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男子看作强者,而将女子视为弱者;总是认为妇女生就感情脆弱,作事不果断,认为女性天生不如男性聪明,缺乏创造性。表面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实则不然。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的情绪化程度基本相同,且女性与男性有着同等的智慧和创造性。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指出:各种传统习惯总是教导女孩的言行应遵守许多既定的模式,以显示所谓"女性气质"、"淑女风范",而正是这些习俗人为地限制了女性的发展,从而使"女性天生是弱者"的偏见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2.
张慧君 《理论观察》2014,(12):54-55
男性和女性作为社会的两个载体,共创了社会文明。他们从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发展到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成为女性的主宰和统治者。从此女性的光辉在男权的专制打压下逐渐被淹没,女性丧失主体地位,沦为男性的附庸。东方女性深受"男尊女卑"思想的束缚,西方女性深受"绝对他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男耕女工看农村女性地位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农村外出打工的浪潮悄然兴起,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一般的观点是,外出打工者中主要以男性为主,城市中"农民工"的问题主要针对的是他们;在家中留守的多为女性,农村中出现一种"农业女性化"的趋势且日益显著。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女性外出打工者的比例一直持明显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  相似文献   

4.
女性教育有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但事实上女性并没有完全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导致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重男轻女思想,经济条件的束缚和女性就业困难.为了实现女性教育公平,我国已经采取了"春蕾计划"等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推进女性教育公平,还应该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对贫困家庭从思想上教育引导,从法律上规范约束,从经济上资助,并切实解决女性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2009,(3):78-78
许多人认为企业界肯定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现象,在评估女性的领导能力时更是如此。调查出人意料的结果是:总体而言,在绝大多数领导力维度上女性得分都要高于男性,唯独在“前瞻能力”上女性得分低于男性。所谓前瞻能力,是指发现商业环境中的新机会和新趋势,并为企业制定新的战略方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1991—2009 CHNS数据研究了收入、健康对40—60岁单身女性(包括离异和丧偶)婚姻选择(是否再婚、跟谁结婚)和婚内权利的影响。我们用工具变量的方法来解决女性再婚决策中收入的内生性问题。计量结果表明,低收入并且健康的女性再婚的可能性更高;作为对照,我们也考察了男性再婚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收入的男性更有可能再婚,健康状况对男性再婚的影响不明显。这表明,中国现阶段中老年女性的再婚在很大程度上是贫困驱使的。低收入的单身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需要通过在家庭内出售劳动来获取生活保障,再婚实际上是一种"保姆换养老"的契约替代,健康的女性在提供这种契约方面更有优势。这种再婚模式下,女性在家庭内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和风险,但分享的婚内权利少。中国在转型期收入差距导致的女性婚姻福利差异,需要公共政策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周莹 《黑河学刊》2013,(9):180-182
以往关于性别偏见的研究已经著述颇丰,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性别的构建问题,和社会对女性的偏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解释。本文以期运用布迪厄《男性统治》中的理论观点,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构建和性别权力关系的产生进行探讨,同时讨论女性在这种社会结构和关系当中如何寻求自身的角色认同和抗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进入消费文化的时代,大众传媒在这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舆论导向的角色。该文从大众传媒对国人女性审美意识的引导与影响出发,分析了大众传媒以女性审美的扭曲与对女性,尤其是女性身体的束缚。最后证明了这样的事实:大众传媒在高喊女性解放口号的掩护下,仍然站在男性的视角来审视女性,将女性审美与女性的身体紧密联系起来,并试图说服女性接受这种取悦男性的、扭曲的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羽 《新西部(上)》2007,(5X):187-188
在人类进入消费文化的时代,大众传媒在这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舆论导向的角色。该文从大众传媒对国人女性审美意识的引导与影响出发,分析了大众传媒以女性审美的扭曲与对女性,尤其是女性身体的束缚。最后证明了这样的事实:大众传媒在高喊女性解放口号的掩护下,仍然站在男性的视角来审视女性,将女性审美与女性的身体紧密联系起来,并试图说服女性接受这种取悦男性的、扭曲的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企业对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不同也使得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愈发凸显出来。本文从企业在职培训机会存在男女差异的现状入手,分析该现象产生原因,论述加强女性在职培训的意义并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婚姻市场的教育分层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翠枝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127-130
在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女性的劳动力供给表现出"非理性"现象:在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却不降反升.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和分层趋势,说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但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收益,在婚姻市场上也有收益.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在劳动力市场的收益率下降,但只要这一投资行为在婚姻市场的收益率上升足以弥补这种损失,女性增加其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种琳 《魅力中国》2014,(7):106-106
对于钱钟书的小说研究中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于《围城》的研究,一种是侧重于男性人物的研究,本文针对这两种倾向提出了从女性人物入手分析钱钟书小说的观点。梳理了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形象,揭示了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女性旅游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萍 《特区经济》2008,(5):157-159
目前女性旅游研究的重点在于女性旅游行为和女性旅游市场,而对于女性旅游心理研究的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文章首先提出了"女性旅游心理"的概念,探讨了女性旅游的普通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不同气质类型、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女性单身旅游的心理活动及规律,为女性旅游心理方面的研究作一点延伸。  相似文献   

