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区域信用一体化的必要性和优势,对可能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区域信用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地方政府对区域信用一体化面临合作治理的困境,需要构建区域信用政府监管与社会治理创新联动机制,形成整体性的治理网络和联动机制.把信用长三角建设成为国内区域信用一体化、区域信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适用于长三角区域信用一体化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构建区域信用治理与区域法治建设的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3.
实现区域协同创新不仅能够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从协同学视角分析了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特点,从京津冀创新资源条件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目前三地在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含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创新要素协同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4.
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探讨了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前提,包括城市定位、地理资源和产业结构等都存在梯次性和互补共生性.通过对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比分析,从规划政策、人财物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探讨了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就提出了新时期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绘制出在构建市场体系中同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远景蓝图。天津滨海新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市场体系中精心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更好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一、战略地位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首  相似文献   

6.
张茜 《天津经济》2015,(11):11-13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高校协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情境、协同创新内涵及高校协同发展现状,梳理京津冀一体化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通过战略协同、组织创新,促成创新资源的自由流通、共享与整合,探索建立高校协同发展的机制,提出完善京津冀农业高校协同创新的建议,进而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与三地经济的协同发展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京津冀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进而实现三地金融的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1.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经济功能过密,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河北省的一些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加快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2.京津竞争态势激烈,难以形成合力效应。以往京  相似文献   

8.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在全国逐渐展开,国务院、各省市区相继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至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条状”的行业信用体系和“块状”的区域信用体系相并存的局面。纵观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历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路径将沿着:“条状”的行业信用体系到“块状”的区域信用体系,再“整合”成全社会信用体系。厦门市属于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9.
和谐农村构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农村信用制度缺位.农村信用表现为信用道德是和谐农村构建的本源,信用契约是和谐农村构建的基础内容,信用体系是和谐农村构建的基础工程.农村信用问题体现在诸多方面.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措施包括县域信用体系、信用互助担保联合体、信用保险等,从而建设立体的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在德国,无论是个人租房、找工作,还是企业登记、贷款,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社会信用体系网络仍任重道远。德国信用体系建设在体系框架搭建、信息采集使用、信用市场培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未来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模式与路径提供借鉴。一、德国社会信用体系形成历程及架构(一)德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周刊》2014,(46):34-35
正北京将自觉主动"瘦身健体"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加快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的共同体,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高水平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这方面,北京将自觉主动地调整疏解,自觉主动地融合发展,自觉主动地瘦身健体,以调整疏解换取高质量的发展,以调整疏解有舍有得换取更好环境。北京将以收获和保持"APEC蓝"为动力,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并下发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用信息在部门间协同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通过健全信用数据仓、创新信用数据场景应用等途径,进一步健全信用数据链条,为浙江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近年来,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一朵云”基础设施,打通信用数据壁垒,实现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助力政府精准监管、保障市场有序畅通、推动社会有效治理。但是,浙江省级部门间“信息孤岛”“数据鸿沟”等现象依然存在,信用信息在部门间协同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亟需进一步健全信用数据链条,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区域在信用制度趋同、信用信息共享、备案机构互认、信用环境营造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化,已成为国内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早、融合好、水平高的先行示范区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国家从来不遗余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过程较长。从管理机构来讲,央行、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行政事务部门都有各自的信用信息库建设,各自为营,难以整合;从区域角度看,各省、市都在兴建自身的信用数据中心,互不承认其有效性;从服务监督机构看,资信评级机构遍地丛生,却至今仍缺少一些具有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机构。信用体系建设犹如断裂的轮轴般散落在角落,无法连接也就无法发挥其推动经济社会向前滚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彦年 《浙江经济》2012,(17):26-27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生产总值达到114910亿元,约占全国的24.37%。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三省一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用体系。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催生了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作与发展。区域信用合作成效在国家有关部委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党委政府以及信用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合议、合作、合力"、"互信、互助、互动","信用长三角"建设逐步实现由务虚到务实的嬗变,从意识接轨、观念接轨到机制接轨、信息接轨、市场接轨,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李坤 《特区经济》2007,(2):296-297
文章阐明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列述了目前我国各地进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形式和存在问题,最后,就所认识的五个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看法。  相似文献   

16.
倪君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6-30
协同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及子系统协同创新水平的演变趋势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0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京津、津冀、京冀创新子系统向均衡发展演变支撑区域整体协同创新水平提升;河北创新系统有序度的快速增长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度的提升做出了显著贡献。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提供一定研究支撑,同时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广义的信用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区域信用是维系区域一切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正常进行的纽带,具体表现为区域的行政的、经济的、社会的各部门或行业的信用,包括政府(官员)信用、商业信用、金融信用、商品信用、科学技术信用等.没有良好的区域信用,就没有良好的区域形象;建立健康、和谐、不断发展的社会,必须构建良性的区域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优化信用环境建设可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在建设信用体系过程中存在着政务诚信缺失,降低政府公信力;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失信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应从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政务诚信监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完善个人信用体系配套制度;健全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充分发挥失信惩戒作用;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等方面入手来优化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未来社区是继特色小镇、"最多跑一次"改革之后,浙江省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但以信用赋能未来社区建设面临着治理方式转变难、信用数据孤岛严重、信用应用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建议针对未来社区场景特征,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构建未来社区"1+X"信用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在区域内依托各自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既有利于各区域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缓解首都的压力。文章在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未来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策略及效应,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