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1997-2009年新疆16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研究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本投入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动态条件下市场成熟度、人文、制度等无法量化的因素对当期经济增长作用较大,从长期看能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水平,资本弹性下降,人力资本影响更为显著,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资资本投入的说法并不能成立。从区域差异来看,不同要素投入对南、北疆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李源 《南方经济》2016,35(11):125-132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应从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而科技创新又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内容。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广东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尚不十分清楚。文章利用2004-2013年广东全省及其各地级市数据,分别采用非参数和参数法考察广东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经济增长的动力虽然仍主要来自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逐渐增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正在缓慢增长。广东科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并且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创新效率是直接导致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Solow的增长核算方法,对1952~2005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进行测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劳动投入的贡献非常小;②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差异是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投资倾斜政策,同时中西部地区自身应注重基础设施,人才环境等投资环境的培育和完善以吸引外来投资;③地区增长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生产率增长差异,加快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速度,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是缩小我国地区增长差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增长核算方法建立在封闭经济框架下,主要关注的是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忽略了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事实上贸易条件改善的效应与技术进步类似,都是在资源投入不变的情形下,增加了能够获得的产品。本文应用一个建立在超越对数GDP函数基础上的指数方法,将名义GDP的增长分解为非贸易价格变动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要素投入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并考察了中国1993年至2003年间的经济增长,该期间的名义经济增长的来源为:非贸易价格效应的贡献份额为34.13%,贸易条件效应的贡献份额为-4.50%,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为31.54%,劳动投入的贡献份额为4.40%,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为34.39%。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有经济投资与非国有经济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始终是改革历程中的焦点问题。在理论上推导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关系,应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世纪以来,国有经济投资能够拉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但后危机时期的拉动效应较危机前明显下降,且拉动效应具有滞后性;同期国有经济投资会挤出非国有经济投资;非国有经济投资受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制约。  相似文献   

7.
规模递增、技术进步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45-49
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技术进步贡献率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用OSL估计方法建立了样本区域旅游就业线性模型和索洛余值增长模型,研究发现:已有研究中基于经济规模不变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前提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弹性和为2.03,呈规模报酬递增,且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贡献差异明显,资本投入要素贡献度高达182%,劳动投入32%。平均广义技术进步贡献率极低仅为一11%,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最后为持续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提出加强技术引进、制度创新及继续大量资本投入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1-2018年三亚市旅游业、经济发展数据,首先分析了经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然后通过索罗余值法对旅游业效率变化及要素投入贡献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旅游业拉动三亚经济增长效应高于其他沿海旅游城市;三亚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无规则波动,旅游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要素投入,资本要素投入是主要驱动力,技术进步对旅游业的贡献并不明显;技术进步对旅游业增长的贡献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7年、2018年技术进步对旅游业增长的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影响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和创新支撑两个部分,利用1999-2007年广东省21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企业创新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和政府创新投入对工业产出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1)要素投入仍然是促进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第一因素,珠三角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其他市更依赖劳动力投入;(2)企业创新投入是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源泉;(3)区域创新环境对工业总产值的提高有一定影响,不同区域的创新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珠三角区域创新环境优于其他市;(4)政府创新投入不仅没有有效地增加企业产出,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出贡献反而为负,寓示着政府研发投入对企业研发反而可能起到了挤出效应.我们的结论表明,广东产业升级不仅要加大科技财政投入,还需要对现有政府科研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中国就业弹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由修改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劳动力需求方程,找到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资本存量、实际工资、技术因素和市场化程度;并将这些因素与就业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需求量、资本存量、职工工资、技术因素和市场化程度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就业量的带动作用不显著;技术因素虽然短期对就业有挤出效应,但其增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具有较高吸收就业的能力,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肖红军 《改革》2021,(1):74-91
现有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可以归纳为功能导向、效率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政策导向,这些方法逻辑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贡献性,但尚不能有效刻画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完整“画像”。这里对已有的五个基本导向进行了细化,将能力导向作为补充,并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识别、行业领域决策和实现方式设计三个纵向逻辑构面,分别构建了适应性的方法逻辑耦合,形成了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六大核心问题,即“量”“质”问题、“国”“民”问题、“进”“退”问题、“内”“外”问题、“央”“地”问题、“产”“融”问题,可以从整合性方法论中选择适宜的方法逻辑组合予以回答。整合性方法论在现实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树立全局思维、生态思维、动态思维、问题思维和场域思维。  相似文献   

12.
转轨时期地方政府配置资源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它能够明显影响到投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资源比例,地方政府通过对这种比例的选择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实际比例会对地方政府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路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文根据“转换份额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解,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三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吉小叶  杨丽  刘剑锋 《科技和产业》2014,14(12):147-151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选取126家在沪、深两市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探讨我国现阶段国有和非国有制造业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企业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存在差异,并且制造业企业中物质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效用已成递减状态,智力资本已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提升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荀关玉  杨筠 《特区经济》2009,(8):258-2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变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非国有经济比重上升,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按劳分配比例的下降,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比例的上升。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按照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产业创 新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对应的社会分工角色的不同,本文在工业分行业层面上将人力资本大致 划分为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并将三类人力资本全部纳入生产率决定 方程,使用中国工业2000-2014 年间35 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来考察三类人力资本对中国工业生 产率的影响。为了克服考察期间工业统计口径变化导致的估计偏差,本文按照相关指标将变量统 一调整到全部工业口径。实证检验发现:①专业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均能 够显著提高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并且效果依次增强;②进一步引入三类人力资本与行业异质性变 量的交互项后发现,三类人力资本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传导效应,在国 有产权比重较大、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密集度较高的细分行业中,专业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 企业家人力资本均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黄娟娟 《科技和产业》2024,24(2):206-211
数字经济驱动社会生产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推动供需平衡,促进各行业数字化改造,加速产业变革,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选取2011—2021年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数字经济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促进作用,中介效应表明人力资本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产业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是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后出现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产业系统集成的实质是在技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基础上,由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跨时空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鹿的过程。广电产业系统集成的演进模式分为自组织型演进、他组织型演进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在于提高东北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新视角,其对区域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提升的推动作用是无须质疑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为:抓住机遇;深化国有企业改造;强化创新机制;完善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资源配置与总量生产率"框架下研究提升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在启动内需动力和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研究样本,采用陈永伟、胡伟民(2011)建立的引入中间投入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框架,测度了资本、劳动和中间投入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和产出缺口。研究发现:(1)考察期行业间的劳动、资本、中间投入三大要素对产出的扭曲变动效应均为负数,表现为"中间投入扭曲带来的影响>资本扭曲带来的影响>劳动扭曲带来的影响",中间投入的影响最大且呈现扩大趋势。(2)资源错配造成的产出缺口平均为8%。其中资本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2倍,中间投入造成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约为劳动错配造成效率损失的4倍。(3)工业产出和TFP变动的分解表明,要素投入增长依旧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各行业TFP的提升主要动力源于各个行业总体TFP的增长,份额效应和扭曲改变效应微乎其微。(4)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行业集中度越高、国有企业比重越大的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和中间投入过量问题。文章研究表明加强中间投入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启动内需和构建双循环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