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东亚发展模式的再思考——政府干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勇 《珠江经济》2006,18(11):59-69
“东亚奇迹”、“东亚模式”到“东亚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对东亚地区发展历程的基本概括。东亚发展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欧美经济模式,也不同于拉美的经济模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东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比较一致的是,学界都认为东亚奇迹的取得,  相似文献   

2.
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东亚经济合作形式“东亚经济圈”包括中国,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四国;本文所称东亚地区专指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四国。80年代中后期,东亚地区各国在特殊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分别进行结构调整和重视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由此,东亚地区内部市场已出现了既有竞争又有互补的接力机制,以及既有高科技产品又有初级产  相似文献   

3.
付艳丽 《发展》2003,(5):16-17
曾因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而一度令世人注目的“东亚模式”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却广遭否定,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危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宣告了东亚模式的结束。到底“东亚模式”是一种特定阶段的发展类型,还是具有不断升级潜力的发展类型?我们需要的不是对东亚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以有限政府重启“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核心内容分析东亚模式发展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模式,这集中体现在该模式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政治上,东亚国家普遍采取威权政治体制,实行集权主义…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龙祥 《亚太经济》2006,27(1):13-16
本文从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揭示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动因,并从产业间与产业内比较优势的角度对“后雁行模式”形态进行分析,认为东亚地区将逐步形成网络型复合分工结构。  相似文献   

5.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与当前模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宏松 《亚太经济》2006,54(3):10-13
本文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主权因素、宗教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三个非经济约束条件和一体化进程中主导权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东亚地区在当前及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只能以三个“东盟10+1”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并列式发展的“三位并列式”模式推动自身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与非东亚要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与“非东亚要素”时 ,必须考虑在地理上不属于东亚的要素 (大国 )和不是东亚固有的要素这两个方面。前者无论是从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还是从对东亚的积极介入程度来看 ,首要因素是美国。后者则包括能源、全球经济、宗教、文化等等。美国从地理上来讲是“非东亚要素” ,但撇开美国无法谈论东亚地区的安全保障。然而 ,尽管美国的意图和物质力量是全球性的 ,但它并不具有保障东亚地区安全的“软能力”(governability)。东亚各国判断美国在东亚以军事同盟为基轴的领导的是与非时的标准是 :(1)美国是否对本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稳定起积极作用 ?(2 )是否有利于防止和抑制地区纠纷 ?(3)能否有效地对付恐怖主义等超国家、非传统的威胁 ?最后 ,作者认为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非军事危机将来可能是威胁东亚地区安全的最大因素 ,为此 ,建立由东亚各国组成的“非军事危机的非军事管理”机制是东亚各国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相对欧洲与北美日益成熟和扩大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东亚的区域合作机制显得零散而脆弱。作为东亚地区日益开放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崛起不仅会影响东亚的振兴,同时也会受东亚地区各种经济、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积极参与并推进东亚区域合作,通过寻求共同利益达到“双赢”和“共赢”,以获取自身发展的最适环境,是中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东亚国家贸易合作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贸易合作的步伐开始加快,但其合作程度仍然落后于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本文针对东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现状,对在东亚建立“10 3”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东亚地区,建立“10 3”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东亚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环球财经》2010,(3):9-9
所谓“中国模式”,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辉煌六十年”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坚持了中国革命的思想灵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前30年工业化基础阶段是中国模式1.0时代,  相似文献   

10.
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亚区域化以中小国家为主导,地区大国的迅速崛起与地区多边合作并行发展,呈现出旺盛的活力。现有的结构理论和进程理论难以对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合作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作者提出了一种进程主导型的地区合作模式,或称“过程型建构主义”,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交感而化”是这个模式的核心,亦即通过合作进程吸引大国参与进程并实现渐进式的社会化。进程推动了权力的社会化、孕育合作的规则和规范,并且催生集体认同。进程本身是手段也是目的,而第一次东亚峰会作为个案研究,初步验证了进程主导型模式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11.
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经济、贸易、金融和信息全球化进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尽管东亚地区构筑经济一体化已具备一定条件并打下相当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因此有必要以“10 1”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合作契机,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扩大全作范围,形成涵盖整个东亚的“共同体”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2.
并未终结的“东亚模式”——略论“东亚模式”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97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西方的许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对危机的起因发表了大量的评论。许多评论的焦点都是所谓的“东亚模式”的缺陷问题。大多数的评论认为“东亚模式”存在制度上的根本问题,若不从根本上改变“东亚模式”制度,危机就不可能消除。美国学界及政界官员甚至一再宣称,亚洲高增长时代已告终结,东亚奇迹已一去不复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已战胜了东亚资本主义模式。东亚要想排除危机,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模仿美国人的优越方式,并且臣眼于美国的霸权地位。[1]东亚危机至今尚…  相似文献   

