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0年8月23日—2013年12月31日香港离岸可交割人民币外汇市场(CNH市场)和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CNY市场)的统计数据,采用二元VARBEKK-MV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收益率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当选择人民币汇率收盘价计算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收益率时,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收益率溢出效应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当选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计算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收益率时,仅存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市场的单向收益率溢出效应和人民币境内市场对离岸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合运用VAR模型、GARCH-BEEK模型和DCC-GARCH模型,对中国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以及不同类型通货膨胀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均值溢出方面,仅存在人民币汇率对PPI通胀的单向溢出效应;在波动溢出方面,汇率与PPI通胀之间存在双向的ARCH型溢出效应,同时汇率对CPI通胀和PPI通胀、CPI通胀对PPI通胀存在单向的GARCH型溢出效应;在动态相关性方面,人民币汇率、CPI通胀与PPI通胀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时变特征,但多数时期是正相关关系。为此,政策当局要进一步稳扎稳打地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以维护汇率稳定,实现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特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GARCH族模型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均具有典型的金融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统计特征,且除人民币/日元汇率外,对其它主要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存在波动聚集效应。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外汇市场仍然不够完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群体行为性而表现出波动的聚集效应,中央银行应采取灵活干预的策略,把握汇率制度改革的节奏。  相似文献   

4.
基于结构突变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转轨过程中,汇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会使人民币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结构突变。本文运用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方法,建立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ERE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多数基本经济要素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在2002年以后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相似文献   

5.
研究汇率预期影响股价的微观机理及区制变化,对于预测股价波动和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文章首先从资本流动冲击、成本冲击与需求冲击三个层面阐述汇率预期影响股价的理论传导机制,进一步采用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捕捉"结构突变"的傅立叶稳定性检验、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预期在股市环境和汇市环境下对股价收益率所产生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表明:汇率预期在通过资本流动、成本与需求渠道影响股价收益率时,资本流动占主导作用,且在不同的股市与汇市环境中,该影响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及两区制平滑转换跨期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MF-DFA方法研究汇率波动的分形特征,以说明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走势的长记忆性特征。并通过实证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严重依赖其前期波动,前期汇率数值会全部传导到本期;二是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存在明显的分形维,时间序列具有波动异方差性。  相似文献   

