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装备制造业应与节能环保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产业集群对接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14,(13):35-37
浙江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节能环保产业增速将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到2017年产值规模有望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重点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业、环保技术装备制造业、 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六大领域。  相似文献   

3.
《中国招标》2017,(43):46-46
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环保装备制造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对话金堂     
《中国西部》2014,(42):14-17
<正>INTERLOCUTION《中国西部》: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已被纳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金堂县作为四川省新型工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是如何应对战略要求的?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金城:截至目前,位于我县的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共引进包括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德国西门子、光大集团、北京建龙集团、杭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采取4项措施促进节能环保低碳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技术、装备、产品、服务发展,培育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市场,增强国内企业竞争力。这4项措施包括:一是围绕“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口标和任务.加强规划研究和指导,完善技术装备和产品标准体系;以技术为主线,发展一批需要研发、应用和推广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6.
饶霞飞 《新财经》2013,(10):92-93
目前,国内市场余热回收率达30%~50%,余热回收利用基本上不到20%,在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则达到50%的利用率。中国余热发电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10年中将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备受关注的余热回收又迎来新利好。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将余热余压利用装备制造放在了重点发展的节能领域,这为余热利用装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规划中提到将在节能减排领域投资超2万亿元,给余热余压等相关节能环保产业再次注入一针‘兴奋剂’。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国家关于科学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保等产业政策,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度影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编制了《橡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现将纲要的相关政策支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长江以及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比之下,北京市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在规模和产业集聚等方面还略有差距。总体来看北京节能环保装备产业还处于形成初期,规模较小,企业体量普遍偏小,大多集中在中关村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和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等区域,但发展迅速。2009年,北京市节能环保装备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占北京市装备工业总收入的7.84%。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七里河地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建设的装备制造业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地处西北的七里河装备制造业陷入亏损破产境地.国家实施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装备制造业战略是七里河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振兴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丁芃 《新财经》2008,(6):92-93
在节能环保呼声不断高涨的中国,环保汽车却在中国遭遇冷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工业互联网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阐述:首先,工业互联网构建了企业与用户无缝对接的平台,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其次,工业互联网提高企业生产效能,优化生产流程,创新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企业高效化转型。再次,工业互联网在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得到应用,有效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助力制造业企业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和专利成果在新时代扮演着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璀璨的明珠,历来受到业内极大的重视。将专利分析指标引入PEST分析模型中,从P、E、S、T四个层面分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研究结论表明,构建的PEST模型中的各个指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增强了客观性,可以从宏观上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有效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赞  张欠 《科技和产业》2022,22(3):120-127
运用SCP范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纯电动市场集中度、政策性进入壁垒以及产品的功能和技术创新差异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以至产业内价格恶性竞争行为频频出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面临难以开辟新市场的困境,并且内部资源配置低效率开始显现。最后,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使用统计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以2000—2019年CSSCI数据库的609篇装备制造业文献作为对象,从年度、期刊、作者与机构概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研究分布特征,根据高共被引文献归纳提炼了装备制造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研究范围、深度、层次3个方面归纳了装备制造业研究热点演化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来装备制造业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已形成稳定的期刊群,研究机构与作者多集中在具有军工背景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的北方省市院校;理论基础为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网络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创新网络及其结构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关系等对装备制造业演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范围、深度、层次随实践发展呈现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环保等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现代生物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是当今国际科技竞争焦点,发达国家牢牢占据国际生物科技最前沿,中国已在医药、制造、农业等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但生物技术产业大而不强,整体水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通过比较、举例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山东的产业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剖析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问题,并从政策激励力度、融通现代生物技术创新链条、构建高效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企业、用户和研发机构形成的互联协同是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用户和研发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参与方协同策略的演化特征,探究协同智造的经济可行性及引导协同智造形成的产业组织原理。研究表明:新能源装备制造商通过整合社会智能制造资源提升产业智能制造协同度,对于智能制造体系向完全协同演化具有积极作用;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在应用中的成熟性影响协同智造的形成;智造化转型初期,政府提供适当的扶持政策是帮助制造商在智能制造技术不成熟时期协同演化平稳过渡的有效手段。根据研究结论提出3个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协同情景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为促进产业协同体系的形成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论证专利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文章选择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五个高新技术产业专利发展及主营收入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因果关系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和五大产业的发展均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但只有航空航天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两个产业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最后提出增强专利对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晓飞  周云  赵鋆泽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83-188
为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申请地域与技术领域等角度对我国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做了相关分析,总结并展望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路线。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飞速增长,虽然气化、热解、液化等子技术发展不均,但都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为更好实现技术与产业的对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的特性具有新的变化。选取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能源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能源强度存在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西北地区能源强度较高,东南地区能源强度较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外开放程度与能源强度成负相关关系,对能源强度的降低有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能源价格与能源强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