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以来,确立了厂长(经理)为中心的体制,使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武汉市金属回收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三年来(1986~1989年),金属回收总量递增18715吨,年平均递增10.8%,销售额递增2429.2万元,年平均递增26.9%,比改革前平均增长速度提高了13.4%。随着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企业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质的飞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是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投融资体制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落后于经济体制整体的改革步伐,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滞后,使我国的民间投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的投融资体制一直处在调整和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3.
张迪 《特区展望》1999,(6):49-5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大刀阔斧地进行了2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确定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以后,更使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企业改革,尤其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是围绕企业改革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4.
20年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从此,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这20年里,我国一步一步地推进了从封闭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了从乡村型农业经济向城市化工业经济的转变,取得了年均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双层经营体制在我国农村改革实施了20多年的前提下提出的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继承和发展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完成.因此,建全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所需.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双层经营体制在我国农村改革实施了20多年的前提下提出的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继承和发展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完成。因此.建全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所需。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与发展新形势下开创国土地区工作新局面陈耀邦(国家计委副主任)今年是我国经济连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的一年,也是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的一年,九十年代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使国土地区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20年改革最大、最深刻的方面,当属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我国经济模式,经历了如此根本变动,避免了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有赖于邓小平所确立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模式——“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明确提出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经历了10年多的时间.这10年中,有两个方面的改革比较突出:一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同10年前比,有相当大的突破.这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国6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前三十年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主要是探索如何改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1979年以后,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府也逐步转型,从全能型、经济建设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贸易流通产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流通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的贸易流通体制目前还存在各种问题,体制不健全会制约整个产业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国内贸易体制进行改革,建设法制商业环境,不断促进我国贸易流通产业的发展。文章对我国现代贸易流通体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不断推进我国贸易流通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以来,我国的改革进入到功能性改革阶段,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致使经济发生紧缩.究其原因,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政府深度介入,如政府主导型的发展路径,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支柱性企业与政府间存在很深的依赖关系,这就导致社会的发展动力不足、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从制度的层面出发,创新政府,摆脱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对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以来,我国的改革进入到功能性改革阶段,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致使经济发生紧缩.究其原因,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政府深度介入,如政府主导型的发展路径,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支柱性企业与政府间存在很深的依赖关系,这就导致社会的发展动力不足、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从制度的层面出发,创新政府,摆脱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对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两个文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20年,也是科学技术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的20年。经过20年科技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实践,我国科技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机制建设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培育成果显著,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国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主要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坚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坚持体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改革主线,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改革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 20年前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改革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按照十四大确定的目标所进行的改革,为我国经济的崛起奠定了体制基础.在这一体制目标及其不断深化的内涵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从1978年到1991年的13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0%;从1992年到2011年的19年间,GDP年均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10.5%,同期,对外贸易按美元计价的年均增长率则从15.6%增加到17.9%.我国的GDP在世界的排名从1991年的第11位提升为全球第二位,对外出口从第16位跃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肖凌 《南方经济》1991,(5):34-35,54
一、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最好形式。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是改革后集体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是由我国现阶段小农生产力落后,生产分散的特点决定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个人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是我国亿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举,是我国现阶段农村改革的成功之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开创了许许多多发展集体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格局。如以经营农业,家禽养殖业和水产为主的广州白云区江高镇大力发展养殖业,创立了以家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1987年我国改革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取消各地区、各部门上交国家的废钢铁指令性计划。这是生产资料计划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市场。一、改革废钢铁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的废钢铁管理工作长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建国之初是一种前苏联模式的统收统配的中央集权体制,连续实行了20年之久。1980年开始改行“分灶吃饭”的分权体制。1988年后又改为递增包干、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总额分成、定额补助等多种形式的“大包干”管理制度。然而所有这些改革,实际上均未跳出计划经济财政框架。在经济形势的逼使下,1994年终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跨出了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