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相似文献   

2.
张飞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114-116
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文章从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入手,在分析古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和初步构想,指出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徽文化旅游圈是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旅游文化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具有精神动力支持和调节社会行为作用,以及两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旅游文化内容、形式、业态,不断创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旅游文化生产力、旅游生态文明,促进旅游文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与文化是共生互动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源泉。旅游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旅游文化的经济效应是旅游文化与旅游主体、客体、介体在融合过程中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5.
丁新军  田菲 《特区经济》2011,(12):163-165
以旅游功能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日益受到政府和旅游业界的青睐,并成为发展潮流。本文先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经济空间实践创新模式。进而以唐山市为例,探讨了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培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专家指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不是世界的政治中心。所以,北京要做世界城市,只能以文化立市。文化立市里面,旅游自然是重中之重。北京市旅游局公布的《世界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认为,旅游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撑,是源于旅游产业独特的自身优势。该报告称,旅游是世界城市扩大消费的重要动力,发达的旅游产业为世界城市带来了旺盛的旅游消费,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据统计,巴黎是世界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每年的旅游外汇收入占法国全国的一半以上;伦敦的旅游产业一直是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同时,旅游产业也是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伏羲文化”作为天水地区特有的一种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一系列分析。首先阐述了伏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其此,分析了伏羲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提出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完善基础服务实施,强化监管体制,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树立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科学发展观念;政府应扩大资金投入和对外宣传工作,开发...  相似文献   

8.
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湘西州旅游产业打造的重点方向,文化场馆建设的滞后性、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孤立性,是阻碍文化场馆自身建设及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此背景下,关于两者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协同发展的探讨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9.
黄春 《魅力中国》2014,(13):15-16
本文从分析中外乡村农业旅游文化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我国乡村农业旅游文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以特色性、真实性来树立农村旅游与鲜明的农业文化意象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陕北文化生态旅游的意义,分析了陕北文化生态旅游的构成体系和发展模式,指出了陕北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要整合旅游资源;突出产业集聚;打造旅游产业链;提高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
许树辉 《特区经济》2006,(2):213-215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从社区层面进行旅游目的地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文章从社区层面上对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聚居、经济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社区这一更宏观层面意义上,探讨旅游社区具有地格特色和本土文化意境的稀缺性资源,从整体上把握好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的和谐共赢,实现旅游社区整体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并确保旅游社区之间统筹与合作,方能实现旅游社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优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的融合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主要包括原生性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和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业的运用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黄英  龙良富 《特区经济》2010,(1):156-158
文化旅游经济开发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升文化名城建设的形象塑造,影响文化名城建设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在加快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下,中山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在城市文化资源、文化-区位条件、相关产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山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六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本文以黄山市为例,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构筑旅游文化产品体系,打造旅游文化新业态、发展旅游文化商品,实施旅游文化品牌项目带动、培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深度营销、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保护徽州文化生态、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亮点。文化旅游靠特殊文化资源吸引众多游客。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决定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了解维吾尔族麻扎朝拜的文化背景,对麻扎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资源基础、经济因素、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旅游支持5个方面构建包含15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孝昌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准则层中资源基础的权重最高为0.362,旅游支持最低为0.104,孝昌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60.236,孝昌县乡村旅游可发展水平处于初步可持续,发展潜力无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挖当地旅游特色,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孝昌县乡村旅游品牌;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配套设施的健全与完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落实责任主体,提升管理规划水平等方面来发展孝昌县乡村旅游可持续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景观环境的创造设计、家园梦幻的情境设置、娱乐项目的产品研发、动漫影视的创新创意、旅游商品的基地建设、网络宣传的策划推动,可快速形成集聚化、规模化、衍生发展和扩散力强大的民族旅游文化创意经济产业体系,推动产生千亿元的社会、文化、经济综合产业效应,最终实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和创新保护目标,并获得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提升转换和民族文化旅游创新繁荣的永续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8.
唐剑  江宗德 《特区经济》2010,(4):220-22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我们只有在开发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它进行保护,才能保证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贵州民族旅游业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应用产业发展的三大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曹平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15-118
文章认为,旅游业是西部各省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对环境资源的依存程度很高,其快速发展导致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盲目性问题和保护缺失问题,使得许多旅游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以云南、陕西和广西三省区为例,对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务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增建  王金叶 《乡镇经济》2009,25(5):109-1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是一种强调由当地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发展模式,它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参与,其关键是通过内部整合力量、社区动员、当地旅游资源和社会团体潜能开发、乡村特有文化保护、政府职能转变等,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完成社区组织建立和组织创新、构建内外各利益群体协调平台、增强个人和组织的权力、重构符合时代发展的乡村文化、建立利益相关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创新政府参与形式等等,最终形成由当地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