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师倩  阮国杰 《科技和产业》2024,24(1):247-251
常规方法进行公共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时易出现信息提取不准确、数据分析存在误差等情况。基于激光扫描技术激光测距数据设计一种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市一公共建筑物的三维信息进行提取。将数据进行获取和预处理,按要求获得点云数据,根据获取的外业点云数据开展对扫描点云数据的预处理。此操作后基于激光测距数据获取建筑物边缘轮廓信息,采用Carmy算子来检测边缘并通过形态学标记,对上述检测到的边缘信息二值图像连通区域一一标记,并基于激光扫描得到的像素点计算边缘矩形尺寸。最后经过三维激光扫描和双向投影后,依据激光采样点提取建筑物三维信息。经实例分析后,对提取的数据信息与实际信息进行比较,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激光测量的误差,提高公共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维模型是物体的三维多边形表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医疗、影视、建筑、地球科学等各个领域。传统的三维建模方式更多的是利用常用的建模软件来实现模型重建,存在建模效率低,建模效果不稳定等不足。由此催生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它能高效率、大面积、均匀的快速获取对象的表面空间三维信息,将其保存在所获得的点云数据之中。通过激光雷达获取海量的点云数据,从而更加高效的实现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构建。文章阐述了地面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基于获得的点云数据通过cyclone->geomagic->sketchup的技术路线完成对点云的预处理,建筑物的模型重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现代桥梁工程中高墩桥梁屡见不鲜,桥墩垂直度已成为评定桥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新疆某特大桥项目为依托,针对高墩垂直度检测结果实用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高墩垂直度进行非接触测量分析的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快速获取高墩结构全局点云信息,对桥墩点云进行拼接、降噪等预处理,采用编程算法实现了桥墩节段中心点和垂直度偏差的计算,并得到了垂直度偏差变化规律图.最后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高墩进行快速测量,能够获取桥墩中心轴线的三维空间线型,精确分析并定位最大偏差位置,显著提高垂直度测量结果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并为后续研究桥墩垂直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以吴山石佛院造像为例介绍了点云采集、点云数据处理、三维模型构建、纹理映射及成果图件制作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反求工程中散乱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自由曲面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点云切片从点云数据中提取截面轮廓数据并从截面数据中提取特征点,通过特征点两边数据的规律实现截面特征的识别.运用最小二乘的方法实现截面特征曲线的构建,在此基础上运用蒙皮技术完成自由曲面模型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杨辉 《科技和产业》2022,22(5):362-367
地质编录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传统的人工地质素描难以快速准确地反映隧道的地质状况。介绍一种从隧道三维点云数据自动提取隧道掌子面岩体结构面的方法。首先根据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原理,采用先球面投影两次后平面投影的方法将三维点云投影到平面上,并保持点云间的相对拓扑关系,然后采用Delaunay算法重建隧道三角面片表面模型,最后计算每个三角面片的产状和到扫描中心的距离,采用聚类算法识别和分类隧道开挖岩体的结构面,并用不同颜色显示。通过对干巴沟隧道扫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自动识别隧道结构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基本可以识别大部分岩体结构面。研究成果为隧道地质快速编录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铁路机制砂厂的建设地附近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地质灾害较容易发生,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还给安全运营带来极大的挑战。一种创新性的微动探测技术应用方案首次将微动探测技术引入机制砂厂建设工程,以便对拟建厂区进行详细的地质探测、全面的评估场地条件,并及时排查地质风险。同时,将微动探测成果与三维数据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对厂区地质情况的直观、准确展示。这一创新性方法克服了传统地质勘探手段的局限,使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更为高效、精确。基于此思路构建的三维数据平台能够真实还原厂区环境信息,提供地质灾害预警和数字化管理等服务的可能性,为相关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传统全站仪建模的局限性,提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模思路。通过选择同名特征点,分别测出其全站仪坐标及三维激光扫描仪坐标,经坐标系转换后,对同名点坐标对比分析,研究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建模精度,以及激光扫描仪建模的优点及其可能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城市概念的提出和倡导,三维化、虚拟化、实在化已经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地下建筑其具有明显的三维结构,对其进行的三维建模及管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金坛市某地下车库为例,利用3DMAX软件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并简要介绍了软件进行地下车库建模的方法。