7.
曲昳 《特区经济》2011,(11):89-91
人民币/美元汇率在我国的汇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该汇率的波动无论是对国内的微观经济主体还是掌握经济调控的宏观经济管理当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现代动态计量经济学中的GARCH模型针对2007年以来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的集群性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GARCH(1,1)模型,可以有效消除回归方程残差项的异方差性,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和预测精度,在现实中可以作为研究汇率波动集群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人民币NDF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使用ARCH模型族研究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NDF汇率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预期汇率存在ARCH效应,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性和非对称性等特征。这佐证了当前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明智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同时要求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和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最终使人民币汇率真正体现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均衡。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用二变量VECM-GJR-MVGARCH(1,1)-BEKK扩展模型,分析了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影响下的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在岸远期和离岸远期汇率间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引导作用,主要由在岸远期汇率进行调整以实现即期、远期汇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即期、远期汇率的贬值,并减小即期汇率的波动率;(2)在岸远期汇率引导离岸远期汇率,离岸远期市场处于信息波动的中心位置,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在岸、离岸远期汇率的贬值;(3)各外汇市场具有较强的波动集聚性,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较强的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离岸远期汇率对相应期限的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的波动溢出和非对称效应,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在岸、离岸远期外汇市场的波动率和波动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因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不同人民币外汇市场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也应重点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用二变量VECM-GJR-MVGARCH(1,1)-BEKK扩展模型,分析了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影响下的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在岸远期和离岸远期汇率间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引导作用,主要由在岸远期汇率进行调整以实现即期、远期汇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即期、远期汇率的贬值,并减小即期汇率的波动率;(2)在岸远期汇率引导离岸远期汇率,离岸远期市场处于信息波动的中心位置,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在岸、离岸远期汇率的贬值;(3)各外汇市场具有较强的波动集聚性,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较强的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离岸远期汇率对相应期限的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的波动溢出和非对称效应,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在岸、离岸远期外汇市场的波动率和波动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因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不同人民币外汇市场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也应重点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视角,通过建立EGARCH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水平变化和波动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对资源导向型FDI和市场导向型FDI的汇率波动效应进行细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波动FDI增长绩效存在着显著的跨时差异、结构差异与规模差异。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增强和国内要素投入品价格回归,会抑制资源导向型FDI的流入和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2.
刘尧成 《南方经济》2010,28(9):29-39
为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本文应用当前新开放经济学主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两国模型的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和粘性的价格调整方式,模拟了在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供给冲击和以货币冲击为代表的需求冲击下汇率的波动,进而用来拟合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结果表明相对于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拟合比较好,这表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解释和预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合理途径,也给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逐渐显现,分析汇率波动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下,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趋势下,转变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喆 《湖北经济管理》2008,(14):138-139
本文拟研究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实际利率的不同影响。本节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实际利率、美国实际利率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实际汇率、美国实际利率对中国实际利率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影响如何?利用方差分解。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美国实际利率对中国实际利率贡献度的大小。本文的研究对我国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如何维持利率政策独立性.避免利率政策对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做出过度反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4月中央银行再次启动汇改进程,扩大单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但自2012年9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繁涨停,出现"有价无市"现象,导致外汇市场陷入僵局。在一度授意商业银行购汇之后,央行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恢复入市干预。将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高潮。为了准确描述外汇干预行为的非对称性和异方差性特征,本文结合m-机制TR模型和GARCH模型构建起一个m-机制TR-GARCH模型,并对中央银行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m-机制TR模型而言,m-机制TR-GARCH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中央银行外汇干预行为的异方差性特征;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方面,2-机制TR-GARCH模型优于其它m-机制TR-GARCH模型;同时,2-机制TR-GARCH模型的门限变量为"汇率波动情况",说明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的触发因素为汇率波动;另外,2-机制TR-GARCH模型R2机制中目标汇率偏离程度和汇率波动的系数显著,证明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目标是"逆风向干预"和"熨平汇率波动"。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紧密相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不同的特征。在2005年新一轮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越来越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但是,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并没有显示出经典汇率理论展示的紧密关系,而是呈现出各自独立波动的趋势。这与人民币汇率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国际政治影响比较大有关,也与江苏省外贸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有关。因此,文章认为江苏外贸发展,不必太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冲击,而应更关注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变动,力争在市场布局上更注重多元化,增强对国内政策变动的敏感性与预判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方法,讨论了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波动性和外部需求对中国商品出口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使用1995年1月~2009年4月的数据,外部需求使用1995年1月~2009年4月OECD国家工业生产指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分为高波动和低波动的两个状态,建立了带马尔科夫状态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高波动和低波动状态及其相应的特征,进而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即期汇率在不同波动状态下对宏观经济所存在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表明,维持人民币汇率低波动状态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而维持高波动状态则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对我国2000—08年的股票市场上证指数、居民消费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月度数据进行检验,我们得出结论:上证指数、居民消费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协整关系来看,汇率变动与股票价格正相关,与居民价格消费指数负相关。根据格兰杰因关系检验可知:从短期来看,居民价格消费指数是股票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就长期来看,股票价格与消费价格指数互为格兰杰因果;股票价格的变动是汇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汇率的变动反向影响股票价格也成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一个单位的汇率的正向冲击,中长期来看.对股票价格产生正效应,导致股票价格升高。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并不影响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变化的方差解释主要来自自身。  相似文献   

20.
随机性和模糊性是证券组合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的两种表现形式,为了兼顾这两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组合投资收益的影响,以模糊数的可能性均值作为证券组合投资收益的度量,以模糊数的可能性方差作为对证券组合投资未来风险的度量,建立新的基于可能性均值—方差的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给出该模型实际应用方法。实证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一种根据证券交易的历史收益数据获取模糊预期收益率的方法,该方法反映了证券收益率每个交易日的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