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的发展规律,推动着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优化的主导方向是促使中国加快建设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构建与完善“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新的重大调整中,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需要遵循“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的区域发展规律,以大中小城市为纽带,以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为“顶梁柱”,以现代化城镇为骨架,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展现一体化、融合化、特色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城市规模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成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亦是现代城市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城市规模结构"理论概念的内涵是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经济圈群概念范畴内的区域生产力空间配置,客观的决定了城市生产力布局演化的高级形态表现为"理想城市规模结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大战略实施已经取得的巨大实践成果,证明了我国城市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以多极多圈多带多区为主导空间的"新格局",在"十三五"规划期更加需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模结构,实现城市推动造极、建圈、联带、组区的巨大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新战略观指导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下进行省域空间生产力实现新布局,展现新形象,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更广纬度、更深层次、更大空间。深刻认识中国已经进入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起点,实施包括省区市全域在内的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新时期;深刻认识省级层面建立主体功能区、省辖城市(地区)及县级层面和小区域建立功能区,实现省域发展空间生产力科学合理布局,需要不断进行新探索新突破;深刻认识省级全域在国家提升沿海沿江(河)沿线沿路轴带化水平进程中的历史性作用,牢固把握好"五个理念"的指挥棒,按照党和国家确立的"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总基调,创造省域发展空间"稳中奋进"的多类型操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港口的发展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海港"的概念,形成海(江河湖)港、陆港、空港等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的"枢纽型大港口"新概念。站在"十三五"规划期的新起点上,中国正在实施的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和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决定了枢纽型大港口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新动力和新增长点的新空间,决定了"港城一体化"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第一基本特征。建设枢纽型大港口需要依托城市行政全域空间;需要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需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需要建设高效枢纽型经济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后,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指导思想和根本战略方针,形成指导建设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观。新战略观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充分体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挥棒,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是经济发展"硬道理"的时代特色;充分体现发挥城市"火车头"的伟大带动作用,以城市利益共同体为主题,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实施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创造沿海沿江(河)沿线沿路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新轴带;充分体现中国与世界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实施"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宝库的璀璨"明珠",成为新常态下指导城市和城市圈群发展空间新布局的伟大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规划期,中国的城市需要以新思路、新气魄、新举措、新模式谋定经济发展的主体思路;青岛把建设成熟型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基本出发点,确立主体思路是:以人为本,从全球的方位参照对标城市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模式;强化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形成世界一流城市格局;使开放型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性经济形态;提高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水平;在强化海港、空港、陆路物流港、公路旅游港等的建设中,综合平衡发展大港口经济;打造制造业升级版;全域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建设财富中心;全面振兴现代形象产业;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举推进。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按照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认识城市的"历史性地位",无论何种规模型级的大中小建制市,其在城乡共存的区域发展空间内所产生的影响力、拉动力和辐射力,都发挥着"中心"作用,在理论上都可以称之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在城乡共存的区域发展空间内发挥"中心"作用,需要在"溢流效应"最大化的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大地释放"火车头"能量的"溢流"源泉;需要把握好中心城市发展新方位新趋势,不断创造发挥"中心"作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完成两个"百年目标"的区域未来发展时空中,需要遵循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八大"规律,适应新常态,抓住变化机遇,科学把握以城市圈群为空间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区域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内容的"速度模式"主导的科学发展;遵循"民生为本"的发展规律,长期坚持发展与民生并举的第一要务战略方针,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水平;遵循"生态至上"的发展规律,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创新驱动"发展规律,集聚全球创新研发力,建成特色创新研发体系;遵循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性经济形态;遵循经济结构优化规律,在提升城市能级中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形象产业;遵循"大港口"经济发展规律,区域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立体交通体系;遵循生产力空间布局发展规律,区域要形成城市发展的理想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面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以新战略观为指导,在中国日益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情势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地表现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历史性转变,列首位的是从"善政"向"善治"的伟大跨越,以适时适应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创新城市善治融合发展新模式。创新新模式需要构建城市统筹"三生"融合发展新布局,开创城市生产力、消费力、生态力同步发展新局面;需要创新三大主体和谐治理城市新模式,不断打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全方位实施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站在历史方位新起点上,加快发展旅游经济,需要旅游经济完成由全域旅游向全域宜游历史性跨越、由单体城市全域宜游向城市圈群全域宜游历史性跨越。域际旅游经济完成"历史性跨越",呈现出三大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是不同发展水平的都市圈通过竞争与合作形成的空间交互与叠加的经济区域。