14.
数据     
《新财经》2013,(2):15-15
中信银行香卡日前携手零点研究咨询发布《柔韧的力量》女性主题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五成以上被访都市女性认为有必要投资理财,她们对理财的认可和需求比男性更明显,尤其是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  相似文献   

15.
《名利场》中的女性角色阿米莉亚·塞德利虽然相貌普通且资质平庸,但却是书中男性角色心中公认的女神。本文以《名利场》中的阿米莉亚为例,着力探讨19世纪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并指出形成这种虚幻化理想女性形象的原因及其社会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鼓励女性参与经济建设,是日本新增长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没有"女性经济学"就没有"安倍经济学",这已成为安倍政权的政策共识。少子高龄化、女性就业环境、企业雇佣制度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是安倍推行"女性经济学"的政策基础和社会基础。女性劳动力"量"的增加和女性人才"质"的提高,是其根本目标。解决儿童入托、扩大社会支援、增加女性管理层比重,是其主要的措施。"女性经济学"对"安倍经济学"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短期日本经济的复兴和增长,效果相对有限;对于长期的日本振兴以及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这种结果,是由女性在日本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中的位置和角色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正>女性参与经济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女性带来光荣又给女性带来痛苦。有学者这样评论:"经济是男性的经济,男性依靠自己的创造改变了人类生活资料的自然状态,使人类生活资料的生产在保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逐渐超越了仅仅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狭隘目的,逐步摆  相似文献   

18.
王为 《改革与开放》2014,(16):92-9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能顶半边天"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我国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知识女性所占比重远远大于男性,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才,深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尊重。一、女教职工委员会要积极关爱关注女教职工工作和生活女教职工所接受的教育与男性相差无几,他们在综合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基础的智力水平上与男性相当。但在各种能力的表现上却有女性明显的优势,尤为突出的表现在语  相似文献   

19.
在"女性"被作为男性的相对补充而存在时,越来越多的导演将目光锁定为女性作为叙事的主体。在父权社会中,为了打破刻板的女性形象,导演们塑造了各种自强不息的"女强人"们,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这样的一群女性群体:边缘女性。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女性主义的原理上浅析国内外电影中边缘女性的形象,以此透析当今社会对于边缘女性关爱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高知女性失婚现象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艳 《理论观察》2008,(5):123-124
高知女性在社会阶层金字塔中处于较高的位置,是女性中的精英。但是这部分女性在婚姻市场中却被冷落,出现了失婚现象。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市场本身的缺陷外,与市场主体的认知偏差有很大的关系。男女双方的认知出现偏差是婚姻行为不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