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戴丹苗 《魅力中国》2011,(20):93-93
本文介绍了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及金融体系。首先结合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历史、现状及趋势,研究了日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演变过程、演变特点及改革过程的得与失。然后讨论了日本的养老基金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与国家投融资的关系及其自身的保值增值与返还回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孕育和创立过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发展,论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意义。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马恩的提出、列宁的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化的历史演变,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完善、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当前,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不仅要体现人文关怀,还要从根本上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玉珍 《科技和产业》2008,8(10):93-94,98
成本会计的发展体现了管理思想演变的内在要求。成本会计在不断借鉴、吸收最新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同时,其理论与实务也在不断创新。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演变过程的研究,以提高成本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特点是:以公平与效率作为研究的核心,理论内容扩大并系统化,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其理论成就表现在:以税收作为再分配的工具来实现社会保障,为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把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社会保障法制化提供了思想指导。研究其演变、特点和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并避免失误的捷径之一。本文通过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汇总和梳理,将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划分为6个阶段,试图构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6.
上海养老保险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冯园园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60-163
文章以社会转型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保、镇保、农保、综保中的养老保险进行一体化研究,对四种保险政策进行比较分析。预测社会结构转型进程中上海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上海社会保险体系的整合之路即重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依据和分类标准;创新四种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机制,建立统一的政策平台;城乡社会保障整合的过程中重塑和强化优良的传统保障。  相似文献   

7.
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活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金融中介理论学说的演变,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学说.从金融功能观和金融交易的效率作用方面演绎了金融结构和市场体系的变迁,这种分析研究对于推进金融结构和体系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试图从理论逻辑上分析介绍这种新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并结合我国的金融改革实践,做出相关评述。  相似文献   

8.
杜帅 《特区经济》2023,(1):145-148
马克思以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社会整体性为视角对城乡融合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城乡融合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应从社会全局高度对其进行把握。同时,他透过唯物史观对城乡融合实现路径进行了科学探索,形成了完备的方法论体系。新时代,我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期,马克思城乡融合思想对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金融思想有一个道德演变过程,其金融核心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金融学习论和风险论。文章从“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和“三个有利于”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刻的价值分析,并指出其对中国执政经济具有重大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文颖 《魅力中国》2013,(23):45-45,47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基本理论框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分工理论为出发点,遥步分析出人类社会最终必然走向自由的发展演进过程。在当下,对马克思分工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对正确认识和把握分工理论意义重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论述。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