城市群经济增长主要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功能及创新等方面,城市群经济增长需要从要素投入、产业布局、空间异质性等多重维度进行考察。引入空间权重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对资本积累的依赖程度较高,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中原城市群内部联系较弱,创新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基于空间和产业的多维价值链,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的城市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升级效果不明显。中原城市群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在发展中应体现柔性化、层次化、多样化和多核化的发展理念和推进措施,各城市内部形成"中心+组团"发展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开放协同和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加速推动空间效应的形成和提升,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鲜明特征的习近平治国理政伟大学说为行动指南,笃定改革开放四十年周期再出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大战略为新起点新命题新蓝图,使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进入"一以贯之与刮目相看"的、绘就适应"强起来"的时空布局新版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理论与实践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城市化最重要的是建立符合国情的大中小城市结构;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最大的内需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首要指向是小城市化;小城市化是把现存的"镇"越来越多地建成镇级小城市。镇级市为形成城市化与城镇化合理空间布局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破解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难题,表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与城镇化内涵与外延最本质的制度性特征。"镇级市"同现行的"小城镇"有着质的差异;必须以高超的顶层规划设计和制定科学建制标准,推进镇级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中心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融合,提高战略取向一致性,促进不同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不断将我国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正在走向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不忘初心、"赶考"自信、继续前进,面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面向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化发展新时期,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空间,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力的"火车头"作用。如何创造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成为新常态化新时期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城市发展空间理想的统筹运行生态"的概念实质是,城市发展空间在一定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下,处于统筹运行可塑性的状态,状态越好,其生态值越高;状态的最大化,就是可塑性的理想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幅源辽阔、地区间差异极其显著的发展中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区域经济作为特殊的特征存在于现实经济发展当中。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区域经济虽然受到了中央宏观政策的极大重视,区域经济已经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但宏观经经济政策的区域空间效应并不佳,区域经济冲击着中国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如何合理地配置区域经济这个特殊因素,已严峻地摆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面前。十七年改革中急剧扩张的区域经济功能,使国民经济运行轨迹和机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关系日趋区域化、生产力的运动日益表现出区域特点,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已不可能无视地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划为七个经济区域:长江三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提升为国家战略,且提升其一体化发展水平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明确要求.在地理空间的基础架构上,基于长三角城市间有向多值信息流网络关系视角,全面探析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体系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信息交换功能显著增强,城市体系由单中心的三角形等级结构向多中心多层级的扁平化网络结构演化;2011年,长三角城市体系网络空间组织形态明显呈现出以上海为单极中心,以南京、苏州、杭州为支撑点的"(爪)"形结构;2015年,继续保持上海的单极中心结构,同时,以苏州、南京、合肥、杭州为辐射中心的"(人)"或"(爪)"形子网络结构正在形成;2019年,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组织结构已初步形成,同时,沪宁杭已构成长三角信息流关系经济地理空间的核心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是单纯指物理空间上的一体化,而是通过建立区域价值网络实现关系经济地理上的空间一体化.建议将政府作为新一轮区域合作的主体,打破行政壁垒,将长三角城市群视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网络,从更灵活、动态和开放的角度界定空间规划单元,在考虑地理邻近、行政层级等的同时,更加重视从城市间的关系经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行定量测度和定性解读,继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背景下通过建立区域价值网络实现关系经济地理空间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城市体系不仅是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力的保证,而且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条件,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但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失衡与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并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城市体系优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现实路径是"抓中间、促两头",即通过加强次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区域性城市群的发展,促进不同类型要素资源的分层流动和落后地区的经济集中。同时,通过促进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互动来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从而实现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下的广西生产力再布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心城市生产力布局是区域生产力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的重新定位及生产力的再布局,积极探索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以广西为例,寻找基于中心城市定位下生产力再布局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港口经济与上海港口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港口经济是指以优良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以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优选型经济模式。略观港口经济的发展史,就其与现代物流业在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联动效应,可得出以下认识。1.港口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经济中心———港口城市的建设经济中心形成的关键在于其所依托的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但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产生要依托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