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形成过程,分析了"现实的个人"的内在规定性,即"现实的个人"是自然的、有血有肉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劳动的、实践的人。最后简要说明了"现实的个人"的理论意义,指出,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才得以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大多从抽象普遍的"人"或人的本质出发来理解人,这在根本上采取的是观物而非观人的方式。这不仅不能真正理解现实的人,而且将导致对个人丰富性的遮蔽和抹杀。马克思对现实个人实践活动的奠基和凸显,消解了这种从抽象的"人"、人的本质来理解人和社会历史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3.
1845-1846年,一部由马克思恩格斯倾心合著的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真正确立。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个人及其发展的科学,它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出发点,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以人为本"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应用,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选择作为哲学范畴,首先是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它不同于实践,但又以实践为基础,这种行为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实践过程。马克思着眼于现实,使"选择"从"现实的个人"那里获得原初的规定和源头活水,把现实的个人确定为历史的出发点,把神秘的历史复归于无数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基于实践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将实践与选择的关系概括为:实践是人选择的在世方式。这种说法不仅是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同时也包含了生存论或存在论的意蕴。选择与责任密不可分: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主体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主体的选择是自由的,自由对主体来说,又表现为意志自由和行为自由;无论哪种自由都同时意味着责任,即主体的社会存在与选择内在的包含了选择的社会责任之度。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定经济学知识的人对于"囚徒困境"并不陌生,它是非合作博弈论中代表性例子,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或者说在一个集体中,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果损人不利己,对所有参与人都不利。在现实中,有许多囚徒困境的例子,如价格战、军备竞赛、公共地悲剧。在环境保护方面,也经常出现"囚徒困境"的情况。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现实的个人"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此研究能更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个人",相对于"抽象的个人"而言。它与"实践""、物质"、"感性"等范畴联系,不是在抽象的层面研究人自身,也不是以各种抽象的、先验的人性来规定人的本质,而是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文化条件中去研究人的现实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在当代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人",这种变化反映了个人、组织及社会之间利益冲突扩大的趋势和制度成本不断上升的社会现实.新制度经济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梳理出了产权私有制度的运行成本的形成和扩大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前提问题上迥然有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社会人"与"经济人"人性的不同假设成为两大范式的分水岭,这涉及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来考虑人性假设问题,提出一个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经济学人性假定,演绎出一个能反映个人与社会现实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促进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抽象的个人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并阐述了其现实的个人思想,认为个人必须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表现自己的生命,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自我生成,是具体的、特殊的个体;同样,人的本质亦非与生俱来、固定不变,而是个人在表现和确证自己的生命活动中的自我创造,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异化劳动学说中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蕴含着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双重存在——这一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马克思进一步表述为"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则形成了商品的二重性: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以此为理论基石,马克思写成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巨著《资本论》。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尺度,主张从一种被先验规定了的人性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去实现个人的发展,通过弘扬人性的内在要求去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和促进社会的"人道化",强调人的非理性精神因素在人和社会发展中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针对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人才供给匮乏与配置浪费的二律背反的困境和现实,以人为本得以可能应该是这样的逻辑: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以人为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人为资本,认识人的本质,激发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同样是基于对人、对自由的深情关怀,对发展中国家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阿马蒂亚·森与卡尔·马克思之间,如此相似,却也各有持重。两者最终都把目标指向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个人自由成为了“自由联合体”或社会的承诺。但是,森与马克思之间,人与自由,和谐发展何以可能,社会又如何承诺个人自由与发展,其侧重点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哲学界历来备受关注,于此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以鲍威尔、费尔巴哈以及施蒂纳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思想进行批判与扬弃的同时,对“人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自然、实践、社会以及历史等四重属性上做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现实的个人”不仅是在现实生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不断发展的生命体。关于“现实的个人”的哲学省察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在新时代,“现实的个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生态观、价值观、义利观等方面的理论构建和行为指导上更是具有重要的现世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发现了唯物史现确立的前提--"现实的个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坚持,对人类历史和谐理想的继承,更是一种现实的把握和科学的预见.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种革命过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器本、物本到人本,形成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即从"社会需要论"的研究范式向"现实的个人"的研究范式转换,由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招标》2008,(13):8-12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包括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自由参加招标投标活动,或指定货物的品牌、工程和服务供应商等。"但在现实的招标活动中,大有与法律做游戏的现象发生:部分采购人存在"钱是我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的观点,凭个人喜好随便设置歧视性条款;在招标文件编制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歧视性条款。种种歧视性条款的制定,无疑是要排除其他供应商,指定某个品牌或某家供应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招标的公平原则"何在?!  相似文献   

17.
人,群居动物,需要沟通交流.如果身边的人都是善良无私的,敞开心扉,畅谈东西南北、个人喜好,或许能给你带来满足和快感.但现实往往与此相背离,你向往的美好或许只能是憧憬. 看历史,权力角逐,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所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哪个敢对人敞开心扉?看现代,绝密档案一封存就是几十年,国家尚且设防封锁公众视听.看身边,哪个会一股脑倒豆子一样把心地的话语全告诉你?除非这人是口"井",横竖都是"二".  相似文献   

18.
"芳草"在哪里--从被误读的迟子建谈她的温情主义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草在沼泽中》既不像"城乡对比说"所认为的是在"乡村/城市"二元对立模式中寻找乡村的诗意,也不像"历史现实对比说"所认为的是"对生活中业已消失了的美好理想总是流露出一种固执的向往"。 "现实未来说"认为作者用温情主义世界观观照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和情感,既不回避苦难的生活现实,又在一个被日益"污染"的世界里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高扬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者艺术性地充满激情地告诉我们: "芳草"不在别处,只在每一个人的手里和心中。  相似文献   

19.
朱玉菊 《黑河学刊》2012,(6):40-41,53
个人的需求、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现实基础。只有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历史过程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才能把和谐社会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下乡调研时,听到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抱怨:有些贫困户不懂感恩,抱着"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穷人就该被帮扶"的心态,凡事都想靠政府出资包揽,靠帮扶干部出力包干。现实中不排除有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消极心态,这与个人认识有关,也与过去重物质扶贫、轻精神扶贫的粗放式扶贫方式有关,让一些人产生了惰性。但是,解决"精神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