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有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种形态。在甘肃省农村社会中,正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资金覆盖范围和供给能力不足,而非正规金融缺乏规范性。所以,甘肃省应该完善正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加大资金覆盖范围和供给,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建立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涉及的主体关系分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农村金融环境的产物。在这个金融环境中包括以下几个主体:政府(或监管部门)、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主体(个人或者机构)、农村资金的需求者以及农村资金的供给者。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如图所示,可以概括为:  相似文献   

3.
石晶 《乡镇经济》2008,24(1):107-110
在正规金融高度发达的人类现代经济社会,非正规金融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特别是在中国的农村经济当中,非正规金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非正规金融活跃发展的现实原因和本质因素,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优化农村信贷资源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范川琪 《中国经贸》2010,(20):145-146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农民融资难等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在政府金融制度安排不完善的情况下,主要建立在亲情、乡情等血缘、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得以生存并迅速发展。客观地来说,非正规金融组织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发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运行极不规范,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非正规金融的特点出发,主张因势利导,为非正规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制度和社会环境,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扩大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978年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演变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是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满足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金融需求,弥补了由国家完全控制的正规金融安排的不足,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限制了非正规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国家需要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涂迎春 《中国经贸》2013,(8):100-101
本文利用湖北省的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政府经济行为、投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运用了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湖北省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进行了计量分析。从而得出非正规金融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特点、制度分析及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晶雪 《乡镇经济》2009,25(4):114-118
当前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具有规模大、利率弹性大、借贷方式不规范等特点。制度分析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占据农村金融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于其较低的交易成本、灵活的抵押机制、内生的风险控制机制等制度优势。同时农村非正规金融也有活动范围规模狭小、有一定的蔓延性、缺乏国家政策和法律支持等制度缺陷,需要通过合法化、加强监管、促进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等方式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9.
格莱明银行是成功的农村金融模式。以往介绍格莱明银行的文献大多注重其非正规金融的机制设计。但格莱明银行的成功实际上是综合了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三方面的优势。格莱明银行“三位一体”的机制特征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趋于完善,形成了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实证分析却表明,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但农村金融发展却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是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农民增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具体原因在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往往通过金融机构外流到城市,而非服务于农村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方面探索农民增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日益强烈,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日益暴露。文章以湖北省农村金融为代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户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创新迫在眉睫。从农村经济全局来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着手解决当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问题,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是金融体系创新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3.
廖霄梅 《特区经济》2010,(5):190-192
本文基于对广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户融资的资金来源、用途、成本、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局部地区独特而有效的运行机制,证实了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定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农村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体系不全、供给不足,金融资源城乡配置不均的问题,必须采取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成长模式,通过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形成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高度融合、定位明确、体系完善的现代金融制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涉农融资是农民取得借款的两大主要来源。文章从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的角度预测农村融资的走向,深入分析农村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涉农融资两者的关系,认为在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培育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扩展正规金融支农融资渠道,双管齐下,才是最终实现金融支农的正确选择,一味追求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缺陷,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和正规金融相比较,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存在的合理性.1、信息不对称,拥有大量软信息;2、手续简单,运营成本低;3、从替代品角度看非正规金融具有担保抵押优势;4、由于居住、社会关系等原因,金融风险比较低.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引导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并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正规金融存在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过高的问题,使得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成为大多数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在我国农户借款中,民间金融的规模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民间借款比重占到了农户所有借款的60%以上。民间金融虽然一直是以半公开、半地下的方式运行着,但却在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对其经济福利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任海军  王转 《特区经济》2009,(8):187-188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西部农村金融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和其相配套的农村金融制度在许多方面制约和束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农村金融制度中现存的西部农村地区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模式、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等现象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农村非正规金融、加强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农村信贷投入保护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解决西部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提高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工作效率的问题,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淑芳 《中国经贸》2010,(12):101-101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迅速发展壮大,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型金融机构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非正规金融支持的状况正在发生着变化,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适应,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开始显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通过测估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总量,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结构的变化规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