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最近几十年由于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但市场风险的增加并没有改变信用风险作为银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的状况。其实,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信用风险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信用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信用风险管理表现出与传统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周斌 《上海经济》2008,(4):48-49
信用风险管理必然是金融业永恒的话题,目前中国高校的巨额债务敲响了银行业必须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警钟。  相似文献   

3.
王昌德 《中国经贸》2011,(6):146-147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的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先进、成熟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借鉴这些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浪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改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化解信用风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本文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探讨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当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之时,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却出现了业绩急速下滑、逾期贷款激增、坏账比例增多等问题,引起了IMF和国际评级机构的特别关注,哈萨克斯坦政府及时出台“反危机计划”,通过对“问题银行”的债务重组、注资等,扭转了哈萨克斯坦银行业的信用危机。然而,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并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不良贷款、收不抵支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哈萨克斯坦的部分银行。本文从国际评级机构对哈萨克斯坦银行业的信用评价入手,结合哈萨克斯坦银行业的现状,对其进行潜在信用风险的分析,认为哈萨克斯坦银行业依然存在贷款质量低下、收不抵支、巨额亏损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6.
从新资本协议看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全面风险管理的今天,信用风险仍然是导致银行经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我国,信用风险较之其他风险,更是银行业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学习新资本协议,按协议要求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对我国银行业势在必行。 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新要求 1.原资本协议在信用风险度量方面的不足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对国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但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使得协议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在信用风险度量方面,表现为计  相似文献   

7.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稳定发展才是帮助经济持续成长的基础,不论是投机性资产的泡沫化或是信用贷款所造成的信贷危机都表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而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其中的信用风险则是银行业面临最主要的风险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和台北富邦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次贷危机对中国大陆银行业与台湾银行业在经信用风险管理有何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慧 《发展》2007,(7):110-111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和银行监管机构在关注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防范操作风险。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6月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更是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之后,对银行的操作风险提出了资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监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年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及1999年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等后续文件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史上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它推动了风险监管的规范和统一,并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信用风险的指导蓝本和实践框架,对这一框架的分析研究既是把握信用风险监管最新趋势的基础,也是指导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监管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及后续文凭搓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监管演变分析,探讨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风险暴露的计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的标准要求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等,为防范银行业信用风险进行技术及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06,(9):75-75
“银行业当前要高度关注三大风险: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不断加大的市场风险,以及案件频发造成的操作风险。”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对银行业风险发出警示。  相似文献   

11.
吴际 《西部论丛》2007,(1):66-67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双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这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双方遭受损失。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信用风险。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的危机研究表明,当前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的加剧。因此,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已经迈向了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同时,银行的风险也在进一步的加大,不良贷款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信用风险管理的提高银行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对于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现状分析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了农行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信用风险管理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吴小夫 《中国经贸》2012,(17):74-75
2012年7月25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正式推出《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正式实施,为银行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对国际上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风险模型中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在国际银行业结构变化、新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要求出台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因素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已有的信用风险内部度量模型对我国银行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能够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值的违约贷款赔付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赔付率分布的若干特点,如赔付率的波动以及赔付率与预期违约概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李峻 《浙江经济》2005,(6):54-55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古老的一类风险,伴随着借贷行为的产生而产生。虽然今天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盈利结构与几百年前的商业银行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信贷资产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之一,信用风险仍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就今天的中国银行业而言,信用风险已成为关乎中国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甚至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信用衍生工具是近十年美国银行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针对我国商业信用风险普遍存在的现状,运用信用衍生工具的信用互换、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期权三种形式可以将商业信用风险有效转移.在运用中应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规.  相似文献   

18.
风险是银行业运行的常态。《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确认为银行面对的三项主要风险之一。前一段时间,中国银行黑龙江“高山案”,山西金融票据诈骗案等重大案件发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和银行监管当局高度重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莉  彭建坤 《特区经济》2005,(6):316-317
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主要指银行信贷方面的风险。保险公司和银行一样都是负债经营的金融机构,本身就面临着信用风险的冲击。随着保险公司的各种资本在资本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主要指养老金和寿险)、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重视以及各种信用保证保险(包括车贷险,住房按揭保险等)的出现,信用风险对保险公司变得更为重要。特别是自2001年来全球经济萧条,安然、世通电讯等公司纷纷倒闭,信用风险又创新高。继90年代的信用危机高潮之后,2002年的违约率高达12%,使不少保险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例如,最近在我国频繁暴光的车贷险的信用风险给产险公司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不良的信用质量以及脆弱的信用风险管理一直是银行破产和银行危机的主导性原因之一。银行的信用风险的信息披露,包括信用暴露的程度,信用风险管理的充足性,对于社会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评估银行的外部条件、经营业绩以及长期生存的能力,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管措施,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原先隐藏在银行体系内的信用风险将逐渐的暴露并开始严重影响到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积极引进和借鉴世界上先进、科学的信用风险披露机制,对解决我国目前严重的信用风险问题,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披露机制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会计处理方法的披露;第二个方面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披露;第三个方面是信用暴露程度的披露;第四个方面是信用质量的披露;第五个方面是收益的披露。本文则是在信用风险披露的国际经验方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对我国国内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