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资源消耗急剧增加,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十分严峻。为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该区域海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背景出发,指出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新变化、海洋领域革命新潮流即将到来之际,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布局重要部分、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新兴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国家战略投放区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国内外发达城市及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经济领域当中,形象的力量虽不能直接度量,但是对于一个区域寻求突破、谋求发展存在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辽宁沿海经济带应在恰逢机遇之时开拓创新,将区域形象打造成品牌,并发挥形象的感染力和品牌影响力,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培养潜力、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是东北地区对外物质交流、产品运输的重要通道.同时,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腹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与东三省与内蒙古地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如何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协同发展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剩余经济一体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相继进入发展瓶颈期,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各地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海洋经济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转向海洋寻求突破.未来,海洋经济将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助推器,而第一海洋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向第二海洋经济带(海岛经济带)的延伸以及二者的互动将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张爱邦 《辽宁经济》2011,(11):46-47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各产业科技人才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有助于增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区域竞争力。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着手,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科技人才共享的微观机制、中观机制与宏观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相继进入发展瓶颈期,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各地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海洋经济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转向海洋寻求突破.未来,海洋经济将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助推器,而第一海洋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向第二海洋经济带(海岛经济带)的延伸以及二者的互动将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1,(5):35-35
2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这个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贴上国家意志的标签。至此,中国从北到南的沿海区域发展布局,构成了一个“C”状的完整链条。历经多年,中国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布局中,在浙江以北部署了吉林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规划或“改革单元”。  相似文献   

8.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区和渤海新区、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的形成,环渤海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逐渐成为沿海省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引擎,未来将有可能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若仅以严格地域界限,即三省两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来划定环渤海经济圈的范围,截至2012年底,该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4%和总人口的18.3%,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5.5%,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发挥环渤海经济圈海洋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内部海洋经济合作与联系,提升圈内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并辐射带动腹地经济发展,不仅成为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协同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更成为关系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为主题,分析本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分别从旅游资源、产品、产业及市场营销等角度,提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经济已晋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海洋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与区域差异。最后提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及提高海洋经济的开放程度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宁 《东北之窗》2014,(11):43-44
正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以原则通过。至此,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从2005年辽宁省提出"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2009年更名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只有四年多的时间。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有辽宁的不懈努力,更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大局考量。  相似文献   

12.
海洋经济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昭侠 《改革与战略》2010,26(12):90-93
从当前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态势的视角,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观察和解析: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定为基本国策,加紧调整或制定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加大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试图在未来的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国家意义的层面,探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取向: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落实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填平沿海洼地,实现国家沿海经济版图连续完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13.
辽宁位于环渤海海洋经济圈,是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基于SWOT—PEST矩阵分析模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剖析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阐述从政策、经济、社会和科技四维下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新时代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应完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政策,充分发挥辽宁海洋文化产业特色优势,抓住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机遇,大力培养海洋文化相关的专项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以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海洋强省战略。  相似文献   

14.
围绕海洋经济产出水平、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科技综合实力、海洋资源开发水平、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海洋综合管理状况设计区域海洋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理论构建了区域海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以我国沿海省市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沿海省市的海洋发展方向和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站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高度,指出了进行区域融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政府引导、金融创新、企业挖掘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适合辽宁沿海经济带情况的有针对性的融资对策,以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辽宁区域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辽宁省"十二五"时期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本文阐述了辽宁在"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出现新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加快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作为我省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直接服务于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基地依托港口、区位、土地、政策等优势,成为辽宁和沈阳经济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前沿,对促进辽宁和沈阳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被喻为"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1994年生效以来,国际海洋秩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各沿海国家为获得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有利条件和战略地位,均对海洋及沿海区域的海洋综合管理事务给予高度重视,竞相调整海洋战略,加快制定海洋发展新战略,力争掌握海上发展主动权.海洋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9.
客观评估区域海洋创新能力,是国家协调区域海洋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了包括海洋创新环境、海洋创新投入、海洋创新产出和海洋创新绩效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于2013年海洋经济统计和科技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对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从11个沿海省(市)来看,上海的区域海洋创新指数得分最高;从5个经济区来看,珠江三角洲较为领先;从3个海洋经济圈来看,北部和东部较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洋区域经济格局亟需深度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区域经济是一种海陆经济、高技术经济、开放型经济、综合性经济。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沿海省市的支柱产业。海洋区域经济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地区行政分割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本着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打破地域和行政的分割,加强海区内不同省市间的优势合作。推动各海洋经济区域内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增长极在沿海地区实现互补互通,共同构成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