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决定的.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上入手,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和思想道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渊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时期发展困境的基础上,阐释了儒学理论的实效性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启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述需要生活化;培育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者和践行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间人文传统的交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与我国当前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形势所需,尤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依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长期呈现一副枯燥、乏味的面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深刻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马克思哲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付霞 《发展》2011,(6):82-8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发展道路.从总体上看,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特色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的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视角下具有一定的优劣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基础,但是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困境.那么如何以发展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好的助力作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静态的,其更强调的是一个具有逻辑的历史过程,动态的.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难以避免要与长久以来本国土壤生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尤指几千年来占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即具有儒家文化色彩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对话与融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是当前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菲利普·克莱顿和贾斯廷·海因泽克认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有着深层次的联系,能发展出一种"中"西"马"相嫁接的有机范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并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气派,所以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过程哲学与现代西方思想相比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更接近;同马克思主义相比较,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关于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热点,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主,或者说为指导,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文章主要分析比较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各自的价值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中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唐鼎 《魅力中国》2014,(19):115-115
百色起义少数民族根据地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广西地区的民族团结。这种团结的精神与传统的民族交流融合形式不同,是蕴含一定历史意义的新型民族团结的形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相结合。探索新中国民族融合问题的政策与建议,对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为例。探索少数民族革命根据地创建壮举以及百色起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城乡传统集体经济的主要弊端日益显露,广大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针对我国传统集体经济的主要弊端,运用马克思主义集体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借鉴国际合作运动的有益经验,不断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阐述了中国模式下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前形态。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具体来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中国化,而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审美经验之间相互结合。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迁以及全球化和新媒介不断发展带来的挑战,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中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建立起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长久发展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2.
曹岩龙 《魅力中国》2014,(15):282-282
中国共产党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累积了珍贵的历史经验:务必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正确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抵制教条主义;务必正确掌控我国的基本国情,长远于我国的实际发挥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务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具备鲜亮的中国风格;务必施展自觉性、能动性、主体性,具有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天地的强大理论气势和政治气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将二者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利契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要过程。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并经过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努力,所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又充满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理论为主线,从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和对象,以及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进行考察,并结合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分析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贡献和指引.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时期发展困境的基础上,阐释了儒学理论的实效性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启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述需要生活化;培育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者和践行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间人文传统的交融。  相似文献   

16.
论建立从消费需求出发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经济学家们在50年代提出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和现实经济生活中消费与生产相互关系的变化等几个方面论证了建立从消费需求出发的理论经济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丘小维 《改革与战略》2013,29(3):6-10,25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的根本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核心,探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进程,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和在我国的实然.转型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转变理念,坚持人的发展来指导经济的建设;深化理论,继续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探求突破,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估体系,实现指标体系定性化、定量化、具体化和精细化.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路径可以具体化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统筹协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共性与差异性,探讨了二者的融合方式.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化”、“文化化”;同时,也要使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社会化”.从而将两种价值观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原则.基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地位的坚定,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所彰显的价值并发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义势在必行,从而达到对自身理论价值的自觉认识.  相似文献   

20.
周毅 《魅力中国》2011,(14):132-13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更新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不断变化的时代问题;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价值理念、理论方法、理论成果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而进步,同时不断完善、丰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