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鸿雁 《发展》2006,(8):114-114
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历史较其他学科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现今社会纷繁复杂,而少数意志薄弱和不辨是非的学生,崇洋媚外,民族自卑心理有所滋长.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而且也成为今天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总的原则应该是从史人手,寓爱国主义教学于历史知识教学和智能培养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辛锐 《改革与开放》2013,(2):102-103
;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目标,要培养大学生的改革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要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认真进行品德教育,抢占网络阵地,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小到团结班级成员,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到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命运。因此,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一批批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需求、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存在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观念更新加快、思想政治及教育不断创新的机遇,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遭到削弱、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受到侵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被淡化、狭隘的民族情感意识浓厚的挑战,需要我们从容应对,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以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5.
民族院校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既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同的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民族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主要是提高认识,创造条件,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端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已成为民族预科培养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民族预科培养院校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观、宗教观、政治观,采用问题分析教育法、典型示范教育法、民族活动组织法等科学方法,努力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民族团结和...  相似文献   

7.
陈雯 《黑河学刊》2013,(2):99-102
中华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民族精神的实质是伦理精神。民族精神的社会和伦理功能表现在: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增进民族认同,推动民族凝聚;激励民族奋进。在讨论爱国主义的道德意蕴、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二者伦理关联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个方面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了解读。最后,就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所崇尚的宝贵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青年一代只有把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其血脉,彻底清除反爱国主义的精神灰尘,才能确保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人、社会主义的举旗人和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农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持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重民族团结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中华民族认同观、国家观、民族团结观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对农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对农民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知识的力量,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各种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波 《理论观察》2003,(4):44-4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包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的优良品格,爱好和平的固有天性,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等内容。民族精神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关系。本文通过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加强高校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培养大学生成为忠诚的爱国者,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民族舞蹈教学对女大学生情感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舞蹈对大学生情感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舞蹈教学面向高等院校的开设,对人特别是女大学生学习情感的积淀,创建和谐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它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意志品质的情感和自我展现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于耀洲 《理论观察》2008,(5):141-142
达斡尔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历史的民族,其爱国主义传统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达斡尔民族先进文化之上的民族心理素质的作用与影响;达斡尔民族是善于把握时代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和真理的民族;达斡尔民族杰出人物对本民族爱国主义情结等优秀素质形成的楷模作用与影响;重视教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贺兰英 《黑河学刊》2012,(7):142-144
中国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又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深入研习、挖掘和发扬中国文化在培养民族性格、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抵御和平演变、提高我国软实力及实现民族复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中国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宁波作为东南沿海的开放城市,在近几年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始终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努力建设“信用宁波”、“爱心宁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校是培养解决我国民族地区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基地,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民族高校培养目标、对象和机制的特殊性,以人为本,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路径,不仅能够提升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能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实际能力,对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我国边疆地区的大学生多数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且大多生活在祖国的边疆,处于抵御侵略和防止颠覆的最前沿,与内地相比,战争时期直接感受着战火硝烟,和平时期直接面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各种腐蚀和诱惑,因此,增强边疆地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来培育边疆地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体的途径有扩展国防教育内容,增加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加强军事训练,培养他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营造有利于增强民族精神的国防教育氛围等。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政治引领、思想引导、文化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红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起着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诠释和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刻的时代内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目前,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形势复杂,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高校要从体制机制、教育内容、课堂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