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影子银行同样迅速膨胀,其所带来的风险尤其大不可控,而对于其的审慎监管同样成为议论中心,文章经过联系中美影子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发展近况,选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因其潜在危机而存在的监管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萍 《中国经贸》2015,(18):121-121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但影子银行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业务和风险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影子银行的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和民间融资,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和风险,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提出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3.
影子银行在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危机的发展,显示出影子银行给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本文从影子银行概念的界定、发展规模、特点与风险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可以为影子银行在我国经济中发展更重要的作用的同时规避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影子银行业的兴起是长期金融压抑的结果。其发展既为金融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倒逼动力,也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作为影子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证合作源于监管套利动机,是银行和证券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结果。通过定向资产管理,银行突破了信贷限制,实现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同时也因其表外业务特征,造成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银证合作是未来资产证券化进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监管机构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着手.在风险调控的同时,对银证合作业务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并将其纳入金融改革的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是一个全球性话题。次贷危机后,美国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把影子银行纳入其监管框架,并提出分类监管措施。通过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比较,有利于学习借鉴美国经验,推进影子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玲 《中国经贸》2012,(12):130-130
普遍认为,影子银行是造成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冲击欧美经济,随着银根紧缩,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特点,探讨了中国的影子银行现状及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7.
俞建军 《中国经贸》2014,(13):277-279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以及“金融脱媒”的深化,影子银行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受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等特性,影子银行蕴藏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隐患,已成为中国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针对于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新规紧密出台。目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已从传统的短期资金融通,通过各项产品创新向影子银行异变演化,发展成为影子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子银行的监管新规下,作为影子银行主力的同业业务势必受到多重挑战。未来商业银行可从金融创新、流动性管理以及内部监管等多方面入手,使同业业务向可持续并兼顾稳健与收益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子银行体系逐渐引发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体系本身代表着非银行融资方式的发展,在丰富金融市场融资方式的同时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对其一般性的风险特征进行了剖析,然后重点研究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风险现状,最后根据研究情况对如何进行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琳 《特区经济》2014,(12):82-85
随着金融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化,中国金融脱媒和大量表外资产的出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成为当前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地关注。关于影子银行相关问题的研究众多且角度多样。本文主要从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特征、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风险控制与监管等角度加以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影子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世界经济的金融结构体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影子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是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虽然影子银行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体系还不健全,对其的监管还不完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信贷需求的不断增加,影子银行的发展势不可挡。文章分析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进而探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不应该一味的排斥和束缚影子银行的发展,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和规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施俊 《新财经》2014,(2):22-2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即107号文)首次将互联网金融列入影子银行的范畴。有分析认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思路越来越清晰,很可能在央行牵头摸底之后实现归口监管。  相似文献   

12.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心如 《中国经贸》2014,(20):164-165
随着金融市场化的发展,金融中介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影子银行”成为重要的机构。影子银行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却受到不相匹配的监管约束,成为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风险隐患。我国的影子银行系统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因此也呈现出特有的特征。预防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有针对性加强监管,是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信贷规模可控性、可测性形成挑战.本文运用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信用对我国信贷总量的影响.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影子银行确实是影响我国信贷传导失效的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显示,随着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信贷总量的冲击越来越大.货币当局应尽快把未受监管的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围,加快推出价格型政策工具,进一步疏导利率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本身也是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发展的结果,影子银行的出现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深化有重要作用。不同地区影子银行的发展存在差异,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与深化的影响也存在不同,就甘肃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而言,影子银行具有促进甘肃金融深化、丰富微观经济主体融资渠道、提高金融配置效率等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地区金融稳定性有所降低。为此,文章指出应对区域内的影子银行体系采取引导和审慎监管的策略,加强对金融稳定的检测,正确引导影子银行在甘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冬  谢思明 《中国经贸》2014,(17):181-181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金融市场结构和实施的监管政策的差异,我国的影子银行与西方影子银行表现有所不同。本文首先对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兴起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监管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影子银行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以它特有的发展速度以及对传统银行体系造成的冲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07号文件首次从官方层面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了界定,但具体监管思路尤其是对待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上还有待进一步厘清。文章从金融自由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认为我国应当将影子银行看作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系统性角度构建影子银行监管体系,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在对私人部门分别监管的基础上设置系统性监测部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并不断完善其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监管和法律规制正属于起步阶段,通过对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现行的机构和运行模式下的监管套利成因和法律规制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目前影子银行监管法律规制的改进的相关措施,削弱影子银行监管套利的动力,保障经济建设资金运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影响,提出需要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监管,以维持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最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影子银行的产生是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其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传统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种类繁多,发展规模快,影响力大,但其实质都是通过不同的信贷关系进行无限的信用扩张,潜在的风险不断积聚。从监管的角度看,当前其游离于正常的金融监管之外,存在监管缺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加强和完善"影子银行"金融风险体系的全面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当前基层影子银行的存在形式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