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农村劳动力迁移量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本文从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分布和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影响两方面对此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受到歧视,一般在城市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扩大了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FDI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传导机制,并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人力资本较低阶段,FDI会拉动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在中等人力资本阶段,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显著影响,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则有负影响;在高人力资本阶段,FDI会显著拉动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并抑制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3.
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人力资本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林 《开发研究》2005,(3):29-31
随着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关键,西部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相对于东部地区,质量低下、积累能力弱、市场文化特征弱,不利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率、流动收益、职业稳定性的提高和流动后的就业选择,成为影响他们向发达地区和高级产业转移的巨大障碍。本文结合近年来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因素对其流动过程的影响,为从提高西部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入手解决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多在非正规部门工作,造成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就业质量不高。在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外在因素逐渐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之后,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因素将成为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实际数据分析显示健康投资、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影响了转移农牧区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不同途径的人力资本投资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婚姻市场的教育分层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翠枝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127-130
在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女性的劳动力供给表现出"非理性"现象:在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却不降反升.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和分层趋势,说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但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收益,在婚姻市场上也有收益.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在劳动力市场的收益率下降,但只要这一投资行为在婚姻市场的收益率上升足以弥补这种损失,女性增加其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正逐步完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已经证实的是,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定会给女性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并非一定能给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近年来对中国大陆女性就业的研究也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本文拟从相关  相似文献   

7.
何晓波 《山东经济》2011,27(2):124-131
本文使用CHIP(2002)的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控制了收入差距、移民个人特征、家庭和户主特征、村庄特征和县虚拟变量的情况下,利用"农业税费改革"和"村庄管理政策导向"为"本地非农就业比例"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在其他条件恒定时,本地非农就业比例每上升1%,家庭移民比例就会上升10%左右。这一结果表明,鼓励非农经济发展、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对促进乡城移民、提高移民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体系正经历一个重建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取向表现为:对政治理解的多元化、出现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对经济利益追求意识的显化、但方式方法上存在不择手段和非法性;重新解释以往集体主义概念、但忽视国家或集体的利益;教育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但仍缺乏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意识等。如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结合农村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重建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体系,创建一个理性的主导价值取向就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鹏凌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5,(10):14-16,28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劳动力在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中形成了以“民工潮”为典型特征的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基本流向是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流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是已外出农村劳动力主要的就业部门,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在实现就业地域改变的同时绝大部分人也实现了工作性质的转变。经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跨地区流入人口的数量受到各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和劳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十分显著。正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现实,实现管理制度创新,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和限制,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管理的基本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中国城乡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概括为人力资本型分割和户籍型分割,分析了在分割的市场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并构造了以劳动力流动率为因变量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全面地解释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城镇部门和农村部门的人均土地占有量、前期的城乡劳动力比以及以工资率为中介的两部门相关变量.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不支持通过提高城乡工资率差来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可行的措施应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土地城镇化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