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考核指标。文章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商科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开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开发竞赛型实践教学项目、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商科类专业提升实践教学成效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调研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对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分析,找出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初始指标体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复合型管理人才,这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管理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课程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3个方面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这两种模式,并分析了上述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获得发展,必须拥有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科研队伍.科研人才是团队的基础,而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人才,要通过科研团队建设实现.围绕不同学院的人才进行组队,通过技术攻关,实现深层次的科研课题研究.本文通过介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重点建设教学平台、不同学科组合、搭建团队人才梯队、重视横向课题研究、实行激励奖惩制度和加强团队内部沟通等途径进行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继而引入"虚拟项目"概念,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对"虚拟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着重对其中的学科专业交叉合作的"虚拟项目"实施中的设计、团队组织和运作管理问题,面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中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实践环节改革等问题,以及作为技术支持的高校实践社区构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梁小草 《广西经济》2023,(1):124-128
RCEP的签署有利于加快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样也为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也处于发展阶段。文章主要从国际合作方式、国际课程建设、国际师资团队建设这三方面阐述了广西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并指出目前广西应用型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合作模式较为单一、课程和师资团队建设有待改善等问题。文章提出广西应用型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应该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的方向、精准定位;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模式;并通过整合一体化国际课程建设以及加快国内外教师团队合作的手段来实现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图像叙事视角下,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准滴灌研究,从理论上研究思政课教学的规律性、长效性和系统性。同时,全面梳理总结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滴灌的问题,提出思政课教学精准滴灌实施路径,从实践上推动大学生坚定信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包括公众—政府、政府—高校、高校—项目组等委托代理关系。由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代理人问题,高校重申报轻建设,履行好代理职责的动机较弱,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基于监督成本考量,重评审轻监督。文章运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项目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本科高等教育项目的管理进行治理机制的探索,力求为思考项目管理问题提供另一个视角,进而提高"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管理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任立华 《理论观察》2010,(4):142-143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教学实践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教学新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团队构成结构单一,管理方案陈腐,在这种环境下,建设高校辅导员研究型团队迫在眉睫。本文对构建高校辅导员研究型团队的意义及其建设中的一些思考,结合技术应用型高校创建研究型辅导员团队的优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和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实践教学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论文阐述了独立学院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归纳了独立学院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在观念上、资金和硬件上、管理体系上、师资队伍上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实践教学的管理,必须从各方面着手,全方位地抓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使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成为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过硬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应用型本科泰州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高校社科联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应起到的作用;其次,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发挥的作用是源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最后,通过结合泰州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有关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房元辉 《魅力中国》2011,(21):54-55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迫切任务。本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内涵基础之上,试从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思想、原则和体系创新的角度出发,构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和打造一支水平高、素质强的师资队伍就成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性因素。结合铜仁学院实际,探析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陈超 《中国城市经济》2011,(29):193-194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艺术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许多综合性应用型院校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纷纷增设和开办艺术设计类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00多所本科院校中,已有600多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并且从2009福建省年闽江学院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实践大学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闽台高校‘分段对接’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闽江学院海峡学院,经过三年时间现在福建省的"闽台高校‘分段对接’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已扩展到本科院校5所、高职院校16所,其中开办了艺术类专业或相似专业的本科院校有4所、高职院校有6所,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探索和研究一条有效地、具针对性地,适合于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应用型本科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道路和方法,将有利于该项目的正常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一方面,部分研究人员套用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有部分学者沿用了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地方能力的评价方法。这两类评价方法都忽略了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些本质特征,评价结果往往缺乏指导性。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抽取了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些本质特征,用5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以苏北6个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测算2013~2017年6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并进一步对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西安思源学院ERP实训中心为例,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ERP实训中心的建设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并指出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共建-g.ijil室。  相似文献   

19.
专业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是高等院校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徐州工程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统地方本科高校从扩大招生规模向重新确定办学定位的应用型转型,教学秘书的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通过分析外语教学涉及的专业和公共两个维度以及教学秘书相关工作事项,讨论地方应用型高校外语院系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以此为基础,从提升沟通能力、提高外语专业水准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几方面,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以期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外语院系教学秘书工作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