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2.
虚拟企业是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广泛利用以Internet 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合作协议、外包、战略联盟、特许经营或许可甚至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所构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一、虚拟企业的涵义及特点(一)虚拟企业的涵义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网络组织。它是美国企业在全面学习日本制造企业全面质量管理(T Q C)、精益生产、及时制造(J I T)等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而创新出来的一种组织模式。虚拟企业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它跨越了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用信息流连接整条生产价值链建立动态联盟,参加合作的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的组合突破了自有资源的限制,整个虚拟企业组织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  相似文献   

4.
高薇 《辽宁经济》2005,(10):71-71
动态联盟是合作竞争的重要组织形式,是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包括供应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在内的价值创造系统.它以计算机通讯网络为主要的联系手段,以为顾客创造价值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根本目的.这个价值创造系统将各联盟伙伴的核心资源联结为一体,通过结合合作伙伴的互补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共同创造价值、共享价值、共担风险和共同进步,体现了合作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虚拟企业的涵义及特征 所谓虚拟企业,就是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以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以成员企业的合作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动态联盟。 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组织结构的虚拟化。虚拟企业的生产虽然与传统企业一样,包含了原料供给、生产、物流、销售,以至研发、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联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联盟是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由供应链成员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看,供应链联盟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供应链联盟可以降低总的交易成本;根据不确定性经济学理论,供应链联盟也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此外,供应链联盟有助于建立长期连续博弈的信任机制,避免短期合作的非理性博弈结果,以取得双赢的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7.
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企业的主要组织与管理模式之一,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典管理模式,虚拟企业应注重横向管理和企业间合作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形式,而它要实现这种合作从而实现正常运行,必须使各个成员企业具有互补的核心能力并在各成员企业之间形成完善的信息、知识、物流及契约网络。  相似文献   

8.
汪娟 《科技和产业》2005,5(8):42-44,55
现代企业必须要强化自身竞争能力才能持续发展下去,企业强化自身竞争能力的途径有两种:外部联盟和内部创新。在外部联盟中,虚拟企业与战略联盟作为两种企业深度合作形式,将成为商业界的新的发展趋势。那么这两种创新的组织形态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内涵,对虚拟企业与战略联盟的异同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虚拟企业的组织合作形式不断增多,组织间虚拟界面的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虚拟模式的出现使知识得以快速传递和扩散,企业获取发展所需的知识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成为虚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通过虚拟企业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知识集成、知识传递、知识存储和知识检索的技术平台,充分共享知识。  相似文献   

10.
陆杉  高阳 《特区经济》2005,(12):159-16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形式,以适应变革时代的需求。虚拟企业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拓展空间。因此有人称之为“正酝酿着的一次新  相似文献   

11.
虚拟企业与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企业是与实体企业相对应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实体企业是指企业拥有在经营中所需要的所有功能,主要优点是便于大规模地组织生产,主要缺点是市场的应变能力差。虚拟企业是企业仅拥有少部分经营功能,而将大部分所需要的经营功能虚拟化,通过与别的企业进行合作以弥补其功能的不足,因此虚拟企业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完成经营的全过程。虚拟企业最大的优点是有极强的市场应奕能力,随着知识经济逐渐代替工业经济,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由同质、同期、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突出个性化,市场对企业的应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虚拟企业也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逐渐替代实体企业。  相似文献   

12.
刍议信息时代企业组织形态的演进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组织进化理论,建立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标准.虚拟企业是企业未来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向,这种趋向决定了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结构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13.
韩晶 《开放导报》2003,(9):45-45,47
虚拟企业,是指一些独立的厂商,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虚拟企业突破了有形界限,只保留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它功能虚拟化,必要时,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部资源进行弥补,目的在于以最大效率发挥企业有限资源,并以最快速度响应市场需求.虚拟企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存在,但在我国虚拟企业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4.
虚拟企业产生的微观机理及有效运作边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组织形式。本文在对虚拟企业理论给予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借鉴交易费用理论中对企业性质和边界问题的研究思路,建立相关模型,系统分析了虚拟企业产生的微观机理及有效运作边界。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虚拟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于一定的交易专用性区间内交易虚拟化带来的交易实现成本的降低,同时,以交易专用性为自变量,相比较于市场和企业两种组织形式,交易虚拟化带来的交易物生产成本和转移成本的变化决定了虚拟企业的有效运作边界。  相似文献   

15.
<正> 当代跨国企业的经营活动,已突破了直接投资、收购当地企业,独资或合资经营这些传统模式,而较多地转向合作经营、协议合同、战略联盟这些新的形式。了解当代跨国企业这些新的经营活动及其特点,对指导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方针及开拓思路不无帮助。 新的经营活动之一——合作合同商定。跨国企业向海外协议方企业可以提供资源、技术、专门知识或技能,商标或牌号、也可为海外厂商提供产品或企业形象的设计,以获得海外经营权、节省建立自己销售网络、附属机构、生产分厂与开拓市场中的投资费用。合作合同商定也可进一步细分成许可证转让,专有权转让和分包合同三种。这三种合同协议的特点都是利用海外协议方的存在为跨  相似文献   

16.
虚拟企业的组织特点从运行机制来看,虚拟企业至少可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虚拟企业的"内核",二是虚拟企业的中间外层,三是虚拟企业的松散外层。"内核"是一个或几个具有灵捷特性的企业。"内核"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所选择的实体聚合成动态的项目组织——虚拟企业。"内核"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经济组织面临着实行比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制度安排的桃战。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同时具有市场灵活性和能使企业以较低交易成本配置资源的经济组织,它与现代市场环境及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它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影响较大的有:战略联盟、分包制、虚拟企业、企业群落等等,它们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港口航运业逐渐呈现了外部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外部一体化是指港口航运企业竞争对手之间或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不回避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的合作与联盟.港口航运业外部一体化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箱运输,为用户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增强合作各方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地区大型港口企业战略联盟实现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 《港口经济》2005,(4):26-27
当前,信息技术对社会资源配置、企业运营和竞争方式产生着重大影响,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对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港口企业也不例外.港口企业联盟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空箱运输,为用户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增强联盟各方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压力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型港口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针对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即青岛港、大连港、天津港的联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虚拟企业(vinual enterPrise)又称“虚拟公司”或“影子公司”.它是一种由多家独立公司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的各成员企业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