进行关联交易以节约交易成本,能起到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的作用;但由于关联交易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且具有隐蔽性,这成为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以实现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文章通过对关联交易的动机、危害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存在问题提出规范关联交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9年非公开发行的大样本数据,从股价操纵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中大股东侵占行为。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过程中,大股东会通过操纵发行基准期内公司股价的方式进行利益侵占。在大股东直接参与股份认购时,民营性质特征、资产负债率越高及流通股占比越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公开发行制度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使得大股东在非公开发行中有机会侵占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非公开发行制度,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加大对非公开发行的监管力度,抑制大股东在非公开发行中的侵占行为,保障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合理利益,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毕雪东 《特区经济》2008,(9):112-113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顽疾。本文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经验数据出发,探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主要形式和产生原因,并提供了相关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对上市公司占款现象的根除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显著相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这表明大股东与管理者的合谋行为会弱化大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从股权分置改革谈中小投资者的自我保护与市场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特区经济》2006,211(8):172-173
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表明,中小投资者对股改方案表决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市场本身又没有形成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有效机制,监管部门对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安排也远远不够。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制度安排,引导形成有效的中小投资者市场保护机制,中小投资者也要理性地进行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公司治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制衡能力是股权制衡效果实现的首要前提。文章建立在具备股权制衡能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合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具有合谋的倾向;在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倾向于相互监督,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多个大股东对并购效率的影响及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存在多个大股东的上市公司能够在减少并购决策的同时提高并购绩效,实现了更高的并购效率,且多个大股东的监督越有力,并购效率越高;其次,考察内部薪酬差距在多个大股东与并购效率的调节作用,将股东、管理层、员工3个层面结合,结果表明内部薪酬差距抑制了多个大股东对并购效率的积极影响;最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多个大股东更能提升并购效率。研究结果不仅从并购效率的角度丰富了多个大股东的经济影响,也对改善股权结构、优化薪酬设计及提高并购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规模数据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掏空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讨了投资者保护对掏空风险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与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私人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掏空风险更高,因而融资规模显著高于前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越小,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融资规模越低;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性越小,因而上市公司融资规模越低;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越能起到抑制掏空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导致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低效率的过度投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利益特别是公司股东的利益,本文将从投资现金流相关性作为考察对象,采用2006—2009年安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过度投资是产生投资现金流相关性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安微省上市公司存在着一定的过度投资行为,研究结果可以为上市公司提高投资效率和改善企业绩效指明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