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其中规定,剔除大盘因素和同行业板块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在股价敏感重大信息公布前20个交易日内累计涨跌幅超过20%的,上市公司在向证监会提起行政许可申请时,应充分举证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及直系亲属等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2.
熊锦秋 《环球财经》2010,(2):111-111
绩差公司资产置换型或资产注入型的重组被人称为畸形重组,畸形重组不仅是内幕交易的温床,也是幕后操纵者吸引投资者跟风接棒、借以实现操纵牟利的最佳载体。最近在一些公司资产重组中连续冒出涉嫌内幕交易事件颇引人关注,据报道,证监会近年查办的市场操纵案2/3与资产重组有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要工具,成为大股东谋求非法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的监管和规范。本文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问题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揭示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的主要类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监管和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鲁帆  葛海斌 《首都经济》2004,(11):27-29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而其中内幕交易的存在,更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内幕交易是指因地位或职务上的便利而能掌握内幕信息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该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买卖,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泄露该内幕信息,使他人非法获利的行为。内幕交易违背了公平原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行为更具普遍性、隐蔽性,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内幕交易者并非简单地利用内幕信息提前买入股票,而是通过操纵股价获取更大的暴利。本文通过对禁止内幕交易法律的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5.
股改后增发活动中的股价操纵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上市公司增发活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改后增发活动依然存在股价操纵行为,但是操纵的趋势不同于股改前,并且这种操纵行为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具有筹集资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证券投机、客户欺诈、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情形,其中,内幕交易被公认为是证券市场中最为严重的欺诈行为。所谓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或其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自己或建议他人、或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发行、交易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2):142-144
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的现象,其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成因和内在的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存在着很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大股东操纵利润掠夺中小股东、大量非法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披露不规范虚假的财务信息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邱震汉 《杭州研究》2007,(3):131-136,162
当前,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引起了国内外的十分关注。股市大起大落的成因,从体制上看,缘于新兴市场以散户为主体的组成所致,加之机构投资者队伍组成伊始,不够成熟;境内外非法违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股市、拉抬、打压A股股价;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基本制度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市场表现为:信息失衡,内幕交易,股价操纵,投机盛行。由此引起的股价大起大落,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股市长期稳定发展,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和宏观经济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利用当前股权分置改革胜利完成后股市大发展中的大好机遇,进一步推进股市基本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认为,大力改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结构;加强监管,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以防止内幕交易,制订、完善信息的予告制度;严控境内外投机集团非法资金流入中国股市,严厉打击操纵股价的活动;改革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制度等是防止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单超 《北方经济》2010,(1):85-86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受《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双重规制,信息披露在这两个法律中均有所要求。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的各上市公司屡屡违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不断发生,广大中小投资者往往成为证券交易的最终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一些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实现情况进行人为的调整、操纵,美化上市公司的“本来面目”。“银广夏”造假事件的曝光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内幕,广大投资者为之震惊,同时,也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已经成为完善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当务之急。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堵塞利润操纵的途径,必须从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着手。我国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正是应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之急需,对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守信"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还应是企业自身追求长久发展并对品格和能力等无形资源积极创造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2.
曹平  王一流 《改革与战略》2010,26(12):61-63,67
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在投保人缺位(死亡或者破产)的情形下,保险合同因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继续有效,而此时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如何行使在我国《保险法》中未作明确规定,这就难免滋生纠纷并影响权益救济。根据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原则,有必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在投保人缺位情形下人身保险合同解除权行使规则,并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对如何完善人身保险合同解除具体制度进行设计,提出立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孝斌 《科技和产业》2020,20(4):103-108
选择中国47家市委党校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党校培训容量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人力资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党校所在地居民收入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产业结构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现行制度在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计提及外部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就需要从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以便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09,(15):25-27
同为市场竞争主体,在生存环境上却和难以转身的大象--国有企业的待遇相差甚远,但仍被看做中国经济的希望,并在改革开放以来像野草一样坚韧地生长这就是中国民(私)营企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刘炜 《今日重庆》2020,(3):95-95
很久没有更新公众号了,沉默了些日子,今天想写点什么表明我还活着。我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经历着切肤之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静观默察”,学会了埋葬痛苦。我开始内省,开始观察着各种人性,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慢慢地,我开始接受,开始和“它”握手言和。我相信,就算一片土地无论经历何种蹂躏,终有一天,花儿会重新绽放在这片土地之上。我们的中华民族不就是这样吗?几千年来,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却仍屹立不倒。因为,中国人的顽强、坚毅、抗争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25-27
薪酬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以及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至关重要,关乎企业能否稳定且长久的发展。薪酬管理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所以,企业需要注重对薪酬管理公平环境的创造,通过对薪酬管理公平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企业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文章针对员工工作绩效受到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影响及其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of medium-term economic dynamics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infl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of the Bank of Russia and presents a forecast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ar-term outlook (2015–2018)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of change in the key interest rat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