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企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石。日本企业形成的长期筹供系统是日本企业形成并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保障之一。本文从日本企业间形成的长期筹供系统对降低企业采购、生产、研发成本所发挥的作用的角度,分析了日本企业长期筹供系统与日本企业形成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的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日本跨国公司在华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倾向并非为了改进绩效。这个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其在华独资化的动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振华  邵伟然 《山东经济》2007,23(5):130-132,157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下去将对国内企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FDI二阶段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跨国公司在进行FDI的进程中总会经过"经验获得"和"利润攫取"两个阶段,目前这些研发机构已经经过了"经验获得"阶段,进入"利润攫取"阶段。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因分析,以期给欲与之抗衡的国内企业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北京主要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进行鉴别,总结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不同战略类型。同时,本文考察研发战略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国企业等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知识交流形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明显受制于其在华研发战略,并与其人员本地化程度、生产营销网络的本地嵌入性,以及在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业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业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因素有经济形势、市场状况等的影响;微观因素包括控制权扩大、日方经理人员增加以及在华经营时间缩短等.尽管如此,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前景仍十分乐观,他们在华投资的热情空前高涨.本文希望以日本跨国公司为鉴,对各国跨国公司在华的经营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汉辉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28-32
跨国公司价值链在全球的拓展,一方面有利于拉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而促进全球经济的攀升,另一方面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文章以在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弱化现象为分析对象,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中SCP范式和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根源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下,国内相关行业市场结构被扭曲割裂,与此同时在华跨国公司在与国内相关利益群体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势必形成在华企业的双重社会责任标准行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全球经济大爆发的一个时代,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全球高效的资源配置组织形式之一,跨国公司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跨国公司经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日本来说,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已经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但是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各式各样的问题围绕日本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展开,重重困难之下,日本企业应该看到解决在华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是整个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经历了从早期阶段的合作R&D,向发展阶段独资R&D的转变.文章以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为视角,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R&D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进行阐释.模型表明,早期阶段,基于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R&D合作决定了双方R&D合作稳定的框架.发展阶段.中国对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因素,导致跨国公司谈判能力的增强、关键技术控制的加强以及超额收益的追逐,进而引起跨国公司在华越来越倾向于设立独资R&D机构.最后,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梅  朱晋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11):47-49,70
文章从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通过对“走出去”样本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研究,探讨“走出去”企业的国际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问题。总体上看,中国“走出去”企业大多数采用“遵从母制”的国际人力资源战略。从具体东道国情况看,进入发达国家的企业,在研发管理负责人、供应采购负责人和生产技术负责人方面,会偏向录用东道国员工;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上述三个主要负责人会更多地任用外派人员,也就是录用母国的员工。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再次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以此为契机,日本在华制造业企业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当地经营和发展战略都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动向,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继续重视和大力引进日本制造业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为获得竞争优势,在中国大量设立采购机构,优化供应链的配置,实施一体化采购战略。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采购机构的发展现状,并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对采购机构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筹备中的采购机构提供选址的方法,并为国内城市发展总部经济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存在催化作用,FDI通过产业关联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经验研究表明其后向关联效应较前向关联效应有更大显著性。本文在跨国公司、东道国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三者之间建立理论模型,分析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差异。  相似文献   

15.
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生产网络下汽车整车厂商生产国际化,全球采购模块化,导致汽车产业价值链中零部件供应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分析了浅层次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我国汽车零部件区域生产网络,并在全球生产网络微观分析框架下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机遇,提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正确制定进入网络的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主动的跟随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服务业的开放,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大量涌入,对于我国物流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激烈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建立战略联盟成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树立明确的联盟目标;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处理好联盟各方的企业文化差异;加强风险防范和提高联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理论前沿进展:全球战略-地理空间内生互动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新的变化趋势与跨国公司战略—地理空间互动关系密切相关,但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体系无法深入刻画这一内生互动关系。为了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近年来跨国公司理论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些前沿进展,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战略行为与地理空间内在互动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irst shows that shares of foreig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s of five Asian host economies (Hong Kong, Indonesia, Malaysia, Singapore and Taiwan) were generally large in terms of exports, small in terms of employment and moderate in terms of production. Correspondingly, the average product of labour and export propensities were often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oreign MNCs than in local firms. In addition, foreign MNCs tended to be relatively large and to have relatively high average capital productivity, capital intensity, skilled-labour intensity, R&D intensity, profit rates and import propensities, but relatively low shares of labour compensation in value added, and these differences were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many cases. Differences between wholly- or heavily-foreign plants and foreign plants with lower foreign ownership shares were also significant in many cases and generally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NCs and local plants noted above. Differences among MNCs by foreign source were generally small and insignificant in Hong Kong. In Singapore, European and US firms tended to be larger and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average labour productivity, capital intensity, profitability and export propensities, but relatively low shares of labour compensation in value added compared to Japanese and other Asian firms.  相似文献   

19.
张诚  张瑜 《世界经济研究》2012,(2):57-63,88,89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我国1995~2009年19个高科技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析了跨国企业创新影响东道国企业创新机制和渠道的基础上,具体度量了示范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人力资本效应在长期可以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华研究开发活动还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冲击效应,给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I. Overall Conditions of Investment by Japanese Enterprises in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1980s, investment by Japanese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been growing continuously. In 2004, Japanese investors established 3454 firms in China, 6.15 percent more than in 2003. Contractual foreign investment amounted to US$9.162bn, 15.17 percent up from 2003, whereas the foreign investment actually used was US$5.452bn, up by 7.86 percent from 2003. In 2004, the number of newly established Japanese ente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