13.
据亚洲开发银行1993年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亚洲经济年平均发展速度达7.7%,而其中以日本、中国大陆、亚洲“四小”、东盟为代表的东亚地区高达8%,大大高于世界平均2.8%的水平。 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1993年7月,世界银行发表了名为《东亚奇迹》的著名报告,对东亚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给子相当的肯定。该报告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关于东亚经济前景的讨论由此展开。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所谓的“乐观派”和“悲观派”。  相似文献   

14.
中美日安全关系与东亚安全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中美日安全关系对东亚安全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因为中美日是东亚地区三个很重要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三国在处理东亚的安全事务中,客观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互动关系。这里所谓的三边互动关系不是所谓的地区性战略三角关系,而是指事实上三国中任何一国针对东亚安全事务、甚至仅仅是有可能引起地区安全形势变化的政策调整,都会引起另外两方的关注,甚至以实际行动做出反应,包括程度不同地调整各自的防务政策和针对特定的地区事务的政策。一、中美日的东亚安全政策任何国家针对特定地区的政策都源于该国的安全战略,中美日对东亚安全事务的政策同…  相似文献   

15.
刘军荣 《亚太经济》2007,46(3):16-20
本文主要分析了东亚地区跨国并购总的趋势、行业分布和跨国并购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并比较了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跨国并购的状况。本文认为东亚跨国并购呈增长趋势,跨国出售大于收购,这满足了东亚地区对资金、技术和提升企业治理的需求,对高速发展的东亚地区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中国大陆和韩国更是如此,但是仍存在许多需要防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就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亚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及其特点,以及正在导致原有“雁行模式”发生转换并在21世纪将最终形成一种新产业发展模式——“双金字塔模式”的问题,作一探讨。一、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及其特点60年代中期以前,东亚地区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垂直报国际分工格局,即主要由日本生产工业制成品,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6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东亚地区大体上改变了传统的先进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形成了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体系。80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地区的国际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和东亚“四小龙”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速崛起,使西方学者在惊叹之余开始探索“东亚经济奇迹”的原因。“是什么力量将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沉睡的亚洲中唤醒?是谁给了他们‘普罗米修斯之火’或‘浮士德的野心’去主宰他们的环境?”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首先明确地以儒家伦理来理解“东亚经济奇迹”。他说: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  相似文献   

18.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由贸易区成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10+3”机制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协调模式,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将是曲折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9.
禹森 《现代日本经济》2001,116(2):48-48
东亚经济起飞、发展并创造出“东亚奇迹”,曾引发多少学者对“东亚模式”的赞美。然而,1996年以来一场金融风暴,又使人们冷静下审视“东亚模式”利弊。此时,理性地思考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环境、“东亚模式”与东亚经济的未来,殊为可贵!李晓教授主编的《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与中国工业振兴》(以下简称《循环》,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一书,就是在这种思考基础上产生的一部力作。 《循环》一书是作者利用在日本访问研究期间收集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和在国内广泛收集有关文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出现了经济、金融危机,对其原因经济界说法不一。陈炳才先生在1997年11月19日的《经济日报》刊登文章指出“东南亚货币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东亚经济模式的危机,是东亚经济模式的结束……”。对于这种武断的说法,我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虽然目前东亚经济出现了困难,“东亚模式”面临着挑战,但这只是“东亚模式”的“中间循环”阶段,如果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特“东亚模式”,我们就会发现目前东亚出现的经济、金融危机,正是“东亚模式”发展轨迹中的一个“拐点”,是“东亚模式”依内外的变化而由低级向高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