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但是我国出口产品大多面临附加值低且价值单方面向外转移的困境。文章首先分析了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把人力资本匹配引入到分析框架中,考察初始人力资本的选择与垂直专业化不同阶段的适配如何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过程中持续提升其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避免发展中国家产业垂直专业化和产业价值链升级之间倒"U"型曲线递减趋势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发展欣欣向荣,服务业开放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服务业呈现愈加开放的状态。然而,我国制造业发展受限于资源和技术,长期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中下游。当前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增强,服务业开放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加深。基于此背景,通过2009—2020年的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关系,结论表明服务业的开放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因此,建议进一步深化服务业开放程度,以促进我国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静态和动态的全球价值链U型曲线理论,基于该理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制造业升级的主要思路是:首先,中国的大中小企业要通过贸易和投资积极介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密集等比较优势;其次,要努力创新,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动态升级。中国的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掌握若干关键前沿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等优势,争取在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上掌握主动权。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基本方向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引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互联网智能品牌等新制造元素;同时积极培育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优势;把握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品牌化、全球化的"新四化"的新趋势;尽快沿着动态的全球价值链U型曲线实现从世界制造业低端向世界制造业中高端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浙江制造业集群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化中成本优势的丧失和资源的匮乏、增值链的非均衡造成的对外部联系的过度依赖、全球价值链治理的集群升级困难、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同时,应及时规避集群风险,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概念、类型、治理和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等方面,而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升级产业的动力机制及产业集群升级的途径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问题,对研究我国产业提升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东亚区域向全球转移。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全球价值链理论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等方面对雅戈尔的“垂直”超级价值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它在全球价值链整合下的问题及其战略对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雅戈尔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整合,不断优化其产业链,积极抢占全球价值链中关键环节,从而将市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要介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两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劳动收入?本文围绕着这一问题,使用价值链劳动收入模型,并采用WIOD数据库进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生产者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全球价值链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劳动收入的提高;第二,劳动力市场竞争和贸易困难程度的提高不利于人均劳动收入的提高;第三,越上游的产业给予高技术劳动力的人均劳动收入更高。以上结果给予如下启示:首先,对劳动者而言,如果要提高劳动收入,应提高生产者的生产力、全球价值链专业化水平、市场的贸易自由程度和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拥挤程度;其次,如果要提高高等技术劳动力的收入,除按上述方法调控外,还应鼓励其从事更上游的行业;最后,应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使其成为能够生产和创造高特异性产品的高技术人员才。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东亚区域向全球转移。  相似文献   

11.
周颖  王发明  殷鸣 《特区经济》2007,221(6):45-46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拓展了对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成果,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与浙江纺织业集群风险形成的关联机制。明确了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浙江纺织业集群的风险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化中成本优势的丧失和资源的匮乏、增值链的非均衡造成的对外部联系的过度依赖、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集群升级困难、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伴随世界经济增长下降的是世界贸易的萎缩,导致贸易崩溃的根由就在于全球价值链对贸易的影响,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新兴国家自然也深受其害,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反成为衰退的导火索。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问题进行了考察,全球价值链起因于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些因素已有较大变化,全球价值链出现了重构的倾向。价值链中贸易供应的分散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成本、"再工业化"、技术、新兴经济体、需求五方面分析了价值链重构的动因,并指出价值链重构可能的两种方式———水平重构与垂直重构。  相似文献   

13.
江静  刘志彪 《南方经济》2009,(11):36-44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了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以及成本加成,并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本加成的促进作用还存在一个"改善区间"。随着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不断加深,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当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逐渐接近,与之产生竞争关系时,发达国家会利自身的技术、市场和营销的优势,阻碍中国企业技术进步,并将其"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进而抑制企业的成本加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最新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更加细化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分别利用OP和LP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二者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所带来的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分割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效益。结果显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国内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创新效应大于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带来的溢出效应;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更明显;降低制造业投入成本、技术创新和溢出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服务投入结构现状,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需要得到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越南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不断加深,把握越南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回顾越南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全球价值链指标体系测算越南电子行业国家间生产活动长度,发现越南电子产业2012—2017年存在产业升级滞缓的现象。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本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参与全球分工积极性不高,政府政策低效率。为此,越南政府应该激励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建立创新体系,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群能力;注重国内需求,树立越南自主品牌;积极构建东亚区域价值链,国家间寻求更为广泛的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双向FDI协同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国际生产分割理论,匹配WIOD数据库并利用中国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双向FDI协同发展程度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的攀升;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相比,金融危机后双向FDI协同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的影响程度增大,且其对工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的促进作用大于服务业;双向FDI的协同溢出效应通过技术内化渠道和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渠道,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的攀升;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变化,双向FDI协同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曾慧萍 《亚太经济》2013,(4):127-131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地方产业升级的研究不能仅从地方产业内部、企业本土战略和地方经济等微观层面来分析,而应该用全球或跨界的视域。文章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转移的趋势为出发点,阐释了价值链全球延展的轨迹,并以福建省制造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地方制造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提出了构建自主区域价值链、政策协同、优化创新环境等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考察,指出国际化程度不高、整体上处于价值链低端是中国跨国公司目前的现实状况,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升级的分析框架中对中国跨国公司如何正确定位自身所处位置、寻求最佳升级路径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综述企业技术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企业升级的本质以及不同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企业升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该从企业层面探讨技术能力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流动问题及其对企业内生技术能力积累和升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