建模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点云数据,照片以及现场的施工平面图等数据资料,提高了建模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遥感影像与数字地形模型相结合,能够实现二维图像三维可视化,不仅能进一步获取地理要素与地形地貌信息,而且还能提高遥感图像的目视效果,为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自动解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文章探讨了基于ArcGIS平台、二维遥感影像的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流程,重点研究了利用ArcScene进行塔里木盆地三维遥感影像图制作的技术方法,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理学和生态学中的应用探索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钰栋  唐君辉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84-291
实际地质体具有信息量巨大、构造复杂等特点,目前工程尺度的地质建模技术普遍存在精度不高、“人机交互”过多等局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视化编程插件Dynamo、在Revit软件中对复杂地质体建立参数化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自编节点,实现对勘探孔点云数据的Kriging插值、生成NURBS地层曲面,进行曲面自行矫正,最后生成包含物理力学性质属性的参数化三维地质体模型。利用该方法,根据上海地区某住宅项目的勘察成果,建立符合真实地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勘察成果的数据转化为三维地质体BIM模型,对复杂地质也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且建模效率高于传统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利萍  蒋鑫  马跃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33-338
为提升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对仪表的识别检测能力,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仪表检测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以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传统卷积作为特征提取基本单元,有效降低网络参数.同时,针对不同尺寸的目标,采用反卷积多通道融合和多支路空洞卷积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网络对图像多尺度特征信息的获取,保证网络检测精度.通过实验表明,所提网络在目标检测精度以及效率上都有较大提升,并能较好地应用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仪表检测中,实现高效识别检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石油管材检测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石油管材实时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智能测厚系统。该系统以STM32为主控芯片,以TDC-GP22为采集芯片经过计算得到管道厚度,以I2C总线方式实现主从机通信,以HLK-RM04嵌入式模块实现与上位机应用软件的数据传输与采集功能,同时配合控制多个42步进电机与直流喷液电机实现运动、耦合、温湿度检测等功能,给出了硬件部分与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与传统的人工作业效率相比,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会  李德源  闫学文 《科技和产业》2020,20(11):217-220
利用无损检测手段确保石油管道安全高效地输送石油意义重大。X射线背散射成像系统凭借其单侧布置优势具有在管道内部进行缺陷检测的潜力。采用蒙特卡洛软件(Geant4)建立了管道内部X射线背散射成像系统模型,该系统由X射线管,可旋转准直器,可旋转探测器等部分组成,其采用飞点扫描方式。进一步研究了X射线管管电压、能谱和X射线笔形束束斑大小对检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壁的检测厚度有限,并非管电压越高检测厚度就越厚,对15 mm厚度以内的管壁检测,管电压适合采用300 kV;X射线管适合采用标准窄谱;束斑直径根据图像对比度成与直径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该系统能够有效的用于管道内部缺陷定位和识别,具有工业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单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钢板与混凝土板组合形式。通过对其进行仿真模拟结合静力试验,研究其裂缝发展模式和破坏形态,分析该模式组合板受弯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模式为弯剪混合破坏,在试验过程中,试件截面纵向应变沿组合板高度上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特征,且承载性能较好。可见该形式的组合板基本能满足使用需求,对实际工程组合板的选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龙  彭馨彦 《科技和产业》2020,20(10):234-238
针对番禺区光明大桥所处的气候环境与交通荷载及钢桥面铺装的特殊要求,提出双层高性能沥青混凝土GT10铺装方案。为适应钢桥面的变形,对铺装材料并进行特殊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合桥面板喷砂除锈和防腐工艺、环氧树脂粘结层施工、沥青混合料拌合与运输、摊铺与碾压等环节关键技术控制,详细介绍番禺区光明大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最终实现钢桥面铺装层结构的优良交验标准。  相似文献   

17.
姜秋耘 《科技和产业》2019,19(4):117-120
针对国内地铁运营安检现状,首次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系统的地铁安检模型。从智能检物、安检管理平台构建地铁运营智慧安检体系。以南京地铁人工智能安检试点测试为样本,在违禁品检出率、误报率限定阈值内,运用数据处理得到地铁运营安检评估核心指标。将人工智能识别结果与实际样本相结合,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系统的地铁安检模式预期成效,为地铁运营管理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