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际经济新格局朝着多极化、集团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东北亚区域将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亚太地区中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本文就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一、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理论体系的确立 东北亚区域经济是研究这一地区战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社会、经济结构与布局,区域内和区际间社会经济分工协作与竞争为主要对象的区域性经济科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政策的区域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的产业政策只有由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来体现,将所谓资源的最佳配置落实到地区这个层次上,才能发挥其效用。因此,在符合全国总体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本改变经济管理职能,研究和制订区域产业政策,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即通过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建立区际经济新秩序,才能逐步解决省际之间、特别是沿海地区与毗邻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程度方面逐步拉开的差距,并进而所导致的地区间的经济封锁和矛盾。  相似文献   

3.
产业区际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要实现产业的区际转移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二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我国具备这两个条件,并开始出现产业转移现象的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像浙江这样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区域转移和梯度推进作为一种产业经济现象已初见端倪,并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际差距过大成为新时期我国各区域间的突出矛盾,因而,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共生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这一理念,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和谐观,并分析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现实基础,最后,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 区域结构合理化包含两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区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区际关系的合理化。前者主要指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并充分利用分工经济;后者主要是指地区之间要进行紧密的协作,消除地区间的封锁,并在更大的地域中形成具有分工优势的地域单元.显然,区际关系的合理化是以区内产业结构发挥优势和实行专业化分工为前提的,所以区域结构的合理化,关键是区内产业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恶化,秩序的紊乱,无不与区域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区域经济行为的合理化、运行的有序性、利益与矛盾的平衡,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为此,区域经济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业已引起了较为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海西经济具有典型的区域经济特征,区际分工清晰,优势生产要素突出,地域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7.
区域间产业经贸利益得失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  张阿玲 《改革》2005,(5):31-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拉大。通过对我国五大区域30个产业在区际贸易中相互带动 GDP 的研究分析,比较我国五大区域在区际产业经贸交流中的利益得失,为我国新世纪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运动变化的庞大系统。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传统计划体制下掩盖的,诸多弊端日益凸现,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明显增多,区域经济各因素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表现得更为扑朔迷离。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作为区域经济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驾驭好经济全局,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思想观念的更新、经济全局的谋划和各项工作的落实等各个环节始终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 一、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态势,不断解放思…  相似文献   

9.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淑艳 《辽宁经济》2003,(10):14-15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区际分工中曾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然而,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其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化能力的不断增强,辽宁在区际经济联系中的地位却相对下降。分析辽宁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对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评价产业结构对增长速度影响的方法是偏离——份额法,采用此方法,对辽宁1991——2001年期间三次产业对GDP的影响从结构和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偏离——份额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0.
贸易开放下,不均质大国经济在面对外部合作的同时,由于内部各地区有着不同的利益,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区际合作受到一定限制。本文选取两类地区中的典型省份甘肃与浙江,立足各自比较优势,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两省区际经济合作的福利损益和合作机制,认为东西部区际经济合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都与区际协调机制的欠缺有关。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开展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调整行政区划等手段来应对这些问题,但距离有效的区际协调机制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应从尽快着手编制具有权威地位的国土规划、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建立具有协调与仲裁功能的区际协调机构、改革地方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区际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区域政策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的主要工具。德国的区域政策主线为一个目标、两个层级,即以地区平衡为目标,在联邦和各州两个层级上实施区域政策。联邦层面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制度建设保证区域措施的执行,协调州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为区域政策立法、实现财政平衡政策、“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等,其中财政平衡政策是有效的政策手段,重视中小企业则成为区域平衡发展的坚石。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传统体制下的区域行为与区际经济关系在传统集中计划体制下的纵向传导、纵向控制中,区域经济仅被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一个要素来考虑和设置;中央对各区域采取集人、财、物为一体的统一调控;区域性利益集团缺乏独立的表现方式,和争取独立利益的冲动;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利益协调、产业分工格局,一般均在计划内解决,由中央政府一手包办。区域政府只是国民经济计划执行中的一个环节和机构,它根据指令性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缪兴锋 《特区经济》2009,(7):210-21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基础。不同的经济区域,由于其所处的区位、基础设施条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区际产业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及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外区域物流产业的研究现状及构成要素入手,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物流产业四种发展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吴鸿  刘红祥 《浙江经济》2002,(17):45-4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纠正“市场失灵”,抑制地区差距扩大,从而维持必要的区际公平?笔者以为,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要积极围绕与发达地区的“势差”做文章,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努力加快现代化进程。政策势差。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  相似文献   

16.
刘健 《特区经济》2005,(10):344-345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中,统筹区域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针对我国当前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区际产业结构趋同日益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而提出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以及新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彭志群  赵坚 《现代乡镇》2008,(12):20-24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被普遍认为是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因而,相关的研究己成了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重要的前沿课题。自Marshall(1890)[1]开展产业集群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政策,中央采取了以区域倾斜政策为核心的强倾斜战略和方针,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区域—腹地经济四级开放梯度地区。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国家实施的地区倾斜政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它不仅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了沿海经济的高速增长,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而且通过示范效应、扩散效应,以区际分工与协作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内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改计划体制下的呆滞状态而变得十分活跃,各区域的经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也由原来的“友好相处”而转为“争权夺利”,呈现出快速发展与无序竞争并存的局面,诸如资源争夺、市场分割与封锁、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地方保护、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形、讨价还价、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及围绕此问题的激烈争论等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矛盾。而产生这些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行为有着直接的重要的联系。换言之,政府行为不当或不规范是导致这种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普遍联系的背景和前提下,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产业自身的对外联系与开放式发展、区际产业之间的互补性整合与协同发展,既是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必需和必然,也是区际联系的必需和必然.作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论述了区际之间产业发展过程中互补性优化整合的主要理论依据、现实实践的迫切需求、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及技术路线与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