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目前,网络媒论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舆论方式.由于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更能反映民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所以网络舆论越来越被政府部门所重视.我国政府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探索科学有效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政府必须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应建立网络舆论监管常设机构;注重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加强网民自主自律道德伦理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崛起,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影响已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舆论发展现状,并通过分析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公众参与的主要平台的时代大背景下,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问政来提高行政效能和提升执政能力,扩大民众的参与度,建设效能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微博因其信息传播即时性、裂变性、草根化,以及舆论传播受"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特点,使之与传统网络媒介相比,有了自己独特所在,使政务微博成为各级政府网络问政的有力新渠道,它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公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波 《魅力中国》2014,(27):247-247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已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大众媒介,也成为普通群众参政议政、进行民意表达的重要信息平台。网络舆情日趋表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是我国传统的舆情引导方法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把新媒体的速度和传统媒体的精准有效结合,对于我国社会舆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尚彦镔 《魅力中国》2013,(11):324-324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能否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已成为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一、网络舆情的成因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事件,它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导火索,其性质往往决定着网上舆论的热度和影响力。2.社会心理,丰十会公众的不同心理趋向决定着同样一个事件可能引发的舆论强度,如当前社会中“仇富、仇官、仇警”等情绪较突出,一旦发生相关事件,就更容易引发网络关注。3.重点网站,其如果集中、突出报道某个事件,便会在极短时间内形成网上热点,对于形成主流舆论具有重要作用。4.传统媒体,相较于网络,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所以,传统媒体是否及时介入,介入后的报道力度或者言论倾向如何,对网络舆论走向具有重要影响。5.政府应对,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部分网络事件之所以会引发负面炒作,甚至从网上走到网下,与地方政府应对措施不当有着紧密关系。6.意见群体,以资深网民为主体的网上意见群体,是影响网上舆论热度或走向的重要因素,许多“意见领袖”的博客、论坛等对网络舆论的走向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7.网民参与,网民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网民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舆论形式。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已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在介绍网络舆论概念、特征、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是社会权利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技术的主体重塑功能,使得公民个人、新闻媒体和利益集团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成为与国家平等对话的网络舆论主体。网络舆论呈现出"一体两翼四肢"式的多主体关系,公民个人、党政部门、新闻媒体和利益集团等行动主体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分别通过权利、权力、影响和利益影响网络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加深,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成熟的、稳健的网络舆论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网络舆情时代,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地方政府应如何面对网络舆论,及时调整自身的定位和心态,积极地解决事件已成为地方政府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网民人数“爆炸式”增长,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正日渐成型。互联网的巨大发展,不仅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革命性的变化,而且也引发了诸如网络污染、网络区隔、网络沉溺、网络行为失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崛起的网络社会和日益严重的网络社会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网络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魏浩浩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15,(11):40-42,44
毋庸置疑,如今网络已占据人们的大部分生活,上网成了生活常态。或许对于一部分行业、一部分人来说,可以少吃一顿午饭,却忍受不了断网几小时。今天,人们获取讯息、相互交流、分享心情、表达诉求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不知不觉间,网络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平台,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和交互式网络电视等,都以极快的发展速度,成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强势媒体和重要舆论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率大幅提高,网络已成为舆论斗争的头号阵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舆论现状和特征,希望可以对网络舆论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微博平台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变革创新,给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在厘清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以微博为代表的Web2.0的基本属性,并结合中国部分高校的实践探索案例,提炼了基于微博平台建设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具体途径,紧跟技术潮流、注重师生参与、创新管理模式等举措对高校完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论的兴起和深入发展,给我国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能否及时正确回应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面对方兴未艾的网络舆论,政府如何回应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向度:以堵、截、断为特征的刚性管控和以因势利导、平等对话为导向的柔性治理.近些年的发展态势表明,对网络舆论的刚性管控陷入了难以缓解的现实困境.本文在分析当前政府回应网络舆论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通过提升政府官员的信息素养、科学构建网络舆论回应机制以及强化网络舆论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由此实现网络舆论回应从刚性管控到柔性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吕晋 《改革与开放》2011,(22):48-49
随着互联网、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风起云涌,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这种新生舆论场忽视不得,需要充分及时密切的权威声音在场,方能形成良性互动,此时的政府公关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之兼具了信息发布功能、舆论传播功能、社会动员功能,是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让网  相似文献   

16.
郭营峰 《魅力中国》2011,(17):139-13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集中地,人们借助网络所形成的舆论,在司法监督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网络舆论在司法监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司法公正产生冲突,因此我们要平衡两者的冲突,实现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在众多商家眼中依然扑朔迷离、如新大陆般吉凶未卜的电子商务,在弄潮儿电子信息企业眼中却早已是一块结结实实的“肥肉”了,为企业的电子商务进行服务,成为许多电子信息企业目光所在。在全球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在不远的将来,通过网络来叩开商店大门,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一美好的愿望将不再是梦想。电子商务已成为一场正在爆发的商业革命。在全球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剖析互联网特点、为群众路线开辟新平台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互联网为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包括网络舆情复杂化使党的舆论引导权面临挑战,群众对政府及公共部门的监督力度加大,互联网信息规范存在困难等;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创新的保障措施,包括提高网民素质、培育互联网道德、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一、网络舆论的内涵及其特点1.网络舆论的内涵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兴的舆论表达形式,在当代社会,已日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形式之一。对于网络舆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表达的具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且对相关事态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Web2.0时代最为流行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在公共领域内对于信息传播以及整合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微博能够成为一种工具手段,发挥传播实时信息、聚合公民意见的作用,形成网络舆论。微博问政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影响政府决策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以及在微博问政模式下政府决策的转变,分析微博问政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在我国,政府已经做出改变,积极吸纳网络民意补充政府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