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泽林 《发展》2013,(12):10-13
十一届i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紧紧围绕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事关发展的重大改革问题作出战略决策。1978年12月18日~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以农村改革为发端,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我国从此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4年10月20日召开的十二届i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1978年发端于中国农村的改革。成功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也让大部分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但30年之后,农村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如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起点上进一步发展农村、建设农村?  相似文献   

3.
1978年后“改革开放”四字方针的形成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邓小平同志将“改革”和“开放”合起来,作为现阶段中国国策,开创了中国大踏步前进的新时期,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但是我们仔细的考察,“改革开放”这个四字名词,并非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而是“改革开放”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在过去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每到一个关键时期,思想理论界都会出现激烈的争论,这有助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本的主要观点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仍然会遇到左的思潮的阻碍;新时期要以扩大开放来促深化改革;新时期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新时期要拓宽经济特区做“实验”的领域;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政府转型,减少腐败空间。  相似文献   

5.
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在继承毛泽东发展观的基础上,邓小平又继续创新,不断开拓,对“为什么要加速经济发展”、“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他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设计,就是中国的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就是邓小平最著名的经典性论断。  相似文献   

6.
陈桦 《开放潮》2002,(3):36-37
10年前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发表了重要谈话,以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现在看,对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它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又一座里程碑,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如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对待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态度,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等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了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它解决了中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比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步子要迈得大一点等等,进一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指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同年召开了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可以说南方谈话指引了中国十年来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饥饿的逼迫下偷偷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拉开。自198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之后。农村一度几乎被遗忘。  相似文献   

8.
农村的“两个飞跃”与股份合作制──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的一条论述文/马恩成一、①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的许多指示和理论概括,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990年他又推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剪除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3,(34):16-27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落幕,中国新一轮的全面改革正式起步。如果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第一次改革”,那么现在走到了又一个历史转折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正面临着“第二次改革”。  相似文献   

10.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真正活跃起来,使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进发出来.使中国共产党大踏步走在了时代前列。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世所公认,中国的变化沧海桑田。中国的前景光明灿烂。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使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留守老人”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沉重话题.是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关爱“留守老人”.真正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硬道理。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做出了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定,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造就了此后中国29年的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3.
赵雷 《首都经济》2008,(5):36-38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而今改革开放已经步入了第30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许经勇 《江苏经济》2003,(10):36-3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而在发展中壮大县城经济,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它将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步入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走过了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青海,也因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摆脱了贫困和落后,初步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倍,达到760.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长5.8倍,达到13836元;  相似文献   

17.
30年跨越三大步 总的来看,中国的体制改革创新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三个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  相似文献   

18.
陈锡文:农村改革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年改革之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头。下一步农村改革发展方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走,方方面面都在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综合看这些年农村的变化,有的非常积极,比如农村金融的推进;有些今后到底会怎样还不清楚,比如土地问题;还有一些在我看来是应该制止的,比如为了城市进一步扩张,而“剥夺”农民的现象。以下就这三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新世纪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动员令,是一个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科学发展纲领,是一个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指导文件,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浙江工商》2008,(10):12-15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工商联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