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谈产权激励与国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基本单元是企业,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企业的技术创新除了自身的内生动力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外在的创新激励制度的安排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激励的分析,提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产权不清及创新成果分享不公,围绕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风险投资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转移、分散并降低技术创新风险,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风险投资能形成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因而风险投资具有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制度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技术创新制度是促使农业技术供给与技术需要有效达成均衡的组织、规则及其实施机制,面对农业技术需求的新特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制度存在技术供给的激励结合不合理,技术供求均衡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农业技术进步。为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制度的功能,应从以下方面优化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制度:1、建立农业研究与推广的企业化系统。2、完善农业研究与推广的政府系统。3、以技术市场作为技术供求均衡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技术产权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非常深远和广泛,著名经济学家诺思曾指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因此。技术创新需要制度创新,在存在技术创新产权需求的社会里,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人类行为的两个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获得是技术创新的诱导因素、社会影响因素及高新区自身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努力消除高新区制度创新与体制外的摩擦,创设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进一步完善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激励经营者和技术创新者实质上是对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进行激励。因为人力资本是能动性资本,具有与其所有者天然不可分的产权特征。有的学者将企业的这些核心人才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称为“核心人力资本”。西方现代企业在产权变革和治理机制方面非常重视对这类核心人力资本的安排,把对核心人力资本的激励置于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于是现代企业就成为“激励性契约”的组合。换言之,建立有效的核心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企业核心人力资本激励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要以物质…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新经济”看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经济”的实质在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构建和运作,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变革,以此为借鉴,我国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必须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科技,教育墩 中介机构作为创新系统的重要要素,把产业创新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断实施制度创新以构造一个有效人创新激励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型人才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起着主体作用.如何对他们进行激励正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手段缺乏针对性,绩效期望值过高.激励方式不当,影响了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科研创新效率。企业的管理者要根据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建立系统化的激励制度和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营造鼓励自由创新的氛围,满足技术创新型人才多层次的需要.从而激发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的外溢性是政府介入的基点,对技术创新进行税收扶持,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进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度、企业所得税制度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具体的优惠政策也不能充分发挥效果。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扶持的思路:提升科技税收的法律层次,实现增值税的有限转型,优化所得税制度,建立扶持风险投资的政策体系及税式支出制度。  相似文献   

10.
蔡承彬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9-21
技术创新是国际竞争中主导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必需从政府采购制度、税收优惠政策、财政公共投资、财政补贴与合作等角度,做出现阶段激励技术创新的财政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当务之急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协调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金融支持;加快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扎扎实实地抓好一批优势产业和项目。  相似文献   

12.
计件工资作为一种与员工绩效联系最紧密的薪酬支付形式,曾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激励制度安排。可是,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经验研究都表明,这种薪酬形式在实践中并没有被普遍地采用。对于这一矛盾现象,新古典经济学由于缺乏企业组织与制度分析自然是视而不见。新制度经济学虽然给予了较广泛的分析,但是仍不够深入和系统化。本文在梳理和借鉴现代制度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践来对此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杜伟 《开发研究》2002,(3):12-14
有效的政策安排对住宅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在我国当前住宅产业科技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更应该强化政府政策安排对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导向和支持。本文在对强化住宅产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推动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玺 《发展》2000,(10):10-10
所谓技术创新政策,就是一国政府为了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总称。它是以科学技术成果从科学技术的生产部门向产业部门转移乃至经历市场检验的过程为作用对象的公共政策,主要处理由科学技术成果的流动而形成的科学技术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技术创新政策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制度安排,从而使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中面临较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激励更多的创新,促进技术变迁和经济增长。      一、财政政策与技术创新   政府用于促进技术创新的…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匹配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依靠制度创新组织和强化技术与人才、成果、资金、市场、劳力、管理和经营等要素整合集成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对制度创新的必然依附关系,阐明了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探讨了产权制度创新、人事和激励制度创新、分配制度和管理结构创新、技术保障制度创新等方面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和影响。建设性地提出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匹配能对企业创新能力起到“互动式”的提升作用,以及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两个创新”“乘积”关系船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健 《特区经济》2008,(5):301-302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并与制度创新的作用相对比,得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结论。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未能成为我国企业有效推动力的原因,提出了我国企业突破技术创新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耀文 《山东经济》2008,24(5):62-67
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约束的本源,是创新收益的风险特征。所谓技术创新,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是指与新产品、新工艺等新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有关的整体商业活动。本文基于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进一步理解,采用双向道德风险模型,就技术创新的企业投资行为,给出以下主要结论:企业技术创新强调的是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商业化应用,而创新项目投资的企业财务安排必须充分考虑技术创新激励兼容和风险规避的特定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技术产权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利是人们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和主要诱因,人们创新的积极性与创新收益的大小密切相关,而创新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与创新成果之间的产权关系。所以,有关创新主体与创新成果之间关系的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主体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产权制度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制度,建立具有排他性、收入独享性、可自由转让性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保障经济增长的基础.制度变迁是一种制度创新过程,有效的组织在制度创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种能提供对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绿色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特征及投入成本高、收益外溢等特点造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政府作为建设现代经济的倡导者、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政府的激励能有效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但是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时,要考虑经济环境、企业实力等多种因素,以便发挥较好的政府激励效应,更有效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