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发展都市旅游的优质资源,但在其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鉴此,应当进一步总结具有上海特色历史文化风貌区旅游开发保护的基本思路与运作模式,这对上海构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具有重要的决策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滨海文化彰显城市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在于它是丰富的、特色鲜明的,而这些是靠它独特的城市文化风貌体现出来的,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一个城市文化要素越集中、特色越鲜明、越容易为人们所铭记。云南丽江、山西平遥、河南洛阳、江苏苏州,都以其鲜明的城市文化风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化广西"战略框架下的广西城镇特色风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广西城镇建设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文章意在理顺"文化广西"战略、城镇特色塑造和城镇竞争力三者的关系,提出广西城镇特色风貌规划的方法和重点,以期对"文化广西"建设,增强广西城镇竞争力,推动广西城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城中村改造民意调查——以石牌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原有的城市格局被日益打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迫于利润的驱使,城市被迫向外延伸和拓展,城乡交融之处的农业用地不断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建成区在短期内的迅速膨胀扩张,在利润的推动和吸引下大规模的外来人口会聚在建成区,形成商业繁荣、交通拥挤、阴暗潮湿的城中村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的定位实质是对城市形象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定位,它是城市形象战略研究的核心,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首要环节。对城市形象的定位要从城市的性质和城市建设现状,特别是要从具体城市历史化、特色、物古迹等形象资源条件出发,充分体现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三个特点,遵循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注重其整体风貌特色及前瞻性。一般来说,城市形象定位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04,(9):50-51
宣武区是古都北京的发祥地,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给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灿烂的宣南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宣武区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人民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各条战线上均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如今,走在宣武区的大街上,扑面而来的是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面对新的形势,宣武区将坚持“城市建设带动,结构优化升级,科教文化兴区”三大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特色功能街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古都风貌的保护。不久的将来,宣武区将成为一个既富有传统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7.
历届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这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塑造了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避免陷入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枯竭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8.
一、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塑造城市特色来医治“千城一面”的通病.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一致.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区第七次党代会做出加快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对城镇特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把塑造城镇特色作为指导我区城镇化的六项原则之一,明确规定:“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塑造城镇特色相统一。把舒展的城镇空间布局、现代化的服务功能、草原民族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城市.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筑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表现,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探讨分析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建筑风貌塑造中存在的相关的问题,并归纳出一些塑造城市特色建筑的方法,以探索出一些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成功塑造城市风貌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建设商业特色街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菊芳  唐跃  王平 《杭州研究》2000,(4):22-23,25
近几年来,商业特色街的建设已成为各地大中城市商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和趋势,杭州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商业特色街既是商品流通的舞台,又是商业文化的载体。杭州是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十分需要有一批各具特色的商业街,更要有能够展示城市风貌特征、体现历史文化底蕴、代表城市品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临湘市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文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文化为内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力创新城市化进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融入文化理念,创城市规划之新。一是突出山水特色。充分利用依山伴水,丘陵起伏的地貌特点,突出山水文化特征,依托山水、丘陵的走势对城市布局进行组团、分割和连接,体现“河在城中,城在山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江南山水生态文化城市风貌。二是突出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内质,突出美化、亮化、绿化主调,搞好重点街道、广场、标志性建筑和城…  相似文献   

12.
城市设计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济南市为实例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化、山水环境、现代风貌等城市特色元素的脉络梳理,力求创造具有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景观,为市民及旅游者提供一个感受济南泉水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城市特色街区是城市历史倒影,承载着彰显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精神、丰富城市形象的使命,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城市的竞争力、知名度具有非凡的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证明,城市特色街区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上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笔者结合各地实践对特色街区建设作一些探讨,希望能促进特色街区在城市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必须格外注重文化的交融和传承,凸显巴渝文化底蕴。但目前,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或好大喜功,或急功近利,缺乏从城市文化上加以考虑。于是,虽然高楼林立,设计理念中缺乏巴渝文化的一水连环。这样做的后果,既泯灭了城市特有的地理地形风貌特色,又失去城市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支撑,而特色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宁波文化品牌,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宁波特色文化吸收了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商帮文化)的优点和精髓,并有新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来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可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宁波持续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吕红 《理论观察》2003,(1):44-45
城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城市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应大力发展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城市广场文化;发展通俗文化事业,开发城市群众文化市场;创立特色文化,推进拳手产品,与国际大都市文化接轨。  相似文献   

17.
李焱 《首都经济》2007,(3):72-73
宣武区是古都北京的发群地,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给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灿烂的宣南文化.‘十五’以来.宣武区在全面保护古都风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大力实施“城市建设带动.结构优化升级.科教文化兴区”三大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特色功能街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银川:西夏古都,塞上湖城 城市风貌特征概括:山(贺兰山)水(黄河)相伴的西夏古都,日新月异的回族首府。 城市精神与性格:厚重与博大。 特色城市风貌资源建设:强化“西夏文明”为代表的人文资源风貌和“山水环抱”的自然生态背景。  相似文献   

19.
薛乾明 《科技和产业》2023,23(19):128-135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城乡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因此城市转型既是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通过对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文献的梳理,认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相应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数据思维理念和城市规划方法,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因此,以智慧城市规划方法研究为主线,从智慧城市空间规划背景概述、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与建设重点以及智慧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3个框架,对传统城市的框架进行丰富和补充,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数字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博 《宁波经济》2013,(1):32-36
工业遗产是与工业发展密切相联的,极具风貌特色、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发达国家从创新研究方法、建设组织机构和探索多样化功能开发和再利用模式等方面对工业遗产保护作出了积极努力。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了工业遗产保护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足。本文就此提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