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人物/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1,(39):15-15
黑石集团首次撤资中国房地产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已将所持有的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的股权出售给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价格为14.6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黑石集团首次从中国地区房地产投资中撤出。野村证券认为,中国房市正接近"临界点"。经历  相似文献   

2.
人物/公司     
黑石集团首次撤资中国房地产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已将所持有的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的股权出售给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价格为14.6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黑石集团首次从中国地区房地产投资中撤出。野村证券认为,中国房市正接近"临界点"。经历  相似文献   

3.
丁志杰 《新财经》2007,(8):110-111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之所以入股黑石,并不在于入股本身,而在于通过黑石开辟一条在美国进行股权投资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张锐 《沪港经济》2013,(1):11-11
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黑石集团(以下简称“黑石”),收购澳大利亚最大养鸡场haghamsEnterprises的进程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不过,这一次黑石又没有“吃独食”,而是再次选择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其合作对象是作为中国最大肉类、蛋类与奶制品供应商之一的新希望集团。据悉,双方联手投入的收购金额达15亿美元,一旦收购成功,这将成为2012年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收购案。  相似文献   

5.
李斌 《新财经》2007,(7):106-107
2007年6月25日,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PE)投资公司黑石集团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将出现中国股东的身影——在这宗美国近五年来最大的IPO中,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SIC)可能在黑石集团IPO后持有9.7%的股权。SIC在尚未正式成立之前,就投“石”问路,完成了外汇  相似文献   

6.
或许换一种思维,一切问题都能够找到答案。今年9月,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集团以14.6亿元人民币出售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的股权。此后,众多评论把黑石的反常抛售行为解释为"不看好楼市前景"。且不论住宅市场和商业地产之间是否"牛头对马嘴",面对Channel1购物中心超过90%的出租率及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私募股权并购基金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并购基金的发展起源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和国际并购浪潮的推进,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悄然兴起,经过了80年代的喧嚣和90年代的沉寂后,在21世纪初从西半球重新崛起,并一举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投资模式。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行购交易的机构和著名人士,如KKR、黑石集团、凯雷等,如今这些公司仍然存发挥他们的人员优势和运作优势,逐渐凸显出 了他们作为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的世界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8.
沸扬一年多的“蓝加黑”(黑石入股中国蓝星)终于在近日尘埃落定,美国百仕通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又称“黑石”)和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国蓝星”)已正式对外宣布:百仕通集团出资6亿美元,持有中国蓝星20%的股份已交割完成与此同时,尽管账面亏损将达到20亿美元,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还是在近日强势增持百仕通……这些都再次将这家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推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9.
管和华尔街的同行们相比,作为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百仕通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原译“黑石”)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似乎有点晚,但是成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的首个投资对象、巨资入股中国蓝星等“大事件”,又显示出它的脚步并不迟顿。  相似文献   

10.
中投公司从建立开始就处在外界关注和舆论的中心。从“试水”入股私人股权基金黑石,合并汇金,到去香港股市“打新股”,再到试图抄底华尔街投行的路径延伸上可以看到,中投公司在不断探索并逐渐形成自身特定投资思路和理念的同时.也正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都是钱多惹的祸——中国金融机构海外投资陷阱重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金融市场全面开花,掀起了一轮投资浪潮:2007年5月,尚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斥资30亿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近10%的无投票权股份;7月,国家开发银行14.5亿英镑参股英国巴克莱银行;10月,中国工商银行以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11月,中信证券计划出资10亿美元与贝尔斯登交叉持股并进行战略合作;12月,  相似文献   

12.
阅读推荐     
《资本之王》作者:戴维·凯里,约翰·莫里斯译者:巴曙松就这样,黑石从仅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3.98亿美元的年薪和6.84亿美元的黑石IPO所得,究竟从何而来?本书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私募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浮浮沉沉,介绍了这些事件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PE(Private Equity)投资,国内一般翻译成"私募股权投资",是从国外传到中国的一种生意模式,实际上就是对未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在中国最早应该是从风险投资(也叫"创业投资")开始的。所以,在2006年之前,中国的PE行业还是以外资为主,本土PE投资也基本上是模仿国外的运营模式和投资理念。  相似文献   

14.
5月20日,中国政府宣布将使用30亿美元的外汇购买美国黑石集团近10%的股份,6月22日黑石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3.1%,达到35.06美元,一度使正在筹建中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账面盈利高达5.51亿美元;但随后黑石股价不断下跌,截止7月27日美国股市收盘时,黑石股价已经从首日上市时的$36.45下跌到$24.30,使中国外汇投资出现了17.9%的浮动亏损,约5.38亿美元,合40.6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刘立福 《沪港经济》2008,(10):44-45
2007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金融市场全面开花,掀起了一轮投资浪潮:2007年5月,尚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斥资30亿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近10%的无投票权股份;7月,国家开发银行14.5亿英镑参股英国巴克莱银行;10月,中国工商银行以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11月,中信证券计划出资10亿美元与贝尔斯登交叉持股并进行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20日,即将成立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签下了它的第一笔投资协议:在美国黑石集团即将进行的全球首次公开发售中,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将投资30亿美元购买黑石低于10%的无投票权股份,并承诺至少在4年时间内持有其对黑石的投资.  相似文献   

17.
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世界上一种成熟的金融业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我国以来获得长足发展。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机构均看好我国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市场发展。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有益尝试正在全国获得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从金融领域来看,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银行和主板市场这些传统的金融形式,而应该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数据显示,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大部分都呈现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特征,即受到本地或者注册在本地的投资基金投资的比率更高,江苏的情况也不例外。因此,与上海这一股权投资中心在地理距离上的接近,并未使江苏的新兴产业发展受到如预期中的强劲辐射,这意味着,江苏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自己的区域性股权投资中心是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原有的路径已经走不通了,在温州民资的十字路口,成思危认为,按照"新36条",对于民间资本而言,股权投资基金是值得探索的路径之一。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也建议温州市政府"要积极引导温州民间资本进入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投资运作渠道",并通过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获得安全、长期、合理的回报。  相似文献   

20.
颜占寅 《产权导刊》2010,(12):51-52
有限责任公司兼有"资合"和"人合"两种性质,公司的存续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所以市场经济国家在商事立法上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大都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