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城市是人类要寻找的"诺亚方舟",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理论依据,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三赢",其中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是前提,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培育生态文化是保障.  相似文献   

2.
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城市的关系,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市,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人与城市和谐,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李曰春 《理论观察》2008,(1):149-150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呢?这就需要树立生态民主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基础、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一致以及社会制度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一是摒弃征服自然的理念,走生态文明之路;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3年4月25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当前农村仍然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村地区实现改革突破,强化农村生态保护,就是发展生产力,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新常态下实现农村生态保护新发展1.农村生态保护的价值取向农村生态保护关系农民福祉,首要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文明理论下的企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青  王琴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72-75
生态文明就是效法自然生态的规律,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企业在伦理价值观、生产、技术、销售、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是建设生态文明下的企业目标.绿色采购、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技术创新、环境伦理、绿色营销、生态管理制度等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以人类为中心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的文化,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形成有赖于生态文化建设的推进,缺乏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也就难以成为一种文明.文章以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新精神、新要求,对建设西藏特色的生态文化、推进西藏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建设途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正面临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而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必须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本质,高度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城市建设因人类的生存需求而生,又必须要借助于人类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也需要一个个城市生态家庭,需要家庭中的成员普遍拥有高度自觉的生态意识、珍视环境的伦理价值观、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主动积极的生态环保参与行为。如巴西的库里蒂巴,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其培育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让家庭成员中的家长在"免费环境大学"中接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在提升我国村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农村的转型发展、建设美丽农村和美丽中国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村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生态意识比较淡薄、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法制不健全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等严重阻碍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问题。要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从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制度保障、社会环境以及提高村民素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土地整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应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客观了解土地整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与优化对策,真正发挥土地整理的现实价值,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王玉玲 《黑河学刊》2013,(8):66-67,77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目标之一是走向生态安全型社会。生态安全型社会是指国家或社会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能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状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当今,针对中国生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设生态文明,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从思想上、政策上、措施上确保生态安全,走向生态安全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场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吐氧、水土保持等功能,这些生态功能的价值需要通过会计估算体现出来,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补偿来实现。制约生态价值补偿的因素则是补偿的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草场的等级、面积来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对甘南牧区草场生态价值的会计估算,得出草场生态价值的总价值,为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生态道德意识是规范人们生态行为的思想基础,它既包括人们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序,也包括人们以生态道德来规范生态行为的能力,是生态意识的道德基础。作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需要积极树立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位置,通过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健全立法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引领、护航绿水青山,落实改革方案、破解生态难题等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书写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天津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7.
“生态需要”这个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和前苏联经济学家分别独立提出的,他们共同指出,生态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构成人类全面需要的三元体系。生态需要是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而实现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可持续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随着人和自然矛盾的加深而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胡燕 《重庆与世界》2016,(38):52-59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内容、新目标是适应化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各方面因素的相互配合。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资源配置作为保障因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制配置、制度配置、机会配置和机制配置四个方面论述社会资源配置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健忠 《浙江经济》2012,(21):50-51
新形势下加快开化科学发展,需要重新审视生态,重估生态价值,创新生态路径,走出生态新路作为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功能重要,生态优势明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化县贯彻落实全省"两创"总战略、"两富"新目标和衢州市"一个中心、两大战役"等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为契机、以钱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打造国家东部公园,着力挖掘生态潜力、创造生态价值,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实现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生态伦理建设。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从人类和政府行为的后果及政府的职能来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有承担生态伦理建设的责任。为此,政府应当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立法,制定生态政策;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环境素养等几个路径来承担生态伦理建设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