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道德源于社会生活,现实生活世界是建构整个道德教育大厦的基础和原发性根基。道德教育只有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散发其迷人的魅力,显示出德育自身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基础道德教育,社会经济道德教育,社会理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赵宏瑞 《黑河学刊》2012,(1):158-159
约翰.威尔逊是当代英国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家,在《道德教育新论》一书中,他阐明了自己对道德教育独特的见解,大篇幅论述了道德教育的背景和哲学基础,并且指出了实践道德教育的方法,他的理论在道德教育领域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关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长期以来采取“制度化模式““灌输式模式“等教育方式,导致学校道德教育走向误区--脱离生活,缺乏情感体验,缺乏人文关怀,造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因此,要想提高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就要使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使知识性道德教育与生活性道德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把德育建立在人对人理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闾彬  华南 《理论观察》2007,(2):31-32
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应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为立足点,以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并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生活性和时代性,来帮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6.
杜威以"教育"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探讨道德教育走入现实生活的内在诉求,阐明学校的社会功能以及道德教育的社会导向,显示出回归现实的生活教育观。道德教育面向现实生活的态度,反映出"教育即生活"的核心理念,即从现实生活中展开道德教育活动,以确立人们的日常习惯和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面向现实与走入生活。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校培养的正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人与自然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方法存在差异,世界各国在实践中采用的道德教育模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但各国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视和经验,对我国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胜利  赵菁 《发展》2012,(12):99-100
文章论述了西方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认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道德教育是习俗的、社会的,中世纪,虽然道德教育与宗教实现了异化结合,但仍未脱离人们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以来,伴随着科技理性对人们的文化生活的全方位影响,造成了现代人实存的本体性的生活矛盾:无法从超越的意义上把握生命真谛,道德教育也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和环境基础以及必要的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生态道德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全民教育、实施规范约束和推动社会实践,不失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尚梦瑶 《魅力中国》2010,(34):91-92
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素质基础,只有将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的统一,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良好的人才基础。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人民道德文化素质是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提高人民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我国大学教育中也应当继承吸收这种有效的传统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道德生活中有一个“知行不一”的难题.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承认该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并认为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道德意志的强弱以及是否具有实践判断力等因素对“知行不一”问题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应从单纯的道德认知教育向道德认知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实践判断力的锻炼等方面侧重.  相似文献   

13.
国外高校道德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提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水平奠定了基础。从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经验中反观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困境,推动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赵金霞 《改革与开放》2016,(24):109-110
本文站在日常生活的维度探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具体的引导策略.马克思的“回归生活世界”重视实践的思想构成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理论基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需要向生活世界转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实现需要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寻找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开展意识形态日常话语构建,创新日常生活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培育多元主体,探索意识形态生活化的有效路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和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了理性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曲折的,道德的形成是复杂的,主张应充分调动社会、家庭、学校参与道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切实把大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道德养成教育和道德提高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6.
《尸语故事》 是一本深受藏族群众喜爱的故事集,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故事投射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尸语故事》 中筛选出适宜藏族幼儿的故事,并有效融入幼儿道德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而且有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李奎刚  韦珂 《理论观察》2015,(3):137-138
当前,互联网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大学生是网络应用最活跃、最积极的群体,因此,它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极大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存在问题和对策,期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纪教育;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等几个方面,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教育方法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同时,从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明确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在联系,从而论证了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灌输德育的知识理念,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知道了“以何而生”的人们却越来也不懂得“为何而生”,道德滑坡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同样也使得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处于瓶颈状态,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造成德育困境的因素及超越路径,为现如今的道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