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力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而建筑力学课程基本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绝大多数内容,难度较大,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制约了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的角度,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希望能为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曹士军 《魅力中国》2011,(6):178-178
《建筑力学》是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为一体的建筑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它不仅是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而且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建筑力学》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整个教学成效,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要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措施,改革《建筑力学》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承担者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但目前我国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原因很复杂,但从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来分析,主要是教师教育中课程结构存在问题。教师教育课程应以系统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优化显性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实现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有机结合,发挥"大课程"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师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得营销理念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要高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调研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对"市场调研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基于实践驱动能力培养的"市场调研实务"课程改革新思路,使得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地适应和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5.
高职电子技能大赛能力要求,即在Protel DXP 2004 SP2软件环境中按照设计要求绘制原理图和PCB板图,对PCB绘图能力提出了产品级的要求。文章针对此要求对目前"电子CAD"课程的教学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并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从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教学方法、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索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途径:首先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建筑制图课程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建筑材料课程中穿插建筑力学课程;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以实践为主;学好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和基础工程。其次,充分利用实验室,加大实训力度,建立好实训基地;再次,加大培训,让学生"带证"毕业,实现人才培养专业性与多元化;最后,加强与施工企业的合作,引进一线技术人员授课。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海川  付聪 《重庆与世界》2011,28(1):106-107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十一五"教学发展规划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讨论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安排。从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提出了目前课程内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对职业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对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和技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作为环艺专业中的基础与基石,基础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率先进行.基础设计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对空间、材料、颜色、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而且还需要让学生在课程中了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其与人文社会发展之间不可或缺的关系.本文阐述了环艺专业基础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基础设计课程现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课程板块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梁美英 《改革与开放》2013,(19):85-86,90
非法学专业中开设经济法课程,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的新要求。本文从分析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出发,以调查问卷的数据为基础,总结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梅 《中国经贸》2010,(10):245-245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讨适合本课程性质和任务要求的“导教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