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R·Brown)先后在《华盛顿邮报》、《世界观察》、《日本经济新闻》和日本农业土木综合研究所举办的"世界人口与粮食"国际研讨会上,对中国未来的粮食问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2030年中国的粮食供求做出了预测。布朗认为,中国粮食产量增长停滞的原因是: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大量的耕地和水资源被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化肥的效果已达到顶点,农田水土流失、干旱、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严重;并且,许多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满足当前需求而不牺牲后代利益的社会,它要求每代人都保证其后代继承一份自然资源不曾匮乏,经济活力不曾削弱的遗产。”——这一来自一位长期关注中国环境和农业问题的美国朋友——地球政策研究所现任所长菜斯特·R·布朗先生的言论,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被看做是政府此次大力推行“精装修房”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现贫困地区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承诺的对策建议●刘伟一、粮食安全回顾1994年,美国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向世界提出了一个走向新世纪的沉重话题:“下世纪谁来养活16亿中国人?”他推测,由于人口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和耕地面积减少等原因,到2030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22%的人口,粮食生产有特殊的重要性。2000年粮食总产量要保证达到4900亿公斤。我国粮食增产潜力很大,能够立足国内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李鹏总理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报告中的这段话,是有国内粮食生产的事实根据的。一个时期以来,谈及我国到本世纪末能否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曾出现过一些悲观论调,最著名的要属美国世界环境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的文章:“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中国粮食今后可否保证自给,是个举世瞩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粮食是人类基本的生活资料。不可想象,当整个世界都陷于粮食的困境之时,人类还能生存和发展。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布朗博士等人向全世界的人们提出了21世纪粮荒的警告。在谈到中国时,布朗等人提出的报告认为,中国对今后世界粮食供求影响最大。由于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惊人发展,有可能对地球自然资源供给系统提出超出它所能持续供应能力的要求,其原因如下:①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即使放慢人口增长率,增加的绝对数还是很大的。预计在1990—2030年间,中国人口将增加49亿人,达到16亿,平均每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高汉 《世界经济情况》2004,(24):23-25,8
最近,中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下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从民间到官方。无不对此问题表示担忧.担忧惊讶之余。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前几年.当布朗旋风刮遍全球时.为了反击布朗的观点,我国不还向世界宣布,我国无粮食问题。中国可以养活自己吗?难道布朗旋风所言真的会在中国发生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从土地制度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认为,到2030年,中国将有3亿8千万吨的粮食缺口,而世界每年的粮食出口量只有2亿吨,即是说,全世界的出口粮食即使都给中国也补不了中国的缺口。虽然我国农业专家指出布朗高估了我国人口增长、低估了我国耕地和粮食产量,指出我国完全能够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但不能不把布朗的看法引为警惕,千万不可忘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  相似文献   

8.
《环球财经》2009,(10):122-122
没有了《哈利·波特》,全世界读者等待了6年之久的丹·布朗新书《失落的符号》,成为美国出版界的救命稻草。9月15日,丹·布朗揭开所有关于《失落的符号》的秘密,小说当天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同步上市,首印650万册。继2000年的《天使和魔鬼》和2003年的《达·芬奇密码》之后,罗伯特·兰登博士姗姗来迟。《失落的符号》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华盛顿,此次丹·布朗将带领他的读者进行一次独特的美国权力之都旅行。  相似文献   

9.
自1991年起,央视已连续25年举办3·15晚会。25年来,3·15晚会曝光的企业和产品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晚会前,一些企业与公关公司也可谓"严阵以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长、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晓乐3月11日在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上称,"企业只希望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3·15快来了,无数企业家在祈祷:你们看不到我,看不到,看不到……"  相似文献   

10.
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它是最丰富的一种电力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担任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的布朗先生说,中国是风力资源储量非常丰富的国家,推广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这既节省煤、油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风”驰“电”掣:中国风电企业大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它是最丰富的一种电力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担任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的布朗先生说,中国是风力资源储量非常丰富的国家,推广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这既节省煤、油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近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回应了这一业界与公众非常关注的话题,并评选出12家中外优秀企业,作为中国社会责任领域的领先者,荣获“改革开放30年·最具责任感企业”奖项。  相似文献   

13.
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被西方国家作为与国家利益密切关联的一个新安全概念,并被当作一种新意识形态工具,纳入其外交、贸易乃至军事政策之中.因此,生态环境问题正在由一种局部问题提升为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R·布朗明确提出国家"环境安全"的概念,认为国家安全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性. 考虑到我国草原面积很大,草原生态环境近几年退化严重,影响到国家安全的许多方面,且多居边疆,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草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问题联系密切,本文就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去年夏天,美国国际观察员莱斯待·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布朗认为,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需要净进口粮食2亿吨,这恰好是当前整个国际的谷物贸易量,此观点一出,在国际上引起轰动。21世纪,中国粮食将面临三大难题。——人口猛增,下一世纪的挑战更严峻?《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曾有预测,称中国2000年人口为12.9亿,但实现零增长时的人口峰值总数将达到18.90亿。这一预测虽然与我国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滞后导致我国粮食低水平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粮食低水平过剩令人费解1993—1995年,全国粮食供给告紧,我国不得不对内大幅度提高粮食合同订购价,对外扩大进口量,1995、1996年分别净进口粮食1800万吨和1000万吨。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疑问,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担忧。当前,我国粮食过剩,库存达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的大量压库使国家财政挂账2000多亿元,粮食保护价收购许诺不能兑现,粮食市场价已持续五十几个月的走低。在产粮区的安徽省市场上,稻谷价跌至每公斤0.8元左右,大大低于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政策出台时的市场价。  相似文献   

16.
当人类即将跨入新的一千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世界正处于环境革命的前夜。这种环境革命将会重建全球经济。这是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的新观点。布朗说,西方国家那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汽车为中心,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利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世界必须采取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城市经济》杂志记者在北京对尼泊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进行了专访,记者向大使探讨了关于中尼文化、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尼泊尔城市化等问题。《中国城市经济》:尊敬的大使先生,我们首先向尼泊尔政府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支持再次表示感谢,奥运会火炬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得到贵方的大力支持,奥运圣火象征着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纽带,两国友谊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王磊 《中国报道》2010,(2):70-70
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他近日在《今日美国》上撰文称,现在是中国(而非美国)比其他任何国家消费了更多的基础资源,包括谷物、肉类、煤炭和钢材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挺直你的脊梁──高效、长效氮肥“涂层尿素”研究、开发、推广纪实本刊记者:李萍艳,杨秀军引言:公元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提出了"中国粮食威胁论",他认为"中国有可能出现谷物严重匾乏的情景"、"中国到2030年粮食将依...  相似文献   

20.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先生,曾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勋章。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大代表。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