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国才 《首都经济》2010,(10):61-63
文化创意产业是进入新世纪国内外许多城市纷纷推进并得以迅速增长的新产业模式和新增长点。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12.6%。正确解读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深入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关系,从而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开发,对于有力推进作为门头沟区重点产业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在区域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秋香 《科技和产业》2019,19(11):93-97
在"互联网+"产业发展新模式及新业态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然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在界定昌九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昌九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缺点;为明确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昌九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对昌九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推动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特点及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确保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出发,提出了相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翔 《特区经济》2012,(9):30-32
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大珠三角地区在逐步完成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阶段以后,对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城市化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不仅是制约大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政策手段。本文最后通过对大珠三角地区的研究,以文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对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合理的空间结构,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新的路径选择,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4.
邹立清 《北方经济》2010,(20):26-28
本文分析了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重点从审视资源、错位发展、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塑造品牌、构建产业链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珊珊 《中国城市经济》2010,(5):229-229,227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广为关注的新型产业,对促进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北京市在2005年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对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及行业结构的分析,为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范桂玉 《特区经济》2009,(10):84-86
作为国际性现代服务业发展引领区域和国际经济文化交往的窗口,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魏厦 《科技和产业》2019,19(2):52-55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是近年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可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方向。为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对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实证分析说明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探讨门头沟区文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地域文化资源是根和本。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打造"特色化"、"本土化"和"健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是进行丹东市文化创意产业定位应当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丹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与区域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相结合,从而形成"丹东特色"和"丹东品牌"。  相似文献   

9.
以全市惟一以影视为主导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体系闻名的怀柔区,经过多年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持,初步确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企业、人才、资金和项目等产业要素资源呈现出规模集聚态势。  相似文献   

10.
谢宏斌 《改革与战略》2012,28(12):100-103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功能的新兴产业,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认为,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构筑适应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模式、推进新兴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和业态发展,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发区作为江苏省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外向度最高、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区域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省内各级各类开发区已经成为各地创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的排头兵。然而,在开发区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也面临着“后开发区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威胁,存在职能定位混乱、发展和竞争优势下滑、产业链增值缓慢等发展困境。以江苏开发区产业链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江苏开发区产业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各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各地方政府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和优化的途径之一。江苏省作为传统的经济大省,在制造业基础、服务业发展环境以及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江苏也面临传统服务业比例过大、硬件设施不足、软件环境差、地区差异大等挑战。合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江苏省至关重要,是决定其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刘雪妮 《科技和产业》2022,22(4):123-128
科技服务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构建成熟的科技服务业体制与机制,是科技服务业稳定发展、促进企业创新活动有效展开、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处于增速下行、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分析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效率及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常州市近10年的科技服务业投入产出要素为依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研究了常州市科技服务业近10年的创新效率情况,并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比常州市科技服务业在苏南五市及江苏省平均发展中的水平定位。  相似文献   

14.
港口物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器。文章在对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港口物流业是苏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接着探讨了港口物流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并对发展苏南地区港口物流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供给侧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影响力愈加明显,现代通信业,制造业,服务业,军工业等诸多产业正受到信息化的广泛渗透。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强省,江苏省正利用其区位优势及战略地位,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科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分析江苏整体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试图分析找出造成各城市之间信息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为提高其信息化水平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物流业发展对江苏沿海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锋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6-8
文章对1978~2008年间江苏沿海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江苏沿海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指数函数关系,揭示了物流产业对江苏沿海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衡水区域经济发展已经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创造基本条件。发展产业集群对于衡水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衡水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企业间协作不够,集群产业链较短且发展不完善等等。因此,必须从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专业工业园区、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产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企业和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等突出问题。促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使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占据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势在必行。本文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仲晓东 《改革与战略》2009,25(3):126-128
近年来,经济国际化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淮安地处苏北腹地,其未来的发展必然与苏南的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紧密相连,其选择哪种产业和如何选择产业才能更好地发挥淮安经济优势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利用区域战略产业指标选择近期淮安战略产业并提出可行建议和方案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区域产业转移问题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差距悬殊,而各区域又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又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的差距。因此,顺应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趋势,加大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经济扩散的力度,对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顺利实现。“两个率先”与“富民强省”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