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人民群众和传承中华文化,围绕国家和党的伟大使命与历史任务,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在"十四五"期间,重温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光芒,对于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具有重要启示,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和以扩大中外文化交流为革新等路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2.
种种历史因素汇合使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列主义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不同时期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的文化选择;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着先进文化建设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先进文化选择的历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毛泽东文化观的核心内涵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形象应当是"主权在民",文化要服务于人民,文化要成为动员人民,团结人民,激励人民,给人民以力量的精神武器。毛泽东着眼文化的战略是伟大的,伟大的战略造就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形象。在改革开放,复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的文化观能给人们以极大的启迪,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基本路线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环节是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以解决市场竞争机制条件下按劳分配所产生的贫富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坤 《理论观察》2012,(4):21-22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创者,也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发起者,他致力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文化建设,虽然晚年时期文化观发生转向,但是他的文化观中的积极思想始终作用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已经10多年了。他晚年所极度忧虑的,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被“和平演变”的问题,终于在东欧发生了。30多年前,毛泽东提出的反“和平演变”思想,其中许多正确的东西,早已被对他晚年错误的批判所淹没,有些已被当成错误的东西抛弃了。然而,新的实践告诉我们,毛泽东的反“和平演变”思想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思想。因此,对他晚年的这一思想进行再认识,这对于防止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总结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国特色,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外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8.
杨蔓 《改革与开放》2016,(2):115-116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中最根本的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为历史基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区别于他国的特色,是二者的传承与超越.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思想基础及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中国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的凝练.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思想底蕴和实践基础,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宝贵品格.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劳动观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生逢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劳动观的三重维度分别是劳动价值观、劳动认识观、劳动实践观,三者分别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劳动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怎样认识劳动以及怎...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团结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取得更进一步历史性成就。为了更好地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必然要实施一系列措施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增强大众认同方面有着严峻的现实挑战。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认同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需要我们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担负起自己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是"四个自信"的坚实基础,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要坚定不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必须确切掌握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应该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在人民身上,这一过程突出人民的主体性。文章以唯物史观作为思想资源,梳理唯物史观中对人民主体性的论述;人民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坚持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人民主体性思想在文化自信中的价值体现等方面来探讨文化自信中坚持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毛泽东监督问责法制思想和司法实践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毛泽东"人民本位"的监督问责观,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思想和监督问责"官员",反对特权,平等适用法律的思想是对"民为国本"、"道德教化"、"刑过不避大臣"等优秀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因此,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创造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其中包括精神文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文化理论.虽然国际国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依然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几个原则,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社会主义主体意识形态的安全;必须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推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加有力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地方市容环境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部分。工作战斗在市容环境文化建设的党员干部和劳动者.必须以很强的政治敏感性.毫不动摇地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富有区域和地方特色的先进市容环境文化.为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艰苦奋斗历程中,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沧桑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青海红色文化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着深厚的时代价值和理论内涵,彰显着时代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青海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通过对解决这些困境的路径进行探究,增加青海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民族自信,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文化自信不断砥砺前进的伟大历程,文化自信是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