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可以掌握并加以利用的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土地等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的需要却是无限的,这就要求社会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它所需要  相似文献   

2.
赵曦 《开发研究》1993,(6):20-23
<正> 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由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向市场配置方式转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迅速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基本前提。从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分析入手,结合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研究资源配置机制转换过程中的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在对中国西部经济开发进程的历史起点和特殊演进方式的冷峻反思不难看出,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既是推动西部经济开发的主要动力因素,又是阻碍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直接控制下,中央对各省区采取集人、财、物为一体的统一调控,区域利益集团从属于中央政府,缺乏独立表现方式和争取独立利益的内在冲动,区域资源配置以及要素流动,生产力布局完全通过中央政府计划手段实现。我国西部经济开发尤其是西部工业化推进集中体现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有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和行政配置方式(或计划配置方式).一般而言,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更有效率,土地、资本等经济资源,也理应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然而,在实际中,政府却往往忽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保增长"的大背景下,我们尤需警惕国内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国有经济集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庆阳市城镇化发展进程及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庆阳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出庆阳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分别从完善城镇规划、建立指标模型、完善市场机制等角度着重论述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有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和行政配置方式(或计划配置方式)。一般而言,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更有效率,土地、资本等经济资源,也理应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然而,在实际中.政府却往往忽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保增长”的大背景下,我们尤需警惕国内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国有经济集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经济运行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在已经开始的资源配置方式上的以市场配置为主取代计划配置为主的机制转换中,如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节约社会劳动时间,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拟对资源配置优化理论及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资源配置方式是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自始至终都是围绕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进行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已经破题但尚未完全解决好的重  相似文献   

8.
张葛 《浦东开发》2002,(6):14-15
八面临风,张江正在起飞,逐渐成为世界级浦东开发开放进展中的新亮点。而张江的快速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元投融资平台”。张江高科技园区启动后前八年,主要实行以土地开发、批租为主的“滚动空转开发”模式,这种政府注入土地,开发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向银行贷款获取开发资金,然后再批租土地、引进项目的筹资方式,难以承担一个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开发建设的巨  相似文献   

9.
农地建设用地配置是经济主体为追求农地收益最大化而改变农地资源配置状态的结果,其源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下降和建设用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上升。在转型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垄断、外部性、产权不清等因素将引致农地建设用地配置过程中大量土地资源被置入公共领域,转为土地租值,而相关经济主体为追求收益最大化会对其中的公共资源进行争夺,这将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基于对农地建设用地配置的理论分析,在对完全竞争市场时期农地建设用地配置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用于解释转型市场经济时期农地建设用地配置的分析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最大而最无效率,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次之而效率居中,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最小而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地租形式-批租制与年租制的单调和局限性,致使无法运用它们完成对全部城镇国有土地的地租征缴。理论界对现有地租形式进行中庸式的综合,创造出两种新的地租形式-短租制与长约年租制,但仍有种种不足,本文对长约年租制进行了改进,并结合土地金融手段,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地租形式-按揭批租制。  相似文献   

11.
陈训波 《改革》2012,(8):82-90
对2004~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的资源配置扭曲情况的分析表明:由于"二元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的资本和劳动存在着明显的跨部门配置扭曲。如能有效消除此类扭曲,我国农业TFP能提高6%~36%。各地区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农业TFP增长率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各地区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对全国各个地区而言,土地资源再配置效应都是影响农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主要因素,资本和劳动再配置效应则相对较弱。由此可见,促进城乡资本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现阶段降低农业资源配置扭曲、促进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华伟  李丹 《上海经济》2000,(1):24-2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架构中,土地是最为重要的公有资产之一,而其在城市则体现为最为完全意义上的国有资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土地市场发展及其运行的重点正从增量土地的批租转向存量土地的再开发,从而实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及其变化,各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存在着相对优势。在历时态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方式大体走了一条由政府配置资源为主的方式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和企业配置资源为主的方式转变的路径。在共时态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走一条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协同、差序、动态地配置资源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源配置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资源配置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刘再兴资源配置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之一。综观人类社会配置资源演变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自然配置阶段;二是市场配置阶段;三是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并存阶段;四是超市场配置与超计划配置并存阶段。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及其变化,各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存在着相对优势.在历时态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方式大体走了一条由政府配置资源为主的方式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和企业配置资源为主的方式转变的路径.在共时态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走一条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协同、差序、动态地配置资源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鉴于我国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严重与财产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主体功能目标应该是促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与维护财产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其税种设置应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少减免、简便征管”原则分别在地产税和房产税目下进行,地产税目下按土地取得途径不同设置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目下在房产的交易环节仅设契税、印花税和营业税,在保有环节设置物业税。  相似文献   

17.
在30多年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市场机制的优化配置对农村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农村耕地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市场机制而是行政等因素,这成为土地资源难以有效利用和保护的制度瓶颈。必须建立政府对耕地资源行政配置的体制模式,使土地"财富之母"的优势发挥出来;以耕地资源为杠杆,撬动其他资源要素如人才、资金、科技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改革的方向就是推动产权流动,推进产权交易,实现耕地由资源向资产、并最终向资本的转变,尽管过程会有曲折,但从长远来看,是中国农业现代转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推进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市场化是在市场能充分发挥效用的领域,实现从计划配置农业资源、分配剩余向市场配置农业资源、分配剩余的转变过程,其实质是农业资源的配置方式由政府分配为主转向以市场配置为主,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农业产销各环节中的作用,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股份合作制在农村和城镇已渗透于工、商、运、建、服、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在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是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形式.(一)用股份合作制优化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股份合作制可以在城乡之间配置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机制,有利于打破城乡经济分割的二元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1、优化土地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集体土地成为人人可以享有的大锅饭.这种土地产权制度,不利于农民离土向非农产业转移,不利于农村经济资源合理流动和重新配置,因而也就不利于农村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三权分离”的制度,即对乡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所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土地批租(外销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自1988年实行以来,已逐步从试点、摸索。状态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发展过程是健康的、有序的、稳定的,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88—1991年,为试点起步阶段。全市共批租地块12幅,土地面积980.4万平方米。1992—199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批租地块205幅,土地面积2071.6万平方米;1993年批租地块244幅,土地面积4914.9万平方米;1994年批租地块455幅,土地面积1568万平方米。1995年至今,为平稳发展阶段。1995年批租地块258幅,土地面积640.3万平方米,1996年批租地块207幅.土地面积378.7万平方米;1997年1至9月批租地块170幅,土地面积342.6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