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行长此番言论明确排除了人民币一次性贬值的可能。针对近期人民币汇率市场空头盛行,恐慌情绪升级,春节期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通过媒体专访形式传达了央行对待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看法。在笔者看来,重点信息包括:人民币不会采取一次性贬值;资本管制不会增强;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国际化会持续推进,但会更注重改革时机的选择;以及加大沟通等。毫无疑问,央行加大与市场沟通,对于缓解恐慌,降  相似文献   

2.
宏皓 《中国经贸》2012,(21):76-76
今年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0.88%的贬值幅度创下了自1994年以来最大值.这基本宣告人民币对美元的趋势只有"升值"两个字的时代结束.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资本流出的现象不排除未来会有加大的可能. 根据货币区总财富理论、购买力平价、汇兑心理学、汇率目标区理论,均表明人民币已经不再被低估.以往西方让中国人民币升值的两大理由有所变化,实际上人民币升值的基础已不存在.由于欧债危机引起的外部需求萎缩,使中国出口遭受严峻考验,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内需都需要假以时日,短期内经济增速回落已不是悬念.  相似文献   

3.
前沿政策     
《天津经济》2012,(7):82-83
二季度人民币贬值0.88%创自1994年来最大值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分析》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0.88%的贬值幅度创下了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值。从外部来看,欧洲经济一片颓势,但由于美国经济表现较好,国际避险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本土,使美元一直保持在高位。不过,影响人民币对美元走势的最大因素还是在国内。今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4.
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中国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较大。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一旦形成趋势,可能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加剧产业空心化,导致产业转移受阻,带来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妨碍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拦路虎。未来有必要通过非对称资本流动管理、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及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环境等措施,促进资本流动趋向平衡,使人民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幅下跌,累计贬值幅度达3%左右。人民币的大幅波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宏观基本面、国际资本流动、非市场因素的影响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动因,并结合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境内外利率变化趋势对人民币未来的走势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市场分析、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分析》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0.88%的贬值幅度创下了自1994年以来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一波突如其来的下跌,令人民币的走势变得迷雾重重。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跌,一度逼近2%的“跌停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暴跌令人咋舌,伴随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股市也在同期出现盘中大幅下挫。这些都引发各方担忧:人民币是否就此进入了贬值周期?对股市等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罕见暴跌人民币贬值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14年9月底走到了阶段性高点6.1左右后,走上持续贬  相似文献   

8.
2015年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并在2015年末维持在约6.15的水平。从1月16日至29日的10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市场价已接近每日交易区间下限。人民币如此大幅震荡并非首次(2014年初和2014年末人民币曾出现类似波动),但此次行情引发市场猜测人民币会否转入贬值通道。投资者猜测央行会否在近期会扩大交易区间或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讲,当前人民币并没有贬值的道理:按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按市场供需变化,今年我国外汇储备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人民币也没有贬值的理由.另外,我国货币和资本市场尚未对外开放,因外部投机力量冲击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不存在;而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不断强化了对金融机构的整顿和规范,从内部出现金融危机而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更小.在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为稳定快速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利率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缩小,这一切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  相似文献   

10.
回顾过去"人民币汇改"、"钱慌"等一幕幕,真正的资本项目开放恐怕是奢望。最近中国宏观管理当局表态,要积极推进人民币项目自由兑换,这是好消息么?一方面,作为寻常百姓,我希望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这样的话,我可以购买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可以把资产分散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发达国家的百姓有这个权利,为什么中国百姓不  相似文献   

11.
当央行试图阻止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国内货币紧缩就将重新抬头。现在就是。前不久,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担忧和短暂的货币投放。人民币开始贬值,对美元汇率一度从6.12附近,贬值到6.20附近。央行不愿看到人民币贬值,于是开始干预。明手是以人民币中间价升值引导市场,暗手则是收紧货币。  相似文献   

12.
一、严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近年来要求将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刺激出口的呼声一直很高。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换5.8元人民币贬值为8.7元人民币,贬值40%,在当时社会上通货膨胀预期甚高的情况下,似不过分。但是马上就导致了东北大米出口的增加和南方停止进口粮食转向北方购买。人民币汇率贬值,对我国粮价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最近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市场猜测这是央行主动引导的结果。其实,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一般而言,大致这样几条。其一,因为外国人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从而撤出在中国的投机或投资资本;其二,国际收支平衡出现逆差,至少是贸易逆差预期出现;其三,央行有意干预。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亚洲金融风暴所引致的中国周边国家的货币纷纷贬值,以及众多外商基于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而纷纷采取措施(如减少美元债务,增加人民币借款,采用美元进行报价和结算等等),致使国内各界普遍要求人民币贬值的呼声很高,认为适度贬值利大于弊,从而给决策部门造成很大压力。我们认为,人民币是贬值还是不贬值,虽然各有利弊,但从总体考虑,当前人民币不应该采取贬值政策,主要根据如下:第一,外债方面的因素。到1997年年底,我国国家外债余额达1309亿美元,其中长期债务占86.1%,短期债务占13.9%。如果人民币贬值,将大大增加我国的外债偿还负担。也就是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每贬值1元,就多增加外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重点讨论两个问题:其一,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是否会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拒绝人民币贬值?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汇率政策通常只服务于出口而不会服务于货币国际化。其二,汇率贬值会如何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文章认为汇率贬值总体上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也会给一部分业务带来发展机遇。最后,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文章建议我国应该利用国际收支的资产方业务构建新的人民币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拐点在今年一季度形成,行走了八年多的人民币升值就此打住。人民币在一番小幅贬值之后,又开始了原地踏步,按官方的解释是接下来双向波动,有可能继续贬值、也有可能升值创出新高,4月份人民币对各主要货币品种呈漂浮状,这个拐点与其说是走势的拐点,倒不如说是调控手段上的拐点,说是无形之手,客气了,从来就没有无形的手,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相似文献   

17.
几项金融数据同现负增长,显示出短期国际资本流出中国迹象明显。究其原因,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导致发达国家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固然重要,但海外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同样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以来,在欧美制裁和油价暴跌的影响下,卢布出现大幅贬值。然而剖析卢布贬值的深层次原因还要从俄罗斯经济内部运行规律着手,畸形的经济结构才是造成俄罗斯目前经济下滑、卢布贬值的重要内因。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也是抵御外部风险、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此外,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高度外部依赖的经济体,不应采取激进的资本项目开放措施,在危机时期,最直接和有效预防汇率贬值的办法就是实行资本管制,以此作为挡住资金外逃的最后一道阀门。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条件日渐成熟,但以往关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均没有考虑到这一重大外部环境变化对汇率变动经济效应的影响。文章基于一个中国经济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并加入价格粘性模块和资本账户模块,分析了在资本账户开放与否两类大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为有利;而在资本账户管制的条件下,人民币贬值的影响相对有利。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条件日渐成熟,但以往关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均没有考虑到这一重大外部环境变化对汇率变动经济效应的影响。文章基于一个中国经济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并加入价格粘性模块和资本账户模块,分析了在资本账户开放与否两类大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为有利;而在资本账户管制的条件下,人民币贬值的影响相对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