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燕 《新疆财经》2006,(4):76-80
基于控制权转移市场理论,本文以1999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啤酒花(600090)为例,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控制权转移并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绩效的改进,反而使收购方股东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进行“掏空”,即通过担保贷款、关联方交易等方式从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处获取了巨额财富。  相似文献   

2.
肖万 《南方经济》2012,30(2):50-61
 当公司再融资引起股权结构显著变动时,其必然会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竞争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资本市场会使公司股价发生相应波动。这种效应在股权高度集中公司更为明显,因为大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股权进而公司控制权变动传递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内部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本文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我国具有正的公告效应;但是,定向增发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不同其公告效应也不同:使得大股东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定向增发其AAR和CAR最大,控制权强化类定向增发居次,控制权弱化类最后。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传递出了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变动信号,彰显了大股东控制在上市公司中地位突出的治理角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市场微结构的视角,利用上市公司的高频分笔交易数据,以控制权转移事件中的目标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宣告日前目标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现象。本文的研究发现宣告日前后的买卖价差、交易量等指标显著提高,同时在宣告日前的事件窗口中,买卖价差与交易量之间显著正相关,证实了在控制权转移事件中,宣告日前确实存在着信息泄露。此外本文的研究表明不能以股价的上涨作为判断信息泄露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当公司再融资引起股权结构显著变动时,其必然会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竞争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资本市场会使公司股价发生相应波动.这种效应在股权高度集中公司更为明显,因为大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股权进而公司控制权变动传递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内部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本文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我国具有正的公告效应.但是,定向增发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不同其公告效应也不同:使大股东控制权转移类定向增发其AAR和CAR最大,控制权强化类定向增发居次,控制权弱化类最后.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传递出了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变动信号,彰显了大股东控制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5.
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谋求市场和技术,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特有的"蛇吞象"式海外并购事件为例,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方面来研究吉利并购沃尔沃能否提升公司价值:从市场反应发现其累积超常收益率并没有跑赢市场;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发现,盈利能力并不稳健,成长能力逐年减弱,风险水平比较高,长期来看将会使股东的财富受到损失。最后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对我国海外并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业企业控制权初始配置影响企业成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业企业而言,"成长与控制"往往是两难问题。引入外部资金导致的快速成长与保留控制权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虽然控制权对创业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的意义并不相同,但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优化,都会积极争取更多的控制权。控制权配置不仅对创业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的个人收益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价值。文章在对控制权的内涵、创业企业控制权的来源、作用及其配置和转移进行了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企业控制权初始配置对企业成长影响机理的研究框架。研究认为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是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创业投资者的监督约束行为和创业企业家的努力程度等中介变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年发生的317个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得到2008~2011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就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是否存在并购财务协同投资效率提高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瑞明 《南方经济》2007,11(6):61-72
本文在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框架下。利用一个模仿博弈模型,对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及其引发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现象给予一个完整解释。研究表明:在以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体制下,出于对政治控制权收益中相对位置的考虑.在信息约束与风险规避条件下.地方政府官员将采取模仿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方式最大化自身利益。而这种经济模仿发展战略必然导致产业同构的形成。这进一步引发地区企业在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互相争夺.地方保护主义与人为的市场分割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在随后的经验验证中。历史资料支持了上述逻辑。最后,本文指出:由于政府组织中对相对绩效的激励需要与政府主导型经济中道德风险的两难冲突,从短期看。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缓解这一冲突,但长期来看.产权改革和市场环境的维护才是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9.
提升企业价值是企业进行ESG实践的目标和根本动力。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实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并以市场竞争程度、机构投资者、媒体监督为切入点,分析外部压力对于企业ESG实践价值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实践初期会降低企业价值,从长期来看,ESG实践对企业价值存在正向的滞后作用。当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越大时,市场竞争可以显著提升ESG实践的价值效应,机构投资者和媒体监督会削弱ESG实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进一步说明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外部压力不能必然地转化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蒋冠宏 《世界经济研究》2020,(1):82-95,M0003,M0004
文章利用2004~2015年BVD(Zephyr)的并购事件研究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和国内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影响的差异。事件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公告日窗口两类并购都获得了非负异常收益率,且国内并购的异常收益率不低于跨国并购。第二,分跨国并购目标国来看,如果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则获得了非负异常收益率,且两类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如果并购发展中国家企业,则没有显著异常收益率,且不高于国内并购。第三,从细分行业来看,高新技术行业的跨国并购没有获得显著异常收益率,且不高于国内并购;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国内并购都获得了非负异常收益率,且不低于跨国并购。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检验了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对企业异常收益率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国内并购创造的市场价值明显高于跨国并购。因此,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国内并购做出了更加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林军 《南方经济》2002,151(4):39-41,77
在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控制权争夺有两个条件:第一,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第二,公司所有权所有者的转移对公司控制权的监督作用,公司控制权争夺主要有购并和代理权争夺两种方式。公司控制权争夺对社会资源利用,股东财富和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控制权争夺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洋  唐矛 《特区经济》2011,(2):141-142
本研究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沪深两市的72起重组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事件能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不同重组类型和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同对股东财富影响有显著差别,股权重组类和法人股占多数类的ST公司重组财富效应相比其它重组类型和股权结构的ST公司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协议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主要方式,然而协议收购的效率如何在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文章以2000年至2004年的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事件为样本,分别从会计收益和市场价值两个方面对协议收购的整体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协议收购整体效率较差,并且股权转让比例较低的协议收购效率低于股权转让比例较高的协议收购。  相似文献   

14.
常龙 《北方经济》2012,(12):6-7
近年来,我国资产价格变动幅度比较大,表现在股票价格的大涨大跌,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资产价格的变动势必影响居民持有的金融财富和房地产财富的变动,进而影响消费的变动。本文从资产价格角度,通过对股价和房价的财富效应的分析与考察,以此检验能否通过促进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发展来拉动消费。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负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终极产权的框架下,通过对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文章检验了公司大股东的激励效应与壁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适当集中,一方面具有提高公司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二者发生偏离,公司的价值下降。对国有公司而言,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对价值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家族公司而言,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却与价值显著受相关,二者的偏离程度越大,公司的价值就越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2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选定指标的综合得分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实证检验成长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与投资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长性与投资支出显著正相关,高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支出显著高于低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支出;控制权私有收益与投资支出显著正相关,控制权私有收益动机下,大股东会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但实证结果显示低成长性企业中,控制权私有收益与投资规模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由此衍生的控制权转移现象的日渐增多,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市场也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权转移能够改善公司治理和绩效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控制权市场是否能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于控制权市场是否能改善公司经营绩效进行研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操作的发展机制和制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995~2005年间发生的49起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外资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并购增加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财富。研究还发现,外资并购方式、外资是否控股以及目标公司与政府的关联程度对外资并购的财富效应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当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公司治理机制将会发生变动。本文以2004年标的为上市公司股权(标的属广东省)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交易案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并购主体产权性质的差异性,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角度与程度上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控制权转移将促进公司治理主要在弱化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三个方面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定向增发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股东作为定向增发认购对象,会利用其拥有的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实现财富向自身的转移,针对这一现象,文章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环境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