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导师带徒机制的概念,针对目前企业技术人才现状,提出了利用导师带徒机制提高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帮助新员工和部分转岗人员尽快提高业务技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加速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解决了技术人才压力,也探索出了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有效提升了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技能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实力和产业发展大局。目前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从企业层面解决自身问题,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在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培养服务外包中低端人才的过程中承担着主力军的作用。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分析高职院校在培养BPO人才中的优势,提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积极推进深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技工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培养“双师型”师资,开发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建设“一体化”教学中心,提高学生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好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面向企业生产技术一线的岗位群或技能性领域,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使高职教育实现了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质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以订单培养为论述点,从如何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不断缩短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形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制度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索、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ITO人才的岗位要求的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中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培养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ITO人才的原则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提升就业质量的核心。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齐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要改革毕业综合实践活动,保障学生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问的无缝对接;要落实好“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所有制因素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构建间接融资所有制因素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存在与不存在所有制差别的情况,并对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强调了广泛存在于现行投融资体制中的所有制歧视现象.针对所有制歧视,文章提出的对策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存量改革以及增量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公共管理制度体系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组成,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的特征与功能。现阶段,应高度重视我国公共管理正式约束的创新作用,特别是正式约束的形成机制;应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变革创新,使之与正式制度变迁相互协调。完善有效的实施机制是制度创新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关系理论,对建筑业企业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范畴内与"建筑劳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建筑业劳务用工关系的三维模型,认为在关键时期处理好与关键群体"建筑劳务"的关系问题是建筑业企业绩效获得以及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进入打破行业垄断的关键时期,电价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调节杠杆,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省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多种多样,这不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本文对多种上网电价的成因及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电价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文章在分析当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思考,以示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发展位"理论为分析当前农民流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发展位来看,农民流动与环境之间存在双重变奏。"发展位势差"是农民流动生成的重要动力。农民流动遵循"限制性规律"、"竞争性规律"、"共生性规律"的发展位规律。当前农民流动发展位包括"基本发展位"、"理想发展位"、"优势发展位"和"关键发展位"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